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們這五年紀錄片觀后感500字最新3篇
《我們這五年》通過數十個普通中國人的故事,在“中國夢既是國家夢、民族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的主題下,呈現五年來當代中國人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追求。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我們這五年紀錄片觀后感500字的內容,希望為大家提供參考。
我們這五年紀錄片觀后感500字1
這部紀錄片從一個嶄新的角度為我們呈現出了當代中國發展的現狀及問題,以及在總書記領導下的改變。
這部電視紀錄片一共三集,分別是人民情懷、大國治理、合作共贏,于2020 14日起在探索頻道亞太電視網首播。據了解,該片覆蓋了日本、韓國、澳 大利亞等37 個國家和地區的逾2 億收視戶。據新華社報導,這是國際主流媒體首次 播出全面、系統解讀 治國理政思想的節目。 第一集《人民情懷》闡釋了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 這一集講述了幾位中國普通老百姓的故事,記錄了他們真實的生活和切身感受,親切生動,富有故事性。通過幾位中國普通人的視角闡述了21 世紀“人民”共 和國的真正內涵。 這些故事貼近生活:從種植獼猴桃的農民,到北京的一位繁忙的出租車司機;從心懷足球夢想的小女孩,到通過科技改變生活的小鎮商店店主。 政策的理念很簡單:找到中國最貧窮村莊里的最貧困的家庭,幫助他們實現自我脫貧。扶貧計劃并不是簡單地發放福利,而是帶領村民努力拼搏,燃起雄心,追 求夢想。
《人民情懷》這一集還回顧了總書記的從政之路,并探索這些經驗對他執 政理念的影響。本集還分析了 總書記的從政經驗如何影響他對“中國夢”的構 想,如何影響他對中國貧困人口做出的公開脫貧承諾。 紀錄片第二集“大國治理”揭示了中國當下面臨的真正挑戰,講述了供給側改革、科技創新、環境治理等領域的案例,集中闡釋了中國的新發展理念和成功實踐。 第二集直指中國在經濟、環境、腐敗等各方面面臨的真正挑戰。現在的挑戰是,中國經濟必須進行徹底轉型,不能再扮演廉價產品世界工廠的角色了。 經濟轉型升級,產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的提高都離不開創新。如今,創新就像是一股新鮮的血液,流淌在中國各行各業。 在記錄片中,總書記說:“老路,既行不通,又走不遠,必須開辟新的發 展路徑,激發經濟潛力,引領經濟發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這是我們的歷史責任。” 在第二集中,你能從多個角度看到紀錄片團隊對中國創新、清潔能源、環境治理等的解讀。 第三集《合作共贏》講述了“一帶一路”倡議、肯尼亞蒙內鐵路、中歐班列等故事,解讀了 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示了中國和平發展給世界帶 來的機遇。
最后一集展現了一個嶄新的中國所帶來的影響力正如何改變內羅畢、威尼斯等遠在中國萬里之外的城市的社區和人民的生活,同時更深入地挖掘了 總書記提 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雖然這部紀錄片只有短短的三集,120分鐘,但以一個不同以往的角度帶領我 們重新理解 總書記的治國方略。從片中許許多多鮮活的案例可以看出,現階段 的中國正在 總書記的領導下,朝著全面小康社會飛速前進,我們的中國夢也終 將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我們這五年紀錄片觀后感500字2
最近重溫紀錄片《我們這五年》,心中感慨頗深。這部2017年播出的紀錄片,四年后再次回看,特別是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大背景下,另有一番蓬勃的滋味涌上心頭......
《我們這五年》共10集,每集50分鐘,聚焦于普通人的逐夢故事,整合當下各行各業中國人的生活及奮斗經歷,通過個體夢想敘事,既展現大家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體現出這個時代“人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人人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可以說,這是一部有溫度、接地氣、令人耳目一新的紀錄片。
最是故事動人心。觀看《我們這五年》有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娓娓道來、充滿溫情,能記住很多面孔。不妨來看看片子中有什么樣的人物:為了用玫瑰妝點大巴山,老伍在種玫瑰之初“竟不知道玫瑰是有刺的”,卻也讓父老鄉親第一次見到了什么是玫瑰花,這是對故鄉的溫柔;90歲的指揮家曹鵬,醉心于推廣音樂,熱衷于提升市民音樂素養,“在工作中變老,在幸福中不老”,這樣的面龐無疑是老有所樂、老當益壯的典范;在峨眉山金頂撿了16年垃圾的“蜘蛛人”彭文才,身邊的同事不斷流失,但他一直在堅守,這是一個普通人對于綠色發展的理解;在6000米深處發電站堅守30年的歐資平,最喜歡看萬家燈火亮起的時候,“他不知道誰是普羅米修斯,但心里有一盞長亮的燈”。
每一張面孔都是時代的反光鏡。記得很多年前,一位旅美藝術家在美國街頭曾這樣感慨:“人人長著一張不被欺負的臉”。時至今日,這樣的描摹無疑可以“拿來”應用于中國人。中國面龐所組成的群像,更為堅毅,更為執著,也更為自信了。
當然,還有一種品格是自始至終貫穿整部片子的,那就是“有夢想不服輸,敢作敢為敢擔當”。其實這樣的精神品格又何止于鏡頭內?在片中,太行山南麓的郭亮村在村支書的帶領下“千錘萬鑿出深山”,鑿出了一條“絕壁長廊”;在片外,“當代愚公”黃大發36年踐行“修渠致富”的誓言,帶領群眾向絕壁要天渠,建成了一條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水渠。鏡頭內外,一樣的堅忍不拔,一樣的氣吞山河。這是這么多年來中國人的精神寫照,也是中國夢不斷向前挺進的精神底氣。
正因為這樣的故事散見于中國大地,所以其實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成為《我們這五年》潛在的主人公。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有夢想誰都了不起,通過聚焦普通人的故事,紀錄片《我們這五年》正是要告訴這個世界:“中國夢不是鏡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號,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國人民心中”。
過去的這百年,如果有一條主線的話,就是無數中國人奔走在逐夢、追夢、圓夢的征程中。作為一名新聞戰線工作者,我會用“腳力、眼力、筆力、腦力”,用心記錄下這個時代更多面龐。逐夢正當時!加油吧,每個中國人!
我們這五年紀錄片觀后感500字3
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25日前往北京展覽館,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要廣泛宣傳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動實踐、重大成就、寶貴經驗,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振奮精神、砥礪奮進、再接再厲,深入推進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斗,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我們也能夠繼續拓展和走好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沿著正確的中國道路奮勇前進。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斗,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記使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
我相信,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今后,在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領導下,我們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開拓創新,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斗。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介紹的關于2021年我們這五年紀錄片觀后感500字最新3篇的相關內容,希望為大家提供參考幫助,最新的觀后感內容,歡迎關注本網站。
【2021年我們這五年紀錄片觀后感500字最新3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兩學一做專題黨課講稿 兩學一做專題黨課材料5篇 下一篇: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