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心得體會
改革開放是一項基本國策,中國人始終牢牢地抓住機遇,堅定不移的“將該進行到底”,如我們所見,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發生你的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僅體現在衣食住行方面,更加體現在人民的精神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增長上。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十四五規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心得體會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十四五規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心得體會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十九屆五中全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緊緊抓住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從十二個方面分領域闡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為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開啟新征程,奪取新勝利,就要深刻領會全會重大戰略部署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創造性地把重大戰略部署對接具體現實、化為具體方案、變成具體措施,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把握戰略重點,才能牽一發而動全身;找準主攻方向,才能一子落而滿盤活。這次全會的一大突出特點,就是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圍繞主要矛盾,_發展難題,有針對性地作出戰略部署。從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到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從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到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全會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充分體現時代新變化,符合實踐新要求,反映人民新期待。這些高屋建瓴的謀劃,清晰明確的部署,既立足當前實際問題,聚焦“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敲定了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又注重解決事關長遠的改革發展問題,著眼于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為未來十五年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打基礎、立支柱、定架構。按照全會精神指引的方向,將全會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置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總框架下統籌推進、全面落實,我們就一定能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重塑競爭新優勢,確保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全面落實重大戰略部署,必須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一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鮮明特征,從根本上決定了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傆[全會提出的一系列戰略性、創新性舉措,比如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貫穿始終,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的要求貫穿始終。貫徹落實全會部署的目標任務,就要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努力提高以新發展理念統領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全面落實重大戰略部署,必須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激發新活力,塑造新優勢。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根本動力靠的就是改革創新。把脈全會提出的各項戰略部署和發展任務,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需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需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事實證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上的一切偉大事業,每向前推進一步,都需要以改革創新來開辟道路。邁入新發展階段,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堅決破除一切阻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我們就一定能更好貫徹落實全會各項決策部署要求,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注入強勁動力,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
十四五規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心得體會
中國“十四五”新布局引發世界熱議。26日至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京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中國未來5年乃至15年的發展擘畫了藍圖。
中國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傳統,“思而有備,行而有成”更是一種深刻的民族文化基因。自古以來,在這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自然條件與發展水平千差萬別的大國,無論治世安民,還是抗災御敵,都需要舉眾人之力求長遠之功,都需要從整體角度出發統籌協調縱橫捭闔。中華文明雖歷經磨難,仍綿延數千年未曾中斷,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中國人對“六合同風,九州共貫”的高度認同,對“大勢”“大局”“大計”的高度重視。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借鑒傳統、科學謀劃,以“五年計劃”的制度設計打開了發展新局。周密系統的長遠規劃,不僅在社會化大生產中發揮了統籌協調的作用,也讓中國穿過了幾十年充滿不確定性的風風雨雨,一步步穩健走到了世界舞臺的中央。
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這個道理不光中國人明白。但為何只有中國充分釋放了“規劃紅利”?依靠的還是我們獨特的制度優勢。眾所周知,所謂規劃自是立足當下、著眼未來,這暗含了一個大前提,那就是這個國家能夠保證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定性,這才能做很長期的事情。在政黨“輪流坐莊”、黨爭壓倒一切的西方國家,不僅各黨派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且往往是新人不理舊賬,政策幾年一翻篇。這樣的政治特性既無法確保規劃出以公心,又會因執政黨更迭導致任何規劃都趕不上變化。
從“十一五”起,我們國家將“五年計劃”改為“五年規劃”,不介入微觀經濟活動,不千預市場主體自由選擇。以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進行公共事務治理,這是中國對市場經濟規律認識的深化和發展。改革開放的中國道路已超越了蘇聯模式,也超越了西方模式,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長期發展的道路。這種持續調試優化并始終追求效率的新型國家規劃,不但對中國發展有重要意義,對世界各國探索21世紀規劃也有借鑒意義。
與此同時,強大的國家目標實現能力是中國體制的又一大特征。有人曾感慨,在西方的政治文化中,提出目標只是傳達一種愿望和態度,很多僅僅是選舉時的噱頭和“畫餅”,而中國是一個言出必行的國家,一旦制定了目標,就會信守承諾,直至最后完成。
就“五年規劃”來說,制定后就要開始工作分工,條條上按照部門進行分解,塊塊上逐級層層分解,時間上逐年分解。規劃目標分解后,則建立約束性指標考核制度,將約束性指標納入各地區各部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并將若干重點指標納入各地區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既具備科學規劃的能力,又具備執行規劃的能力,使“五年規劃”與中國制度優勢相輔相成,推動生產力不斷提高,不斷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鞏固國家獨立和安全。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要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善于在危機中育新機。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我們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經濟穩步恢復,復工復產逐月好轉,二季度經濟增長明顯好于預期,三大攻堅戰扎實推進,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明顯加快,入黨志愿書改革開放繼續深化,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當前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大力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大局,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健全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強化醫療衛生物資儲備,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要持續擴大國內需求,克服疫情影響,擴大最終消費,為居民消費升級創造條件。要著眼長遠,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實施步伐。要以新型城鎮化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要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更加注重補短板和鍛長板。要全力鞏固農業基礎地位。要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用深化改革的辦法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繼續擴大開放。要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做好民生保障,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緩解疫情對青年人就業影響,強化外出農民工就業服務,引導返鄉農民工就近就業。要加大脫貧攻堅力度,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舟循川則游速,人順路則不迷。“中國‘十四五’的宏偉目標,如果成功實現,那將是驚人的成就。”網友的留言,道出了無數人的期待。我們有理由相信,繼續以中國制度優勢激發“規劃紅利”,“中國號”巨輪一定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十四五規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心得體會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十四五規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心得體會】相關推薦文章: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心得體會 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和2035年遠景目標心得
上一篇: 黨史教育個人剖析材料 黨史教育個人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下一篇: 在增強歷史自覺方面存在問題和不足2021(精選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