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時代新人說對話戰疫英雄觀后感范文精選3篇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挺身而出的各位黨員干部,短兵相接中,負傷的戰士有了勛章,倒下的英雄有了豐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時代新人說對話戰疫英雄觀后感范文精選3篇,希望大家喜歡!
時代新人說對話戰疫英雄觀后感范文一
在防控“持久戰”中 “向陽”砥礪再綻“新”
每一年、每一季、每一天之所以不同,就在于在這看似如“常”的日子,在不經意間,悄然地發生著變化。這變化有“礪”,“礪”得越深,“礪”得越奮力,就會越“向陽”,就會綻放得越“鮮艷”、越“燦爛”。在這場疫情防控“持久戰”中,我們要持續“向陽”砥礪,去綻放出更多的“新”來。
“向陽”砥礪,就能在看似如“常”的時間里綻放出“日異月新”。時間能萃取“真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以同舟共濟之心,戰疫一線的英雄們以責任擔當之勇,譜寫了一曲曲響徹在中華和世界大地上的贊歌,再次彰顯了黨凝聚新時代向前進的偉力,中華民族是從來不會被任何艱難所打倒的民族。作為世界最有責任和最有擔當的一員,面對此時嚴峻復雜的國際疫情形勢,我們更要堅定地在黨的帶領下,繼續拉緊疫情防控這根弦。“非知之難,行之為難。”我們已取得的疫情防控成果,已經充分證明了中國和中國人民真“行”!“非行之難,終之斯難。”要想最終戰勝這場疫情,我們要在戰疫下半場防不松懈,守不松弛,在時時的戰斗中“向陽”砥。只礪、奮發、挺進,以“一場連一場”的勝利,不斷積小勝為大勝,綻放出“百花齊放”的“日新月異”。
“向陽”砥礪,就能在看似如“常”的生命里綻放出“煥然一新”。“時間能標注生命的長度,卻難以丈量精神的高度。”就像在這場戰疫中,既有把弱冠之年、而立之年的青年,“綻放”在戰疫一線,又有古稀之年、耄耋之年的長者,“逆行”疫情防控“主戰場”。他們交匯在一起,為戰疫刻下了勵志前行的“足跡”,讓生命“煥然一新”,繪就了一幅幅“綻放之美”。在這場疫情防控“持久戰”中,我們要繼續“向陽”砥礪。即便是在生活中多了一堵“墻”,在生命中多了一道“坎兒”,我們也要向上去翻越“它”。因為生命向往“生機勃勃”,只要不忘砥礪前進,每個人都是“英雄”。“磨礪當如百煉金”,要以歲月為熔爐,在事上磨礪出意志,磨出面對危難而“色不變”,面對成績而“目不瞬”;砥礪出本領,在危與機中,能抓牢機遇,砥出與時代相匹配的本領,砥出化危為機的才干。磨著磨著,就成熟了。砥著砥著,就功成了。
“向陽”砥礪,就能在看似如“常”的腳步中綻放出“萬象更新”。我國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果為世界戰疫帶來了希望曙光,同時,我們作為世界的一員,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全球疫情形勢的影響。“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成為當前戰疫工作的重點。今年是決勝脫貧攻堅之年,再加上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沖擊,在這場疫情防控的“持久戰”中,我們要面對多重挑戰。“關山萬千重,山高人為峰。”我們要用心用情,用“真”去砥礪。要真心實意地為民,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要抓實抓細,用“全”去砥礪。要全力以赴為人民的健康和全面小康而保持戰斗的精神和定力。要連續作戰,用“斗”去砥礪。要敢于與任何挑戰作斗爭,善于與任何挑戰作斗爭,打好“雙線”戰役。要進一步扎牢、扎實、扎緊戰疫向好形勢,不斷砥礪奮進,激發、形成向上的“連鎖效應”,就能創造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新輝煌,就能在戰疫的路上綻放出“萬象更新”。
“它為著向往陽光,為著達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塊如何重,石塊與石塊之間的如何狹,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頑強不屈地透到地面上來。”我們要堅決翻越阻擋我們追夢的一切艱難險阻,砥礪奮斗出處處“春光”。
時代新人說對話戰疫英雄觀后感范文二
在“雙答卷”中精選“千里馬”
2020年,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年份,既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又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十四五”規劃的奠基之年。更為特殊的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加試卷”,也成為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的“試金石”。堅持“兩線作戰”,“戰疫”又“戰貧”,兩張考卷赫然醒目地懸掛在全黨全國人民面前。值此關鍵時期,人才資源的競爭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
練就一雙慧眼,精準識別人才。唐朝詩人韓愈在《馬說》中有云:“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何為伯樂,在兩場大考中統籌指揮者也。何為千里馬?忘我奉獻、沖鋒在前者也。職場中的千里馬,正是我們所說的人才。如今形勢嚴峻、任務繁重,不正是領導層層考察選拔優秀干部的契機?時勢造英雄,我們出生在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我們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正是如此,各級黨委政府更要善于發現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智力支持。
完善保障措施,全力吸引人才。不少伯樂常常感慨“世無好馬”,為何不嘗試從培養人才、引進人才、落實待遇等方面變通思路,造就一匹千里馬?縱觀全國上下,橫掃兩大戰場,從領導到員工,人人積極參與。忘不了倒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黃文秀等多名扶貧干部,忘不了沖刺在疫情防控戰場的鐘南山、李蘭娟等院士和醫護人員。人皆云:“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黨委政府更要有前瞻性思維,借機吸納培養優秀干部,用心體恤工作人員,積極落實社會保障舉措,為其解決后顧之憂,促其迸發工作活力。
實施激勵機制,精準善用人才。幾乎所有單位都會從高校招聘優秀生源、從各地引進稀缺人才,凡此種種,均為良策。脫貧攻堅與疫情防控是兩大棘手難題,需要人力物力做助推器,更需要腦力智力做指揮棒。黨委政府要充分發揮人才優勢,在千里馬馳騁沙場的同時,建立健全和完善激勵機制,搭建解決職業平臺,幫助實現個人目標,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開創人民事業全新局面。
答好疫情防控卷,是為全國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努力;答好脫貧攻堅卷,是為全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向往而奮斗。兩張考卷、兩場戰役,均得真刀真槍扎實干而不是舞刀弄槍走過場。正是這段特殊的歷史時期,黨委政府要當好“伯樂”,精選一群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千里馬”,疾馳在人民事業這片廣袤的原野上。
時代新人說對話戰疫英雄觀后感范文三
戰疫場上 武漢“解封”不等于“解防”
2020年4月9日,點開共產黨員網,看了一篇又一篇關于武漢終于“解封”的優秀文章,對于值守在社區門口、為進出居民測量體溫、登記信息的我而言,感慨萬千。是啊,從凜冬到暖春,漫長的2個多月后,武漢“解封”了。今天的解封是眾望所歸,民心所向,但我們也要明白“革命尚未成功”,歡欣鼓舞過后,我們“仍需努力”,才能守住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解封不等于“解防”,仍需“防放并舉”。一場突發疫情,給這個2020年的開頭帶來了諸多不順,但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們基本抵御住了這場疫情洶涌的沖擊,而處于風暴中心的江城武漢,也逐漸重啟。但重啟并不意味著“全面開啟”,更不意味著“解封”,隨著無癥狀感染者的相繼出現,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為此,仍需“防放并舉”,仍需做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仍需繼續與疫情防控的步調相一致,讓新冠肺炎病毒沒有可乘之機。行百里者半九十,村、社區的第一道關口要繼續“防”好,進出門要“把好關”,信息登記要“留痕”,體溫測量要“到位”,安全口罩要“戴好”,“健康通行碼”要“看清”;企業復工復產和農業春耕的保障也要做到“有的放矢”,不斷暢通人流、物流、資金流,打通“堵點”,去除“難點”,保障農業和工商業復工有序,產業發展有力,真正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兩不誤。
解封不等于“解防”,仍需“動靜結合”。封城,意味著武漢按下了暫停鍵,意味著親人之間的團聚被阻隔,意味著千萬人的衣食住行將受到影響。社會停擺的不便,感染病毒的恐懼,親人逝去的傷痛……正因有武漢人民的犧牲和奉獻,有武漢人民的堅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積極向好的態勢,才有了全國本土疫情傳播的基本阻斷。如今,武漢城門打開了,武漢人民可以流動了,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零新增不等于零風險,解封不等于“解防”。疫情防控雖迎來“春天”,但切不可麻痹大意,廣大黨員干部、社區工作者、基層干部等等值守在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仍需“動靜結合”,要繼續堅守在工作崗位,排查可能存在的疑點和盲點,對于可疑人員要測量體溫,要進行信息登記,確保疫情防控不留任何死角,繼續筑牢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向全國人民交出一張滿意的“答卷”。
解封不等于“解防”,仍需“多方聯動”。自戰役打響以來,武漢人民一邊忍受著疫情帶來的磨難,一邊守望相助積極生活,讓全國甚至全世界都看到了武漢人民的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武漢無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無愧為“英雄的人民”。在這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時刻,隨著全球疫情持續擴散,給下半程的疫情防控帶來了新的挑戰、新的風險。“疫魔”未除,戰斗還將進行,因此仍需“多方聯動”。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廣大醫務人員要繼續隨時待命,在疫情關鍵時刻能夠站得出來、沖得上去,迎難而上、勇挑重擔,在重癥病房里全力以赴、爭分奪秒;各地政府部門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14億人民要按要求自我防護,諸如戴口罩、勤洗手等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我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硬核抗疫,跑出疫情防控的加速度,打贏打好這場疫情阻擊戰。
以上就是小編收集的2021時代新人說對話戰疫英雄觀后感范文精選3篇的全部內容了,本網站還有許多范文知識,期待大家的解鎖與關注。
【2021時代新人說對話戰疫英雄觀后感范文精選3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環保主題學生國旗下的講話稿3分鐘 下一篇: 全國道德模范事跡觀后感學習心得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