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戰爭電影觀后感 我的戰爭電影觀后感【三篇】
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四大戰役:江面大橋遭遇戰,五里亭攻堅戰,小鎮突圍戰,537高地爭奪戰。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戰爭電影觀后感 我的戰爭電影觀后感【三篇】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電影《我的戰爭》觀后感第一篇
《我的戰爭》這部電影是由彭順導演執導的一部抗美援朝的電影,磅礴的氣勢,恢宏的場面頓時吸引了我的眼球,戰爭場面震撼慘烈,彌漫著濃濃的硝煙,我懷著崇敬與激動的心情觀影。
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四大戰役:江面大橋遭遇戰,五里亭攻堅戰,小鎮突圍戰,537高地爭奪戰。由孫北川帶領的鋼鐵九連乘火車奔撲前線,火車正在行進中。不料,敵機突然襲擊,遭遇了密集轟炸,隨著導彈一次次的拋下,一股股巨大的沖擊向戰士們襲來,整個戰場都被火光包圍,一大朵一大朵火焰四射的蘑菇云升上天空,戰士們大量犧牲,孫北川帶領部隊奮勇沖鋒,炸掉暗堡,奪得江面大橋戰勝利。之后收到上級命令前往五義亭阻擊敵軍,到達五義亭,等敵人坦克靠近后給予重擊。在大斧子等人的犧牲下,留給部隊時間,小神仙和老爹成功引爆巨石,將美軍坦克砸毀,守住五義亭,大家的歡欣喜悅響徹山谷。軍隊繼續向敵軍師部挺進,進入小鎮時,不慎進入敵軍布下的地雷陣。文工隊隊長孟三夏觸到連環地雷,孫北川替她將雷按住,并成功除雷。而后被敵人包圍,老爹腿部中彈,王文珺犧牲,后來老爹唱歌引敵人前往,拉響彈雷,消滅阻擊了敵人。九連在537高地北坡時,經過激戰,進入敵人坑道,反撲中,人數所剩無幾,為完成任務毫無懼色,堅持到大部隊到來,英雄們含笑而眠。
看后我被深深觸動,一個個鮮活的英雄人物讓我肅然起敬。敬他們的勇敢,敬他們的團結,敬他們的堅持與努力,敬他們舍己的精神,敬他們的堅定,一幕幕場景再現了前輩們為勝利鋪就的鮮血之路,每一場戰役中都會有志愿軍壯烈犧牲,知名的,不知名的,哪個不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哪個不值得我們愛戴與尊敬?他們是我們的英雄!心目中永遠的英雄!
電影是催淚的,令人感動的。當孟三夏撕心力竭地讓大家活著回來時,我的眼眶是濕潤的,活著就是戰友間的深厚情誼,就是最大的勝利;當小神仙奮不顧身將孫北川撲倒躲避炸彈的一瞬間是美麗而震撼的,身后的火海讓這一瞬變得永恒;當天寒地凍,老爹和小神仙冒著生命危險,用盡心血,歷經苦難,滿臉堅定爬出碎石時,我感受到他們的毅力。被深深感動!
中國所有英勇犧牲的戰士用他們的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他們為了13億中國人現在的美好做出了巨大貢獻。每段幸福生活后都有前輩們的努力與汗水,艱辛與堅持。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應銘記于心。我們應珍惜現在的幸福,永遠記住幸福后前輩的努力!
電影《我的戰爭》觀后感第二篇
《我的戰爭》改編自巴金的小說《團圓》,講述了一群平凡又偉大的年輕人為了保衛國家毅然決然遠赴他鄉,在殘酷的戰場上所發生的那些關于愛情、友情、親情的傳奇故事。
該片以孫北川為主角,他帶領的九連是志愿軍中的一支勇猛的隊伍。在趕赴戰場的火車上,他與干練又耿直的文工團團長孟三夏相遇,身為同鄉的兩人由斗嘴開始產生交集,孫北川對孟三夏一見鐘情,而孟三夏則看不上這位"大老粗"。然而,孫北川沒有多少時間用來追女孩,他帶領著自己九連的弟兄沿途作戰,在火車上躲過了美軍的空襲,在五義亭追擊美軍的坦克部隊,誤入美軍地雷陣陷阱之后又要與兄弟們拼死突圍,最后還要領著兄弟們完成攻下537高地的任務。孫北川用行動證明自己是個可靠的男人、勇猛的戰士。孟三夏對孫北川的感情也產生了變化。
小人物刻畫溫情場面
整部電影中兒女情長的元素所占比重不多,但能起到讓孫北川的形象更為立體的作用。他追女孩子的招式都是直截了當地說"想和孟三夏親嘴",這種看似直接的對白,劉燁卻還能將其演繹出可愛又率真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與以往的國產戰爭片不同,《我的戰爭》從小人物的出發,重點沒有描繪朝鮮戰爭的宏大和歷史意義,而是放在了一個個鮮活的戰士身上。大膽的再現了在戰爭這臺絞肉機中生命的渺小,又在殘酷的戰爭中升華了最真實的人性,著實讓人久久不能平復。
真實場景展現血性精神
對于影片中的戰爭戲份,著重凸顯了場面的真實性和殘酷性,許多觀眾表示"如同置身于戰場"、"炸彈似乎爆炸在身旁"、"第一次這么深入了解抗美援朝戰場",而對于影片戰爭戲之外,更多人表示"戰爭太殘酷"、"慶幸自己活在和平時代"、"影片中殘酷的戰場上卻看到了人性的光輝",更是有許多人在觀影后,被影片所感染淚眼朦朧。并且在表現戰爭殘酷性的基礎上,影片注重刻畫中國軍魂,展現了中國軍人能打勝仗和保家衛國的血性精神。
電影《我的戰爭》觀后感第三篇
影院里看完《我的戰爭》,那種炮火連天、地動山搖的真實體驗帶給人的震撼不亞于《智取威虎山》。同樣是紅色經典,《智取威虎山》采用了英雄傳奇式的手法,而 亞洲鬼王 彭順的《我的戰爭》,更帶著直戳人心的震撼,無論是烽煙滾滾的戰斗,還是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戰后蒼涼,都帶給人特別真實的體驗。
以抗美援朝為故事背景的影視劇并不在少數,但是真正能做到震撼人心者卻寥寥無幾,多年前的《英雄兒女》如今依舊是幾代人心中的紅色經典。而《我的戰爭》同樣改編自巴金的小說《團圓》, 鬼才導演 彭順執導,劉恒編劇,劉燁、王珞丹、黃志忠、楊祐寧、葉青、王龍華等主演,隔著63年的風起云涌,再現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的雄偉戰場。
戰場的殘酷、炮火的轟鳴,那個英雄時代的兒女情長與民族血性。《我的戰爭》沒有重復高大全的英雄贊歌,而是更著重那個時代的民族大義和真實的人情人性。
戰爭戲里的愛情,總是來得簡單、直接、純粹而美好~就像孫北川跟孟三夏的愛情。影片中劉燁飾演的孫北川跟王珞丹飾演的孟三夏的愛情萌發,起源于 老鄉 。炮火連天又冰天雪地的戰爭里,人在異鄉所以對 老鄉 格外的溫暖。《我的戰爭》中的愛情是條溫暖的暗線,從一開始孟三夏嫌棄孫北川太粗魯到最后兩個人互生情愫,因為有了愛意,才有了更渴望的求生意志。而孫北川給孟三夏最真實的戰地 血色浪漫 ,就是借著酒勁說,我想跟孟三夏親嘴兒。
《我的戰爭》中既有男性期待的荷爾蒙爆棚的戰場對決,也有女性青睞的戰地血色浪漫,更有大場面的戰場視覺沖擊。但最出彩的,卻是鮮有人關注的戰地恐怖。
被譽為 亞洲鬼王 的彭順,他曾經執導的《見鬼》《鬼域》等電影都斬獲不俗的口碑和票房。從依靠化妝、聲效及劇情設計嚇唬某人到動輒上千人共同參與的戰爭電影,彭順算得上 棄文從武 ,第一次執導戰爭史詩大片了。而這一次,彭導在恐怖片里練就的一身挖掘人性最深處秘密以打動觀眾的本領被恰到好處的運用到《我的戰爭》中,奉獻一部 非典型性 戰爭電影。那些炮火連天的大場面是最贊的視覺陪襯,那一抹戰地里的愛情是最溫暖的亮色,而尸橫遍野的戰爭恐怖才是最直接的震懾。
影片并沒有刻意調動觀眾的情緒,但彭順導演矯情救贖的緊張氛圍營造和手法,卻很好的讓觀眾融入到影片中,跟著情緒走下去。孟三夏帶領著文工團躲在戰壕里,卻無意中摸到地雷,炮火在外面不斷噴勇著,而狹小空間里的恐怖感才來的更真實。而 李老爹 與敵人同歸于盡那場戲,那段清唱出來的戲曲調子伴隨著英雄和炮火,讓很多人崩掉了淚腺。
這的確是一部不一樣的 戰爭史詩 ~很多人看完《我的戰爭》,都說 燃 !不問歷史,只為那種時代的精神!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我的戰爭電影觀后感 我的戰爭電影觀后感【三篇】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我的戰爭電影觀后感 我的戰爭電影觀后感【三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初中開學典禮校長致辭稿 開學典禮校長致辭秋季2021 下一篇: 外科醫生個人總結范文 外科醫生工作個人簡短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