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時代黨性修養與作風建設 新時代的黨性修養怎樣煉成
自覺接受監督,既是對黨員干部黨性的實際檢驗,也是錘煉作風的有效途徑。作風問題說到底是黨性問題,黨性純則作風正。下面是查字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新時代黨性修養與作風建設 新時代的黨性修養怎樣煉成,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新時代黨性修養與作風建設1
黨性修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盡管我們始終明確,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黨性修養的核心要求是保持和發揚黨的先進性,但在不同歷史時期,面對不同的形勢任務,其側重點有所不同。
新時代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在政治、思想、道德、組織紀律、能力等方面加強黨性修養。
加強政治修養,不斷提高政治素質,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修養是黨性修養的核心。加強政治修養,要樹立鮮明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觀點和政治原則,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增強“四個自信”。尊崇黨章,嚴格執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
加強理論修養,努力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理論修養是黨性修養的基石。理論上的“信仰度”,決定對黨的“忠誠度”和對黨的事業的“執著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黨、全國人民奪取新時代偉大勝利的總綱領和戰斗旗幟。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深入學習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不斷認識規律,推進理論創新,堅定理想信念,解決好“總開關”問題。
加強道德修養,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道德修養是黨性修養的方向。道德教育不能只是灌輸“美麗動聽的言詞的準則”,還必須通過道德榜樣的帶動才能實現。在新時代,特別需要黨員領導干部作出表率。
加強組織紀律修養,保證全黨的高度統一、高度一致。組織紀律修養是黨性修養的保證。我們黨嚴格的組織紀律和組織原則,使黨保持著團結統一和堅強的戰斗力。這些紀律和原則一旦被破壞,黨就會成為一盤散沙。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抓班子帶隊伍要統籌推進,堅持“三嚴三實”,堅持民主集中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黨的紀律,強化內部監督。
加強能力修養,努力提高為黨奉獻的本領。能力修養是黨性修養的關鍵。共產黨員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黨員領導干部更要不斷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和駕馭風險本領”,唯有如此,才能站在社會和時代發展的前列,才能充分展示黨員領導干部的時代先進性和先鋒模范風采,才能善于處理各種復雜矛盾,牢牢把握住做好黨的工作主動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只有堅持錘煉黨性,才能不斷增強黨性修養。
在政治建設中鍛造自己。講政治必然要求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有很強的政治能力,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要牢固樹立政治理想,正確把握政治方向,堅定站穩政治立場,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加強在實踐中的政治歷練,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自覺用正確的思想意識抵制錯誤的思想觀念,努力做到自覺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方向、大勢、全局。養成政治思維習慣,善于從政治上觀察、認識、分析、對待和處理問題。毫不動搖地講政治,在政治信仰、方向、立場、價值、道路等根本問題上,保持頭腦清醒,明辨是非正誤。
在思想建設中凈化自己。要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要經常對照黨章、對照入黨誓詞、對照“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四個自我”和根本宗旨,擰緊“總開關”、放穩“定心石”和“壓艙石”,進而以理論上的清醒達到政治上堅定。要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確立思想理論的“定盤星”,校準理想信念的“指南針”,強健“四個自信”的“主心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在組織建設中完善自己。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銳利武器,不斷增強“四個自我”的能力和自覺性。努力做到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常看自身黨性修養不足;提高自我批評能力,常亮亮丑讓組織和同志們監督;提高接受批評能力,常讓組織和同志們提個醒。按照規定標準及時繳納黨費。以普通黨員身份經常參加黨支部民主生活會,為黨員統一上黨課。
在作風建設中改造自己。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值得警惕》一文所作的重要指示,做到對照查擺,對號入座,銷號整改,引以為戒。結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在全黨即將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堅持腳踏實地,力戒形式主義。
在紀律建設中約束自己。增強紀律意識和紀律定力。強化紀律的執行力。嚴守黨的各項紀律,認真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格遵守黨內各項紀律要求,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切實擔負起“兩個責任”。在抓好自身建設的同時,管好自己的親屬。如實報告個人需要報告的有關事項,堅決做到不瞞報、不漏報。
新時代黨性修養與作風建設2
教育實踐活動見物也見人、見作風也見思想、見精神也見方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從知與行、物與人、破與立、改與守、上與下、內與外、小與大、方與圓等方面,深刻闡述了執政黨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的內在規律,蘊涵著深刻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執政黨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是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加強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的科學指南與行動遵循。
一、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教育實踐活動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實踐;既增強思想自覺,又增強行動自覺;既解決作風問題,又從根本上解決黨性問題,尤其是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解決“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只有知行統一、言行一致,才能行穩致遠。一是知真理、悟真諦,知之至信深厚、虔誠執著,才能行之理性自覺、篤定不移;二是知民情、曉冷暖,只有冷暖兩相知、感情兩相融、心靈兩相通,才會行得體貼入微、不離不棄。三是知責任、勇擔當,心中唯有“責任重于泰山”,行才會義無反顧、無私無畏。四是知標準、懂規矩,在對標立規中找差距,“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方能動心忍性、增益不能,增強“打鐵之硬”,“趕考”路上才能頭不暈、心不慌。五是知大義、小自我,知之越深越切,越能“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得之不喜、失之不慍,去留無意、寵辱不驚。
二、物人兩見,辦好實事,升華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教育實踐活動要見物見人,既圍繞解決實際問題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又圍繞提高黨員、干部素質和能力制定方案、采取措施。要防止用興辦實事代替解決黨員、干部作風問題,只注重解決作風問題而忽視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的傾向。總書記的這一論述從物質與精神、主觀與客觀、內因與外因辯證關系的高度,揭示了執政隊伍思想作風建設的內在規律。聚焦“四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連“根”一同拔掉。根子不除、風源不堵,必會卷土重來,今天門好進、臉好看、事好辦,明天又有可能不好進、不好看、不好辦了。因而,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見物也見人。只有見了立場、有了群眾觀點,一事當前才知話為誰說、事為誰辦;見了思想、有了公仆情懷,才會帶著感情做事,才叫一個溫暖;見了精神、提升了境界,才知道權為誰用、利為誰謀;見了能力、強了素質,群眾才信得過、靠得上、跟得緊。這是共產黨人需要用一生來修煉的“全套功夫”。不以群眾為英雄,就永遠不能像焦裕祿那樣“在困難面前逞英雄”;改變不了自己,就改善不了群眾生活;改造不了主觀世界,就改造不好客觀世界,這是黨風建設的要義所在,也是改造世界的客觀規律。
三、改守統一,改中破舊,守中立新
所謂不破不立,破是立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凡是影響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問題都要及時解決,凡是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病癥都要認真醫治,凡是滋生在黨的健康肌體上的毒瘤都要堅決祛除”。因此,必須聚焦“四風”抓整改,堅決向陳規陋習說“不”,以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維、改革的方法抓作風建設。
同時,革故鼎新中要知堅守、講傳承。離開了傳承和堅守,就等于割斷了黨的血脈、改變了黨的顏色、丟掉了黨賴以發展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講話中反復強調要大力弘揚黨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及艱苦奮斗、求真務實等作風。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增強黨內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戰斗性,堅持黨性原則基礎上的團結統一,這是保證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法寶。要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等革命傳統和偉大精神,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些都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改”和“守”的最終目的是“立”。教育實踐活動在集中整治“四風”的同時,立起了新標桿、新精神、新風尚,標注了中國共產黨人新的時代精神坐標,這就是總書記大力倡導的“三嚴三實”精神,“接力”和“趕考”精神,責任擔當精神,公而忘私精神,“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以及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反復強調的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的整風精神,“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釘釘子”精神,等等。實踐證明,教育實踐活動每深入一步、黨的時代精神內涵就豐富一步、黨員干部隊伍的精神面貌就大大向前改進一步。
四、以上率下,上下聯動,內外互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帶頭、層層示范,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方法。凡事都是這樣,上行下效,上率下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所惡、下必不為,上面松一寸、下面松一尺。上頭搞形式主義,下面就會弄虛作假;上頭是官僚主義,下面就會照搬照套;上頭有享樂主義,下面就會投其所好;上頭刮奢靡之風,下面就會鋪張浪費。領導帶頭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全面的而不是有選擇的。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從中央政治局到基層黨組織形成了以上率下、自上而下、一級帶一級、一級做給一級看、上下聯動抓整改的局面,使教育聯動深化、問題聯動查擺、措施聯動制定、壓力聯動傳導,形成教育實踐活動的整體效應。
堅持開門搞活動、內外互動抓整改,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決定的。因此,必須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與加強群眾監督“兩個民主”統一起來,把領導干部和廣大群眾“兩個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把來自黨組織內部和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兩種資源”整合起來,把黨組織自我革新、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內驅力和來自上級督導、下級監督、橫向比促、制度規約、用人導向、社會輿論、典型引導等傳遞的外驅力這“兩種力量”結合起來。這既是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保障,也是我們黨用辯證思維、系統思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具體體現,是我們黨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采取的重大舉措。
五、小大相兼,落小落細,從嚴從實
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講話中多次闡述“抓大放小、以大兼小”,同時又“以小帶大、小中見大”“積小勝為大勝”的治黨治國思想。在如何對待群眾利益上,強調“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在反對“四風”上,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情抓起,一錘一錘接著敲,辦好一件事后再辦第二件事,鍥而不舍、持之以恒抓下去。在黨員干部黨性修養方面,強調“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奢靡之始,危亡之漸”“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禁微則易,救末者難”“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因而,最重要的就是要防微杜漸,慎獨、慎初、慎微,經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不要“溫水煮青蛙”。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在“小大”“宏微”“巨細”“難易”之間改作風的思想,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關于普遍與具體、量變與質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形象而凝練地闡釋了全局與局部、宏觀與微觀、目標與手段、決策與執行、治標與治本、漸進和突破之間的辯證關系,反映了馬克思主義政黨通過循序漸進的自我凈化、自我革新來確保黨永不變質的發展規律。
六、方圓相濟,圓不失規,方不失矩
習近平總書記用“圓不失規、方不失矩”深刻闡述了方圓相濟、剛柔相濟、德法相濟的治黨治國思想。無論是圓是方,都離不開規和矩,要立規矩、講規矩、懂規矩、守規矩,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抓作風建設,劃出“紅線”、標明“雷區”、架起“高壓線”,堅決反對講人情不講黨性、講面子不講規矩、講關系不講原則、講權利不講義務、講自由不講紀律的現象,嚴格防止“破窗效應”,絕不讓規矩成為“稻草人”。
這就要求黨員干部既要強化品德修養,又要強化規約意識,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方圓兼修、剛柔相濟、智圓行方、外圓內方。要內補理想信念之“鈣”,外強“金剛不壞之身”;內鑄傲骨,外除傲氣;涵養銳氣,去除霸氣;敬畏于內,義行于外;嚴以律己,寬厚待人;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原則講堅定,策略講靈活;崇德以廣業,變通以趨時。唯其如此,方能“圓者運而不窮,方者止而有分”。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新時代黨性修養與作風建設 新時代的黨性修養怎樣煉成,希望大家閱讀之后有所收獲。查字典范文網持續為您提供優質文章,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查字典。
【2021新時代黨性修養與作風建設 新時代的黨性修養怎樣煉成】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2021幼兒園新學期教研工作計劃秋季精選5篇 下一篇: 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總結 學生心理健康管理教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