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是中國讀后感800字范文三篇
近期,在圖書館無意間看到國防大學金一南將軍2020年寫的《為什么是中國》,翻開一看,被深深吸引。下面是為什么是中國讀后感800字范文三篇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快來和我一起看看吧!
為什么是中國讀后感800字范文三篇1
美國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曾狂妄地說,他任內不去訪問我國,但2005年他不得不和小布什一起訪華,在訪華的過程中,他親自點名要去參觀39軍。
拉姆斯菲爾德是誰?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兩次出任國防部長的牛人,2001年,美國遭遇911恐怖襲擊以后,他親手策劃了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把兩國打成一片廢墟。
那為什么他如此重視39軍呢?那是因為在抗美援朝時期,39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打敗過美國王牌軍第一騎兵師。
美軍第1騎兵師可以說是一支老牌部隊,在美國南北戰爭和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未嘗過敗績,仁川登陸后,是第一個占領平壤的美軍部隊,號稱“常勝師”。但就是這么一支勁旅卻被中國人民志愿軍打敗了。
1950年10月31日晚上,兩軍在云山遭遇。當時美軍以為是朝鮮人民軍,而我軍也以為美軍是南韓軍隊。于是美軍立刻動用了強大的空軍和炮火支援。但美軍騎1師在交火中發現對手不正常,不可能是朝鮮人民軍。
美軍第1騎兵師就在我軍“圍點打援”的戰術下,很快被分割成若干塊。美軍怎么也想不到,這支拿著二戰時期的老舊武器——日本的三八大蓋的軍隊,快速地進行穿插包圍,致使美軍的炮火和空軍都派不上用場,美軍騎1師傻眼了,他們沒見過這樣的軍隊,居然連炮火也不怕,一直往前沖。
美軍認為有坦克作戰,一定占優勢,但當他們看到我軍戰士抱著炸藥包直接跳到坦克上,美軍甚至都忘記開槍,眼睜睜看著坦克被炸。
經過兩天三夜的戰斗,美第1騎兵師第8團第3營被全殲,此營戰后還被撤銷番號。美第1騎兵師遭到重創,我軍斃敵2000余人,并擊落美軍飛機1架,繳獲飛機4架,還擊毀與繳獲美軍坦克28輛,汽車170余輛,各種火炮119門。
這是美軍進入朝鮮戰爭中第一次敗仗。經過此戰,美軍才真正意識到他們碰到了真正的對手。這一仗,我軍打出了國威和軍威,并在此后的戰斗中始終把握著戰爭主動權。曾經的“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將軍在《朝鮮戰爭》一書中寫道:美騎1師在云山戰斗中慘敗,遭受了重大損失。
很多人已經不知道當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是在怎樣的條件下與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的了。朝鮮戰場上美軍一個軍擁有坦克430輛;我最初入朝的軍隊,根本沒有坦克;美軍的一個軍擁有汽車約7000輛;我志愿軍入朝之初,主力三十八軍只有汽車100輛,最關鍵的是三十八軍用的還是二戰時期的過時武器三八式步槍。
中國人民志愿軍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艱苦奮戰,迫使不可一世的遠東美軍總司令、五星上將麥克阿瑟丟官去職,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翻車喪命,硬把美國人打回到談判桌前的。
所以,美國軍人對曾與之對陣的中國軍人懷有一種頗富神秘感的尊重。這種尊重是對實力的尊重。從他們的角度看,中國軍隊的實力更多地表現在排山倒海、堅韌頑強、奮勇沖殺和不懼犧牲的精神,他們稱之為“謎一樣的東方精神”。
金一南教授在《為什么是中國》這本書里說道:從美國軍人的每一份尊重中,我們都能感覺到那些長眠于戰場的先烈為今日中國軍人地位的奠基。
這一場戰爭打出了幾十年的和平,也讓世界認識到了中國的實力?,F在,中國飛速發展,但是中國在通信、經濟、科技領域的發展,引起了美國的巨大恐慌,因此對華為、抖音,小米都進行了諸多的限制。特朗普發表告別演講,對拜登只字未提,只用“新一任政府”來表示,但他卻明確提到了4次中國。為什么?因為他們著急了,中國強大了。
其實現在不止美國,全世界都在關注,為什么中華民族能夠雄起,為什么中華民族終要實現民族復興?如今中國有什么困難。過去的100年,我們為什么會落伍?未來100年,我們如何趕超? 為什么中國能從積貧積弱的弱國一躍而成為世界強國?如今的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變局,中國應該如何應對?
金一南將軍在他新書《為什么是中國》做了詳細的書寫,描述了從百年滄桑到民族復興,解讀中國道路、書寫中國力量、彰顯中國自信,上面的問題在書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這本書,不僅可以自己讀,讓自己了解當下國際的發展趨勢,也能深刻地洞悉國家博弈背后的原因;也可以給孩子讀,讓孩子不要忘卻那段慘痛的歷史,看看我們先烈當年經歷的苦難,為中華崛起而努力學習。
回顧歷史,是為了吸取教訓,只有透徹讀懂那段歷史,才能讀懂中國的當下和未來。
所以,建議每個人都讀讀這本《為什么是中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未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的“看一看”購買哦。
為什么是中國讀后感800字范文三篇2
讀完金一南將軍的《為什么是中國》這本書后我熱淚盈眶,一身熱血!我也悟到了要有出息一定要讓自己記住“12個字”!
有些書看完就忘,再也不想拿起來,而另一些書看完就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影響,這些書的內容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被忘記。
一本好書有著巨大的魔力,會讓我們有一個更深刻的世界觀,并擴大我們的眼界,使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看待許多問題的本質,這些事情將會幫助我們用智慧眼光看待事物,從而使我們可以在這個社會的競爭中更有斗志。
《為什么是中國》就是一本讓我充滿斗志和希望的書,它基于真實歷史,通過對歷史的刻畫來激發我的民族情懷。
這本書我讀了兩遍,每次閱讀都讓自己的每一個細胞充滿熱血,為什么是中國能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為什么是中國能在這幾十年的時間取得了別人幾百年的成就?多少民族兒女在為我們的事業奮戰到深夜?讀完這本書我熱淚盈眶,我也從書中悟出了能讓自己時刻充滿力量的12個字。
為什么是中國讀后感800字范文三篇3
1911年辛亥革命后,皇權被推翻了,舊的社會權力中心、資源分配中心隨之消失,新的權力中心又是誰呢?是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還是袁世凱凱手中的北洋軍?當時軍事力量,基本掌握在袁世凱手里,革命的先驅孫中山缺乏實力,對共和的解釋權又掌握在孫中山手里,實力派袁世凱缺乏道義。孫中山長期漂泊海外從事革命工。影響他在普通中國民眾中形成政治魅力,袁世凱是大清王朝的舊臣與重臣,影響他在各個革命團體中形成政治魅力。孫中山與袁世凱的政治對立與軍事拉鋸,導致了中國社會權力中心的真空與半真空,原本就是一盤散沙的中國社會,此時變得更加松散,一方面,多個權力中心出現,誰也指揮不靈,調動不靈,另一方面,各個地方實力派系動輒要搞分裂,鬧獨立,薄弱的共同基礎,造就了畸形的政黨政治,國家穩定因素驟減。政治動蕩因素徒增,社會組織變得更加渙散。辛亥革命誕生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現代國家——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建立之后,中華民族的災難依然沒有停止。我們很多人的觀點是,認為共和成果被竊國大盜袁世凱偷竊,但是如果全面地看,袁世凱1916年就死了,袁世凱死后12年,我們還實現了12年共和,結果怎么樣,北京9易政府,24次內閣改組,換了,26任總理,軍閥混戰,生靈涂炭,共和也沒搞成。革命之前,有一個皇帝,革命之后,一省一個土皇帝,城頭變幻大王旗,軍閥混戰生靈涂炭,從1931年到1931年的20年里,僅四川一省,軍閥混戰了478次,大眾的福祉,黎民的權益,幾乎全部淹沒在對權力的爭斗,對地盤的爭奪之中。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為什么是中國讀后感800字范文三篇,想要了解更多的范文內容,請持續關注查字典站。
上一篇: 黨史教育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記錄 黨史教育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記錄2021年最新一對一 下一篇: 2021年黨史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主持詞(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