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馬克思誕辰202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個人心得感受
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紀念馬克思誕辰202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個人心得感受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紀念馬克思誕辰202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個人心得感受第一篇
今天,我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在這里隆重集會,紀念馬克思誕辰202周年,緬懷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和歷史功績,重溫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輝思想。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和國際共產主義的開創者,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尊敬,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1818年5月5日,馬克思誕生在德國特里爾城的一個律師家庭。早在中學時代,他就樹立了為人類幸福而工作的志向。大學時代,馬克思廣泛鉆研哲學、歷史學、法學等知識,探尋人類社會發展的奧秘。在《萊茵報》工作期間,馬克思犀利抨擊普魯士政府的專制統治,維護人民權利。1843年移居巴黎后,馬克思積極參與工人運動,在革命實踐和理論探索的結合中完成了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轉變。1845年,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次比較系統地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寫了《共產黨宣言》,一經問世就震動了世界。恩格斯說,《共產黨宣言》是 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具有國際性的著作,是從西伯利亞到加利福尼亞的千百萬工人公認的共同綱領 。1848年,席卷歐洲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爆發,馬克思積極投入并指導這場革命斗爭。革命失敗后,馬克思深刻總結革命教訓,力求通過系統研究政治經濟學,揭示資本主義的本質和規律。1867年問世的《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最厚重、最豐富的著作,被譽為 工人階級的圣經 。晚年,馬克思依然密切關注世界發展新趨勢和工人運動新情況,努力從更宏大的視野思考人類社會發展問題。 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一生。1835年,17歲的馬克思在他的高中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這樣寫道: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馬克思一生飽嘗顛沛流離的艱辛、貧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成就了偉大人生。 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馬克思曾經寫道: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馬克思為創立科學理論體系,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最終達到了光輝的頂點。他博覽群書、廣泛涉獵,不僅深入了解和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各個學科知識,而且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種自然科學知識,努力從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養料。馬克思畢生忘我工作,經常每天工作16個小時。馬克思在給友人的信中談到,為了《資本論》的寫作, 我一直在墳墓的邊緣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還能工作的每時每刻來完成我的著作 。即使在多病的晚年,馬克思仍然不斷邁向新的科學領域和目標,寫下了數量龐大的歷史學、人類學、數學等學科筆記。正如恩格斯所說: 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 馬克思的一生,是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斗的一生。恩格斯說, 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 , 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韌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斗爭 。馬克思畢生的使命就是為人民解放而奮斗。為了改變人民受剝削、受壓迫的命運,馬克思義無反顧投身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始終站在革命斗爭最前沿。他領導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 共產主義者同盟,領導了世界上第一個國際工人組織 國際工人協會,熱情支持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階級奪取政權的革命 巴黎公社革命,滿腔熱情、百折不撓推動各國工人運動發展。
馬克思是頂天立地的偉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熱愛生活,真誠樸實,重情重義。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友誼長達40年。正如列寧所說: 古老傳說中有各種非常動人的友誼故事 ,但馬克思、恩格斯的友誼 超過了古人關于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 。馬克思無私資助革命事業,即使在自己生活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仍然盡最大努力幫助革命戰友。馬克思和妻子燕妮患難與共,譜寫了理想和愛情的命運交響曲。
紀念馬克思誕辰202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個人心得感受第二篇
馬克思給我們留下的最有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學理論 馬克思主義。這一理論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馬克思有一句名言: 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 馬克思主義主要由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大組成部分構成。這三大組成部分分別來源于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然而,最終升華為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原因,是馬克思對所處的時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是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馬克思說: 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決不是以這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 這些原理不過是現存的階級斗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系的一般表述。 只有在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才能透視出歷史運動的本質和時代發展的方向。馬克思的科學研究,就像列寧所說的那樣, 凡是人類社會所創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討,任何一點也沒有忽略過去。凡是人類思想所建樹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運動中檢驗過,重新加以探討,加以批判,從而得出了那些被資產階級狹隘性所限制或被資產階級偏見束縛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結論。 馬克思的思想理論源于那個時代又超越了那個時代,既是那個時代精神的精華又是整個人類精神的精華。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在馬克思提出科學社會主義之前,空想社會主義者早已存在,他們懷著悲天憫人的情感,對理想社會有很多美好的設想,但由于沒有揭示社會發展規律,沒有找到實現理想的有效途徑,因而也就難以真正對社會發展發生作用。馬克思創建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人類指明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為人民指明了實現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在馬克思之前,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理論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跨越國度、跨越時代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 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說, 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實踐的觀點、生活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于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征。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里的學問,而是為了改變人民歷史命運而創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為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 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馬克思一再告誡人們,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一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就是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們的后繼者們不斷根據時代、實踐、認識發展而發展的歷史,是不斷吸收人類歷史上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豐富自己的歷史。因此,馬克思主義能夠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回應人類社會面臨的新挑戰。同志們!《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年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上得到廣泛傳播。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在馬克思親自領導下,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 第一國際 等國際工人組織相繼創立和發展,在不同時期指導和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的聯合和斗爭。在馬克思主義影響下,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范圍內如雨后春筍般建立和發展起來,人民第一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為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取得勝利,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誕生,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極大壯大了世界社會主義力量。盡管世界社會主義在發展中也會出現曲折,但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馬克思、恩格斯積極支持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爭。進入20世紀后,以列寧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者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指導和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一大批獲得獨立和解放的民族國家建立起來,徹底瓦解了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世界各民族平等交往、共同發展展現出光明前景。今天,馬克思主義極大推進了人類文明進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思想體系和話語體系,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認為 千年第一思想家 。同志們!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憑著堅船利炮野蠻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中華民族陷入內憂外患的悲慘境地。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深重苦難引起了馬克思高度關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馬克思撰寫了十幾篇關于中國的通訊,向世界揭露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真相,為中國人民伸張正義。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進步的貢獻,科學預見了 中國社會主義 的出現,甚至為他們心中的新中國取了靚麗的名字 中華共和國 。近代以后,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成為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在舊式的農民戰爭走到盡頭,不觸動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和改良主義屢屢碰壁,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革命和西方資本主義的其他種種方案紛紛破產的情況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全新選擇。在這個歷史大潮中,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一個勇擔民族復興歷史大任、一個必將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人間奇跡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
紀念馬克思誕辰202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個人心得感受第三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的命運早已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它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它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貫徹,它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實踐還證明,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完全正確的!可以告慰馬克思的是,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康莊大道,中國共產黨人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正在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而執著努力!同志們!恩格斯說過: 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也同樣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博大精深、常學常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仍然要學習馬克思,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在統籌推進 五位一體 總體布局、協調推進 四個全面 戰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始終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馬克思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然趨勢。馬克思、恩格斯堅信,未來社會 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 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馬克思堅信歷史潮流奔騰向前,只要人民成為自己的主人、社會的主人、人類社會發展的主人,共產主義理想就一定能夠在不斷改變現存狀況的現實運動中一步一步實現。馬克思主義奠定了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我們要全面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認識實現共產主義是由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歷史過程,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像馬克思那樣,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馬克思說, 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 。讓人民獲得解放是馬克思畢生的追求。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這是尊重歷史規律的必然選擇,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覺擔當。 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生產力是全部社會生活的物質前提,同生產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經濟基礎。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 人們所達到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約,支配著整個社會發展進程。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人接力探索、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不到70年的時間內,我們黨帶領人民堅定不移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走完了西方幾百年的發展歷程,推動我國快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覺通過調整生產關系激發社會生產力發展活力,自覺通過完善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符合規律地向前發展。 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民主的思想。馬克思、恩格斯指出, 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 , 工人階級一旦取得統治權,就不能繼續運用舊的國家機器來進行管理 ,必須 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國家政權來代替 。國家機關必須由社會主人變為社會公仆,接受人民監督。我們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中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加強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加切實、更有成效地實施人民民主。 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文化建設的思想。馬克思認為,在不同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中,人們生產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設雖然決定于經濟基礎,但又對經濟基礎發生反作用。先進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反之,落后的、錯誤的觀念如果不破除,就會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桎梏。理論自覺、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力量;價值先進、思想解放,是一個社會活力的來源。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我們要立足中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平、文明素養,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建設的思想。馬克思、恩格斯設想,在未來社會中, 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 , 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 。恩格斯結合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哥達綱領批判》、《資本論》等著作中提出的一系列主張,闡明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社會應該 給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給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和閑暇時間,給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紀念馬克思誕辰202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個人心得感受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上一篇: 加強黨性修養心得最新精選范文5篇 下一篇: 邊城的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