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黨員學習中國健兒奧運拼搏精神心得
“勝在起點,更需奮斗到終點。”奮力沖向終點線的每一個運動員們,都懷著“必勝”的信念,奮力拼搏,勇爭金牌,為國爭光,實現“奏國歌,升國旗”的理想。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預備黨員學習中國健兒奧運拼搏精神心得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預備黨員學習中國健兒奧運拼搏精神心得
失金”不要緊“精神”永傳承
7月26日是東京奧運會的第三個正式比賽日,這一天對于中國體育代表團的三個“夢之隊”來說,本應該是收獲金牌的日子,但可惜的是,4銀3銅的成績讓中國代表團開賽后首次比賽日無金牌入賬。尤其是三支中國體育的“夢之隊”,無論是乒乓球、跳水還是女子舉重,都遺憾地和金牌擦肩而過,也同自己賽前包攬金牌的目標擦肩而過。
三個項目的三枚銀牌雖然有些可惜,但比賽中我們看到比分雖然落后依然奮力拼搏的身影,感受到狀態雖然不佳毅然堅持拼盡全力的信念,他們在比賽當中所展現出的這種勇于拼搏且不服輸的精神,正是“中國精神”的具體體現。我們相信,在這樣的“中國精神”的鼓舞下,無論是比賽還是逐夢,我們定能創造更大的奇跡。
比分落后,奮力追逐,是“中國精神”頑強拼搏的生動詮釋。在這屆奧運會跳水男子雙人10米跳臺決賽中,中國組合曹緣/陳艾森由于第四個動作的207B(向后翻騰三周半屈體)上出現了失誤,從第三跳之后領先15分,變為了落后英國組合5.22分,最終以470.58分屈居亞軍。在比賽中,我們看到,雖然第四跳出現失誤,但我們的運動健兒并沒有因此而氣餒,在接下來的兩跳中,竭盡全力實現了無可挑剔的完美跳躍,雖然最后屈居亞軍,但他們在比賽中展現出頑強拼搏的精神令我們動容,“中國精神”的火種永恒,絕不放棄的根還在,頑強拼搏的魂沒丟。敢拼,就能創造奇跡,中華民族正是靠著頑強拼搏的那股拼勁,靠著不畏艱難的那股血性,不斷地沖破各種險阻,挑戰所有不可能,于是才有了不斷涌現的“中國奇跡”。我們相信,在這樣的偉大“中國精神”鼓舞激勵下,我們定能在攻堅克難中不斷奪取一個又一個新勝利。
不屈不撓、超越自我,是“中國精神”自強不息的的鏗鏘表達。在這屆奧運會舉重賽場上,26歲的廖秋云代表中國隊出戰,以抓舉97公斤、挺舉126公斤、總成績223公斤的成績獲得第二名,以1公斤之差不敵菲律賓老將迪亞茲。在挺舉比賽中,我們看到,廖秋云第一把完成了118kg,第二把她挑戰123kg,成功!而且打破了奧運會紀錄!最后一把,為了反超菲律賓選手,廖秋云將重量加到126kg,成功!可惜最后被菲律賓選手反超。雖然無緣金牌,但她不屈不撓、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讓我們備受感觸,正如出征東京奧運會前,廖秋云在官方短片中說道:“讓世界見證我的極限。”是的,她在比賽中不斷超越自我,讓世界看到了我們“中國精神”的磅礴偉力,正是這種禁得起沉默與汗水的自強不息,使中華民族從羸弱走向富強,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相信,在這樣的偉大“中國精神”鼓舞激勵下,我們定能在接續奮斗中不斷實現一個又一個偉大夢想。
同心同德、團結戰斗,是“中國精神”萬眾一心的最美注腳。在這屆奧運會乒乓球首枚金牌決賽里,中國組合許昕/劉詩雯對戰日本組合水谷隼/伊藤美誠,許昕劉詩雯雖然先勝2局,但遭遇逆轉,遺憾收獲銀牌。在激烈決賽中,我們看到,雙方比分緊緊相逼,你追我趕,打到大比分3∶3平,雖然一度被動,最后中國隊5∶11憾失金牌,但他們在比賽里竭力拼到了最后,同心同德、團結戰斗的身影讓我們深刻記憶。競技場上沒有永遠的贏家,國乒輸球固然令人心痛,但他們之所以讓國人感到驕傲,不僅僅因為他們是常勝之師,更源于他們不畏強手、團結一心的“中國精神”。正是憑借著這股精神,中華民族沖破西方國家封鎖與圍堵,克服各種重大自然災害、應對改革開放進程中面臨的種種挑戰,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偉大斗爭,譜寫了一曲又一曲的時代壯歌。我們相信,在這樣的偉大“中國精神”鼓舞激勵下,我們定能在眾志成城中不斷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跡。
沒能奪金,或者優勢項目“丟金”“失金”了,其實并不要緊,只要已經奮力一搏、竭盡全力。金銀無別,精神永恒。讓我們在偉大“中國精神”的鼓舞激勵下,把困難踩在腳下,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夢想化作風帆,努力創造中國夢的更大奇跡。
預備黨員學習中國健兒奧運拼搏精神心得
一塊獎牌“千萬”情懷
“9.8環緊張有點憋太久了,自己感覺不是太好,我自己以為輸了,回頭看大家為我歡呼才知道拿到冠軍!”東京奧運會正式開幕后的第一個比賽日,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決賽,寧波“00后”小將楊倩,24發子彈打出251.8環的出色成績,幫助中國軍團拿下了首金。而這塊金牌,也是整個東京奧運會的首塊金牌,首金開門紅,一槍七個熱搜,大大鼓舞中國代表團的士氣。
一次“跪睡”,無懼千難萬險,那是奮進的曲。東京奧運會首金得主楊倩因為在決賽最后一槍沉穩逆轉的表現,被無數網友冠以“大心臟”射手的美譽。“楊倩真的有一顆大心臟。”2012年全國青少年射擊錦標賽在南昌舉行,一個小插曲讓虞利華又好氣又好笑,“賽前訓練時,裁判跑過來叫我,說我們有個隊員睡著了。跑過去一看,楊倩竟然在練跪射時跪著睡著了,叫都叫不醒,還是我拉衣服才把她拽醒。小姑娘真的很放松,心態特別好。”最后,楊倩射落女子氣步槍(40發)銀牌。21歲的楊倩初出茅廬,一鳴驚人,面對壓力,她用青春、智慧與熱血闖出金牌之路;面對重任,她用無數夜以繼日和不眠不休換來奧運首金照亮世界;面對溝坎,打響了中國奧運奪金第一槍。黨員干部當以“強國有我”的歷史擔當,“扶搖直上九萬里”的戰斗姿態,在奧運賽場“助攻”,防疫一線“守門”,甚至防汛救災“筑堤”,用事實證明了自己使命和責任,展現自己強大的“心臟”。
一雙“美甲”,匯聚萬紫千紅,那是魅力的詩。拿下首金,楊倩的珍珠美甲上了熱搜!網友們也是表示:“漂漂亮亮地奪冠。”楊倩在比賽時候頭發上帶著非常可愛的發夾和發圈,耳垂上有個銀色的小耳環,手上還明顯涂了珍珠美甲,這些可愛的萌飾,和她進行的射擊項目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她用接地氣的打扮,向人們證明了愛美的心有多大。一人之美為“小美”,天下之美為“大美”。站在“第二個一百年”起點上,越來越多“最美黨員干部”涌現,他們有的挺身而出接種防疫,有的沖鋒陷陣決戰脫貧,有的擔當作為扎根基層……他們時刻跑在群眾身邊,為群眾急難煩愁甘為“熱鍋上的螞蟻”;他們在急難險重中看得出來、豁得出去、頂得上去;他們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讓給群眾,逆行而上、不計得失,讓爭當“最美”、踐行“最美”成為每一名黨員干部的“高配”標準。
一個“比心”,凝聚氣象萬千,那是愛國的歌。談及自己摘獲首金的感想,楊倩說,很激動,也覺得不可思議,“建黨100周年,我覺得為祖國送上了一份最好的禮物”。賽后的發獎儀式上,難掩興奮之情的楊倩隨意做了一個“比心”動作,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若干年里,她在領獎臺上比心的動作,都將成為她的標志性動作,也會成為這一屆奧運會的代表性動作,這是轟轟烈烈、震懾人心的的中華愛。身為浙江人的楊倩,還應記者要求在紙上寫下“浙江加油”的字樣,以此感謝家鄉人民對自己的支持。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這次楊倩拿到了冠軍,這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榮耀,更是整個中國射擊隊、中國奧運隊以及全部中國人的驕傲。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員干部要常懷愛國之心,始終胸懷全局,心系人民,以“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勇氣和干勁,化報國之志為實干精神,一茬接著一茬干,凝聚謀富強、圖復興、聚福祉的強大動力;化愛國之心為一個又一個具體的行動,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預備黨員學習中國健兒奧運拼搏精神心得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預備黨員學習中國健兒奧運拼搏精神心得】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學習奧運會精神個人感悟和收獲 學習中國健兒奧運拼搏精神心得 下一篇: 公安民警個人近三年思想工作小結范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