2021年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篇)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就是學生的照明燈,是教授學生知識學識,傳授學生做人道理的人生導師。在教學的路上,教師要堅持反思,促進自我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年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篇)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2021年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20**年 11 月 23 日至 12 月 30 日,由河北師范大學承辦的 20**年河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項目高中歷史骨干教師培訓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如期舉行。我作為管道局中學的代表參與了此次培訓。
河北省于 20**年秋季學期開始使用新教材、新課標,對于老師們而言這是一次新的變革。在大家對新教材使用感到茫然之時,本次培訓從實際出發,立足于高中歷史教學的實際情況,圍繞著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邀請多位專家教授進行講座。專家們對教材進行多角度解讀,立足歷史,思考歷史,站位高,學術性強,實用性很強,點撥到位,思路清晰,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指導。另外,為了更好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這次培訓特意組織了《中國古代經濟史專題》、《中國近現代史專題講座》、《唐宋變革史學解析》等專業講座,教授們以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嚴謹的研究態度,深入淺出,引領大家在史海中暢游,在思考中共鳴,真是如飲甘霖,酣暢淋漓。本次培訓還組織了兩次實地跟崗,來自石家莊一中的張宇宙、張玉軍老師對于教材內容的理解、課堂的把控、新史料新素材的運用,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這次培訓中,河北師范大學范紅軍教授的講座給我很大的觸動,范教授的講座圍繞新教材知識結構整合教研展開,以《辛亥革命》為例,從不同角度為我們分析了在新課標指導下如何重新整合教材進行課堂設計,讓我們對歷史教學有了更深入更有層次的授課思路。因為《中外歷史綱要》采取通史的編寫方法,單課內容體量很大,甚至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思想文化等內容,如何拿捏適度做到有的放矢,一直困擾著我。聽了范教授的講座讓我醍醐灌頂之感。
重新回到教學崗位上,再次面對新教材時,我嘗試把培訓所得運用于教學實踐中。如在講授《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一課時,我查找資料,試著創設主題。本課一共有四個子目,包括“正面戰場的抗戰”、“敵后戰場的抗戰”、“東方主戰場”、“抗日戰爭的勝利”等。其中第一、二、四子目連貫性很強,內容知識處理起來比較容易,但是第三個子目的加入讓這種連貫性斷裂,加大了教與學的難度。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圍繞本課的課標要求“理解十四年抗戰勝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歷史意義”,我把中國抗戰放在中國、世界兩個戰局中認識,將課本內容整合為“民族聯合新高度”和“民族自信新提升”兩部分,體現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以及這種精神的代代傳承對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促進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再如在講授《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一課時,將教材內容整合為“橫向發展——文明的產生”和“縱向發展——文明多元特點”,橫縱結合,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了這段他們不太熟悉的內容。
這些嘗試還比較簡單,但我相信有專家學者的引領,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培訓的成果終會生根發芽,讓我們的教學熠熠生輝。
2021 年中學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夏日炎炎,激情似火,踏著新課程改革的熱浪,我有幸來到長沙參加為期 3 天(7.25——7.27)的新修訂高中新課程新教材省級骨干培訓,聆聽了一場場發人深省的專家報告,歷經了一次次由內到外的精神洗禮。我們深刻感受到由課程標準的修訂和新高考改革帶來的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勢必給我們教育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
7 月 25 日上午,黃教授的開班儀式的講話給我們全省的高中數學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
者和接班人”。我們應該秉承十九大精神,立足于本質工作,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完成從“教書”到“育人”的過程,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接著黃教授為我們做了《核心素養視野下的高中數學校本研修》的專題報告,他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闡述:核心素養理論的宏觀視野;數學核心素養的結構體系;核心素養立意的樣本研修,高屋建瓴,很受啟發,讓我們對學科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黃教授還首先告訴我們如何理解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數學教育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獨特貢獻主要體現在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實踐創新等方面,讓我們明白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最終體現是讓學生會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
7 月 25 日下午,我們聆聽了湖南師大昌教授做的《學科核心素養和數學課堂教學》的專題講座,他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解讀:數學課程改革的近況;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凝練;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在課程標準中的表述;基于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的數學課堂教學。建議我們以“學科核心素養”為綱,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改變學習動力機制,推進教學改革,要求教師不僅要把書教厚,還要能把書教薄;所謂的素質,是學生在知識遺忘之后還能沉淀下來的東西。
而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們到底要怎樣做才能讓學生在遺忘知識之后還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東西?
7 月 26 日上午,我們聆聽了山東青島市教科院特級教師李**做的《高中數學新課標新教材的實踐研究》講座。他從三個方面做了闡述:細化課標,研究教材;聚焦關鍵,單元優化;搭建平臺,特色展示。他的講座中關于落實核心素養的思考中提到理性思維是數學素養的靈魂,他用實例詮釋了教材中蘊含的理性思維,告訴我們要如何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要讓學生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還要讓學生從“知其所以然”到“緣何知其所以然”。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深入研究課
程標準,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抓住數學的本質,在每一節課,每一個問題中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7 月 26 日下午,我們重點聽了兩場新課程新教材示范課,長沙縣一中的吳老師的《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和師大附中陸穩的《函數的概念》,五個學習小組進行了了熱烈的討論,很多學員對兩場課做了精彩的點評。大家一致認為,這兩場課為我們今后的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一個基本的范式,黃教授最后重點提出了主題教學這一新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要認真研讀課標,專研教學方法,深刻理解改革的思路和意義,全局把握教材和課標,開展適合學生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家國情懷。強調從“學會”到“會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問題是數學的關鍵。
2021 年中學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非常感謝學校給我這次難得的機會,參加了保定市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在培訓中,我有幸聆聽了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專家們就英語口語教學,觀課評課的有效性,教師的職業幸福,打造高效課堂,科研課題研究,教師專業成長等方面,結合自己的寶貴經驗,進行了全方位細致地講解,使我收獲頗多。
1、終身學習促提升
學習期間,我認真傾聽專家的授課,仔細思考,積極互動,不斷和聽課教師交流學習體會。馬可連柯說過:“學生可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作為一名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因為只有當教師擁有淵博的知識時,才有可能深入淺出地將死板的教科書變成激發學生興趣與主觀能動性的有效途徑。所以我們要多聽,多學,多記,從專業知識的積累到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理論聯系實際,將自己的所學應用到教學工作中去。
2、靈動課堂求高效
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技術的機械執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課堂教學中保證“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教學方法要結合實際,靈活機動,因人而異、因生而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教師要有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教出自己的風采。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素養,還要有開發課程和整合課程的能力,基于教材,活用教材。教師要不斷的學習,創新教學方法,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收獲。
3、校本研修謀發展
學習,領悟,踐行。從學習中積淀底蘊,從實踐中總結得失。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采他山之玉,納百家之長,慢慢地悟,慢慢地教,在教中學,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風采!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2021年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篇)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2021年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黨員干部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個人對照檢視材料 下一篇: 2021大學軍訓橫幅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