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圓明園觀后感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400字三篇
圓明園在清室一百五十余年的創建和經營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杰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筑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于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火燒圓明園觀后感的內容,歡迎閱讀。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1
星期五上午,郭老師帶我們去電教室看了電影《火燒圓明園》。
濃煙滾滾,烈火熊熊,圓明園化作一片灰燼,只剩下幾根石柱孤零零的聳立在原地,朝著天,好像在像天述說著清代的罪行。
從這部電影開始的時候就牽動著我的心。電影真實的敘述了英法聯軍侵我中華以后的滔天罪行。這些惡魔在中華大地上橫行無忌,任意搶卻殺戮無辜……這一幕血與火的慘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也激起了我滿腔仇恨。
隨著電影中的一幕又一幕閃過,我心里不禁懷念那些死去的堅強的'同胞。又想起圓明園是從乾隆年間修建的,同治時已整整修建了一百多年,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呀,可這雄偉的宮殿卻一朝毀于外國強盜之手。同時,同治皇帝卻逃之夭夭!這是我國的奇恥大辱,它時時提醒中國人民不忘國恥,不要忘記這個血的教訓。
看完了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國建設成繁榮富強的國家,擁有現代化的高科技,歷史的悲劇才不會重演。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2
六一節前夕,老師帶領我們去看電影《火燒圓明園》,這部電影使我很受教育。
片中演到:公園1860年6月,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看到這么多的金銀珠寶和珍貴文物,就像餓狼見到了獵物,瘋狂的搶了起來。能拿走的,盡量拿走,手里拿不走的,就用搶來的綢緞或刺繡品做包袱,實在拿不走的,就用槍托或棍棒砸碎,搶走了大批的金銀珠寶和名人書畫。一連幾天,騎兵團又到圓明園四周放火。圓明園被火光和煙霧籠罩了,世界上最輝煌的宮殿從此消失了。
看到這里,我不禁想到:我們的祖國有著光榮的歷史,也有著屈辱的過去。
為什么侵略者敢在我們的國土上任意的踏踐?為什么我們的祖國這樣軟弱?這些都是應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封建王朝使我們的祖國在許多方面都遠遠落后于資本主義國家。清政府對于外來的侵略者無力抵抗,也不敢抵抗,還是人民的反抗,給了侵略者應有的懲罰!
我永遠不會忘記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是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和巨大損失!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3
今天我看了《火燒圓明園》后,心中感受好像泉水般,涌現出那一幕幕可恨、可氣、可悲的時刻。
英法聯軍打入北京大門,而皇帝和慈禧卻逃之夭夭,只留下一座空城和手無寸鐵的百姓。殘暴的敵軍很快打入了圓明園,在對圓明園進行了一番“洗禮”后,又下令:火燒圓明園,理由竟是看園的大臣不讓他們進去搶奪東西。罪惡的火連燒三天,現在的圓明園只剩下幾根殘缺不全的石樁。
現在,有一個問題浮現在我的心頭:英法聯軍為什么敢在中國的領土上為所欲為?答案只有一個——清政府太無能。
當時在位的皇帝整天不務正業,把外國所謂的科技視為玩物喪志,可真正等敵人攻入國門時,卻手握落后的武器去防守,結局當然是——全軍覆沒,這樣的結果是意料之外的,也是情理中的:當時的清政府完全沒有想到,被他們視為“玩物喪志的東西竟有如此大的威力”,沒有想到我們和敵方的實力是那樣的懸殊。可當清政府明白時,一切卻顯的那樣不堪一擊。由于清政府的無能,皇帝及大多數官員的貪生怕死,與入侵者簽定了各種不平等條約,以此來換取太平生活。
歷史是不可改變的,但我們手中可以把握未來,使這段悲劇不再重新上演。
以上就是小編為整理的火燒圓明園觀后感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多多關注“查字典網”!
上一篇: 關于新高考的感想與看法 考完2021新高考感受 下一篇: 黨員批評與自我批評發言稿 黨員批評與自我批評發言稿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