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范文4篇
疫情還沒有結束,近期南京張家界疫情給我們敲響警鐘,防疫工作絕不能有絲毫的松懈,市民個人防控工作要做好。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歡迎大家參考。
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一)
自今年開展疫情防控以來,我社區根據上級指揮部署,結合自身實際,迅速建立村社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通過網格化管理實現精細化防控,以群防群控實現全方位高效管控,堅決打好疫情防控狙擊戰,筑牢群眾生命安全防線。
一、村社聯防,突顯合力
全面發動各支部黨員、小區業主委員會,形成抗疫合力。防控期間,根據股份經濟合作社及小區實際情況,充分調動單位下派干部、黨員堅兵的合力,形成防控專班,進行責任細分,成立平安巡邏隊、環境衛生巡邏隊、文明勸導隊、便民服務隊,在防疫宣傳、卡口值守、居家隔離戶值守、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期間,靈際社區共設置10個卡口,對進出三個股份經濟合作社、兩個小區的人員進行實時登記,嚴控村社居民流動,有效控制傳染源。各村社成立防疫宣傳巡邏隊,及時向群眾宣傳科學防疫知識,做到科學防疫、有效動員。
二、群防群控,編織細網
疫情防控需編織細網,方能全方位、無死角高效狙擊疫情。針對各村社出租戶眾多,人口流動頻繁的問題,我社區通過網格化管理做到精準防控,充分動員村社小組網格長、小區樓棟長,將疫情防控安全網織細編密,嚴格落實出租戶主責任,全面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外來人口管控,動員群眾對返云人員第一時間向社區報告,嚴密排查外來人員行動軌跡,嚴格落實外來人員的登記核查,對來自高風險地區和疫區的外來人口落實隔離措施,以群防群控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目前共排查流動人口2135人,落實居家隔離14戶46人,集中隔離17人。
三、以信息化提升防控能力
以大數據、網格治理平臺,電子健康碼為載體,變“外防”為“內控”,讓科學防控、信息化防控助推高效防控。為全面推動健康碼的普及靈際社區對各合作社、小區開展全方位宣傳健康碼申領工作,駐點幫助老人申領健康碼,目前共落實??人申領健康碼,實現了小區、合作社健康碼申領全覆蓋,通過對“紅碼、綠碼、黃碼”三碼管控核查,建立高效科學的防疫網絡。
下一步,社區將繼續依托網格員、志愿者、轄區居民群眾等一道努力奮戰、嚴防死守,構筑起“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社區防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
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二)
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環北社區始終堅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慎重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但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遼寧、北京、黑龍江、河北省相繼出現新冠疫情病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工作任重道遠。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環北社區在街道辦的正確領導下成立秋冬季工作預案、宣傳工作組,深入研究部署,落實宣傳組各項責任。制定了《環北社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傳工作方案》《環北社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網絡輿情導控工作預案》,各網格長之間緊密協作,情況互通,及時高效推進各項防控任務扎實落實。
二、突出重點,壓實責任
社區堅持以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重點宣傳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宣傳縣委縣政府防控工作安排;宣傳我社區防控工作推進情況、成效;宣傳各級各單位深入一線開展防控工作;宣傳科學防控疫情知識:開展輿情監測,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為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在“兩節”到來之際,環北社區積極響應上級號召,首先制定了應急預案,工作人員入戶發放疫情防控防護措施知識手冊,呼吁廣大居民群眾“兩節”期間減少走親訪友和集聚性活動,少去人員聚集場所,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如無特殊必要,避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
其次,社區每天安排兩名值班工作人員走訪轄區企業,督促企業、商戶等人員密集場所要規范佩戴口罩,注意每天的通風消殺工作,并對來訪居民進行掃碼測溫登記,從而保障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常態化防控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同時對來往居民,重點宣傳新冠肺炎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和安全出行的注意事項,引導大家要加強自我防護,養成勤洗手、公筷分餐等良好衛生習慣。
隨著重點疫區的不斷擴大,防疫要求的不斷提高,城關街道環北社區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完善社區服務職能,發揮基層一線“防火墻”的功能,確保無一遺漏,無一死角,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三)
自今年開展疫情防控以來,我社區根據上級指揮部署,結合自身實際,迅速建立村社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通過網格化管理實現精細化防控,以群防群控實現全方位高效管控,堅決打好疫情防控狙擊戰,筑牢群眾生命安全防線。
一、村社聯防,突顯合力
全面發動各支部黨員、小區業主委員會,形成抗疫合力。防控期間,根據股份經濟合作社及小區實際情況,充分調動單位下派干部、黨員堅兵的合力,形成防控專班,進行責任細分,成立平安巡邏隊、環境衛生巡邏隊、文明勸導隊、便民服務隊,在防疫宣傳、卡口值守、居家隔離戶值守、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期間,靈際社區共設置10個卡口,對進出三個股份經濟合作社、兩個小區的人員進行實時登記,嚴控村社居民流動,有效控制傳染源。各村社成立防疫宣傳巡邏隊,及時向群眾宣傳科學防疫知識,做到科學防疫、有效動員。
二、群防群控,編織細網
疫情防控需編織細網,方能全方位、無死角高效狙擊疫情。針對各村社出租戶眾多,人口流動頻繁的問題,我社區通過網格化管理做到精準防控,充分動員村社小組網格長、小區樓棟長,將疫情防控安全網織細編密,嚴格落實出租戶主責任,全面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外來人口管控,動員群眾對返云人員第一時間向社區報告,嚴密排查外來人員行動軌跡,嚴格落實外來人員的登記核查,對來自高風險地區和疫區的外來人口落實隔離措施,以群防群控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目前共排查流動人口2135人,落實居家隔離14戶46人,集中隔離17人。
三、以信息化提升防控能力
以大數據、網格治理平臺,電子健康碼為載體,變“外防”為“內控”,讓科學防控、信息化防控助推高效防控。為全面推動健康碼的普及靈際社區對各合作社、小區開展全方位宣傳健康碼申領工作,駐點幫助老人申領健康碼,目前共落實??人申領健康碼,實現了小區、合作社健康碼申領全覆蓋,通過對“紅碼、綠碼、黃碼”三碼管控核查,建立高效科學的防疫網絡。
下一步,社區將繼續依托網格員、志愿者、轄區居民群眾等一道努力奮戰、嚴防死守,構筑起“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社區防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
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四)
社區黨組織位居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黨團結和服務居民群眾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力量的重要來源。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區黨組織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為取得疫情防控決定性成果奠定了堅實基礎。筆者在疫情期間下沉武漢市有關社區參與防控工作,疫情之后赴有關街道社區深入調研,對社區黨組織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用發揮的形式進行了歸納,并就制約其作用發揮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升社區黨組織應對突發重大疫情能力的對策。
疫情防控中社區黨組織發揮突出作用
組織領導作用。據統計,疫情期間湖北省累計發動58萬名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下沉,緊急馳援社區防疫一線。下沉干部雖然人數眾多,但互不隸屬,缺乏有效組織、統一領導,一時間內難以形成合力。社區黨組織通過成立下沉干部臨時黨支部,將下沉干部和社區志愿者、物業服務人員等力量全部編入臨時黨支部領導下的群眾工作隊,逐人定崗、定責、定位,迅速把原本“一盤散沙”的各類群體、“七零八落”的防疫力量“擰成一股繩”。同時,依托社區大黨委搭建區域化黨建平臺,協調轄區內有關單位和商超、酒店、出租車等行業企業,解決居民生活保供、應急出行等問題,發揮“紅色物業”黨組織作用,與社區聯勤聯動,將各類資源有效整合起來,構建起抗疫同心圓。
教育引導作用。疫情初期,面對未知的病毒、潛在的危險,加之各類網絡謠言傳播,對疫情防控科學組織實施造成巨大壓力。社區黨組織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宣傳黨中央決策部署,發布最新防疫政策,普及科學防疫知識,做好居民教育引導,增強群眾防范意識和能力,切實穩定民心和社會大局。線上,依托微信群、QQ群、微鄰里信息化服務平臺等,宣傳防疫形勢、社區(小區)防疫動態,及時解疑釋惑、正面發聲,引導居民群眾不信謠、不傳謠。線下,組織社區工作者、下沉干部、樓棟長、黨群志愿者等成立宣傳勸導隊,通過小喇叭、LED屏幕,張貼防疫海報等方式,宣傳防疫知識,引導群眾少出門、少接觸、不聚集。
宣傳發動作用。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行動,是一場齊心協力的人民戰爭。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僅靠社區黨組織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離不開廣大黨員群眾的踴躍參與。社區黨組織在加強宣傳,引導居民群眾不外出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的同時,通過發布黨員(志愿者)招募令等各種形式,迅速將居民群眾組織起來,筑起一道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人民防線。
服務保障作用。實施小區封閉管理有效遏制了疫情擴散蔓延勢頭,但同時也對居民生活必需的食品、藥品供應保障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資供應穩,民心才能穩。社區黨組織管起了居民群眾“菜籃子”“米袋子”,以及代購代送藥品。以樓棟或院落為單位組建團購群,組織居民群眾線上預訂,社區工作者、下沉干部、志愿者組建保供應工作組,線下代購、配送,組織居民群眾無接觸領取。針對獨居、孤寡老人無人照料,不會網上預訂,低保困難家庭收入低,生活物資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況,社區安排專人結對聯系,送菜、送餐、送藥上門,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間居民群眾生活物資供應。
制約社區黨組織疫情期間作用發揮的問題分析
社區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方式手段與職責任務需求不適應。黨章規定,社區黨組織領導本地區的工作和基層社會治理,支持和保障行政組織、經濟組織和群眾自治組織充分行使職權。隨著政府職能轉變,過去由政府、企事業單位承擔的社會職能逐步過渡到社區,社區承擔的任務與實際工作權限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有的社會正常供需機制,社區成為連接居民生活健康需求與社會資源系統的唯一紐帶,不僅要負責拉網排查、聯防聯控、封閉管理等疫情防控工作,還需要承擔隔離轉運、生活服務、困難幫扶救助等方面的職能,但社區黨組織作為基層治理最末梢,可使用的資源和可行使的權力有限,難以有效完成各項工作職責,經常處于有責無權、有心無力的尷尬境地,遇到居民群眾不理解、不配合時,只能反復勸導、說服。在應送盡送工作中,有的疑似患者,社區干部多次上門勸說,均不肯接受隔離治療觀察,社區黨組織無法采取強制措施,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加之因疫情造成的恐慌、焦躁情緒,部分居民對社區黨組織產生誤解、不滿,群眾求助、投訴激增。
社區防疫物資儲備與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置需求不適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面前,充足的物資保障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至關重要。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統一調度下,軍隊和全國各地援助物資源源不斷運達湖北,送至武漢,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強物資保障。但疫情初期,社區缺少口罩、手套、消毒水、測溫槍、防護服等基本醫療物資和防護裝備,加之受交通管制、封控管理的影響,社區也很難從商超藥店等渠道獲取。社區工作者們一度“赤膊上陣”,穿著雨衣當防護服、戴著浴帽當防護帽,既增加了自身感染風險,又帶來了傳染隱患。特別是實施小區封控管理后,居民群眾通過商超藥店直接獲取食品、藥品等基本生活物資的供應關系被打亂,社區成為居民群眾獲取生活物資的主要來源,社區無權調配商超資源,只能執行上級部門的要求或等待調配物資。
社區工作者能力素質與崗位需求不適應。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社區居民組成的多元化、利益訴求的多樣化等日益凸顯,對社區工作者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現實中社區工作者隊伍總體力量不強、制度設計不足、地位不高、后繼乏人的狀況長期困擾基層,在疫情防控中表現尤為突出。如果根據2015年《武漢市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社區工作者應按照每240戶配1名的標準配備,但實際情況很不理想。社區工作者報酬不高,加之缺乏晉升機制,成長空間“一眼到頭”,導致社會認可度不高,很難吸引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在培訓教育上,日常繁重的工作任務導致社區工作者難以參加脫產培訓,并且培訓內容缺乏應急處置課程設置,一旦發生突發事件,社區工作者往往手足無措。
社區基層治理機制與突發疫情處置需求不適應。社區黨組織應對突發事件需要有效組織整合包括疾控、醫院、公安、物業、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迅速形成協調聯動、高效運轉的應急體系。目前,城市社區的工作重心偏向日常管理服務,對突發事件重大風險的警惕意識不夠,常態化的防控意識不強,缺乏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系統性、可執行應急預案。同時,因突發事件的緊急性和公共性,導致疫情應急處置工作中職責定位不清,無法逐級向下壓實,社區基層黨組織難以在第一時間采取行動。同時,社區缺少公共衛生、消防處置等應急處置隊伍,面對突發情況,很難快速組織力量響應處置。實踐中,社區黨組織在領導基層治理過程中,普遍存在信息化支撐不足的問題,社區大都處于采集信息的前端,不同單位、部門在社區采集的信息缺乏互聯互通、共享共用,難以實現疫情防控的精確性和高效性目標。
提升社區黨組織應對突發重大疫情能力的對策
著力健全黨的基層組織體系,夯實黨的執政根基。提升社區黨組織應對突發重大疫情能力,關鍵要把黨的組織植根于基層,推動組織力量下沉,加快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的基層組織體系,打通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長期以來,基層治理的重心都落在了社區一級,但從疫情防控的實踐來看,居民群眾的治理和服務需求大多集中在小區,封控管理、物資保供、環境消殺、無疫創建等大多是以小區為單元組織實施,小區才是有形的居民生活活動單元,從基層治理精細化角度出發,迫切需要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心從社區進一步延伸至小區。“橫到邊”就是要全面深化區域化黨建工作,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運行機制,聚焦非公企業、社團商會等新興組織,強力推進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縱到底”就是要將黨的組織鏈條向居民小區、樓棟延伸,創新加強小區黨建工作,選優配強小區黨支部書記、樓棟黨小組長和黨員中心戶,確保黨對基層治理的領導上下聯動、一貫到底。
著力提升基層治理工作能力,選優育強骨干隊伍。提升社區黨組織應對突發重大疫情能力,核心就是要抓好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省委、市委及時總結疫情防控經驗,先后出臺系列文件,創新建立社區工作者“四崗18級”職業體系,讓社區工作者進出有通道、履職有目標、考核有標準、待遇有保障、發展有空間、激勵有機制。要抓好政策落地落實,及時兌現薪酬體系和福利待遇,補齊配強社區力量。同時,要強化社區工作者“選、育、管、用”全鏈條管理,完善教育培訓體系,強化“訓練養成”,切實提升社區工作者治理能力水平。嚴格社區工作者“一定雙評”、崗位等級序列管理,形成梯隊培養、遞進使用的成長鏈條,拓寬優秀社區工作者進入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渠道,著力提升社區工作者統籌協調、宣傳發動、服務群眾、維護穩定的工作能力,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管理規范、素質優良的社會化、職業化、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范文4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2021年九月新學期迎新晚會活動主持詞 下一篇: 2021高三展望未來迎接新學期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