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黃文秀事跡觀后感 最年輕的勛章獲得者黃文秀學習心得
黃文秀她是黨內最年輕的最高榮譽“七一勛章”獲得者,很多人也是在授勛儀式上才認識她,她的事跡、精神都知道我們這些當代大學生去學習。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最年輕的勛章獲得者黃文秀學習心得,歡迎大家參考。
最年輕的勛章獲得者黃文秀學習心得(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扶貧一線的青年干部更應該學習先進,發揚模范精神,堅持在最艱苦的地方,扎實推進工作。
要帶頭反哺社會。青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的生力軍,青年干部要心系貧窮落后的地方,應義無反顧投身黨的脫貧事業,堅持在貧困地區履行職責、奉獻鄉親,樂于在最艱苦的地方奉獻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中展現青年干部風采。黃文秀是山里的女娃,走出去還要回來,在百坭村,黃文秀找到了施展學識、建設家鄉的舞臺。當面對暴雨之夜可能遭遇的危險時,她連夜趕路絲毫沒有遲疑。就像當年,她十年寒窗走出大山,畢業后又義無反顧地回到大山。在黃文秀的心里始終裝著的是鄉親的安危,用實際行動詮釋出一名青年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要敢于涉險灘、走泥路。脫貧攻堅是新時代的長征路,要把每一步都走踏實,無論多么艱苦都不能忘記初心,都要擔起使命,永遠走在最前列,“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黃文秀說:“長征的戰士死都不怕,這點困難怎么能限制我繼續前行”,我們要堅持走進群眾,扶貧一線青年干部擔當著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要敢為人先、勇于開拓,思想上少顧慮,行為上更大膽,以一份沖勁和朝氣,在脫貧戰場上敢試敢為,真正做到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共產黨員。
要做一個“難纏”的干部。不怕山高,就怕腳軟,扶貧工作是一場硬仗,面對許多方面難題,青年干部要有一顆不解決問題決不罷休的恒心,事關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扭住不放,要做貧困戶的家中???,把工作做精確,不落下任何“拐拐角角”,從根本上解決群眾困難,從源頭上消除貧困,這就要求我們像黃文秀一樣耐心細致,堅持吃住在村,摸透村情民意,團結黨員群眾,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不厭其煩”的做好群眾工作,像黃文秀一樣善于做群眾思想工作,做到既扶貧“扶智”又“扶志”。
要做勤勤懇懇的“犁地牛”。黃文秀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六個精準”的論述作為開展扶貧工作的方法論,為了實現“幫扶措施”精準,她多次組織村民召開會議,反反復復的抓落實,正是這樣的“釘釘子”精神讓黃文秀得到了群眾的認可,真正走進群眾心中。要讓群眾接受干部,就要做到讓群眾感覺干部和他們一樣,有的時候在群眾眼里年輕干部就是一群毛頭娃娃,是溫室里走出來的“花朵”靠不近也靠不住,要讓群眾認可,就要踏踏實實的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勤勤懇懇,不偷奸?;?,不糊弄,與群眾同甘共苦,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讓群眾在關鍵時候想得到干部、用得到干部。
最年輕的勛章獲得者黃文秀學習心得(二)
如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已經成了許多黨員干部的口頭禪,而黃文秀,卻是用自己的生命來見證了自己的承諾。
其實,從這位第一書記的履歷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這位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的碩士高材生,其實完全可以選擇條件更加優渥的職位,而她卻因為為了報答家鄉的養育之恩,毫不猶豫的在畢業之后報考了當地的選調生。
百色這個地方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可能極為陌生,而即使是廣西本地人,全面的范文寫作網站對于這個偏遠的地級市也沒有太多的印象,而她卻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這塊土地。這正是對“不忘初心”這句話的最佳詮釋。
作為黨員,我們更應該學習黃文秀同志這種精神和品質。在暴雨如注,電閃雷鳴之際,這位第一書記卻沒有絲毫猶豫,立即驅車趕往自己正在扶貧攻堅的村落,若非如此,她又何至于因洪水爆發而殞命。
周總理曾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十年寒窗,她離開了大山,然而也正是十年寒窗,又給了她回到大山造福百姓的能力和決心。而這樣的事跡其實也絕非個例,我們相信,在每個年代,都有這種愿意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拼搏和努力的無名英雄,這些人無論身處何處,擔任何種職務,都是我們整個民族的希望和未來的力量源泉。
第一書記,其主要職責就是幫助農村黨組織完善和強化基層建設,身背重托、肩扛責任,而黃文秀同志,在她的日常工作中,也無時無刻不在踐行著這一理念。在她任職期間,對百坭村的村情、民情、貧情都有著極為精準的認知,“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黃文秀同志生前的事跡,工作總結范文值得每一名黨員的學習。我們應該主動學習她時刻關注群眾的利益的這個初心,若這樣的黨員再多一些,我們的國家又何愁沒辦法復興?
最年輕的勛章獲得者黃文秀學習心得(三)
青春歲月,灼灼其華。當一些年輕同志還在糾結于青春何處“安放”時,一位把青春乃至生命都奉獻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年輕黨員干部給我們樹立了最好的榜樣,她,就是廣西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
在駐村工作期間,她用心用情用力為基層群眾做實事、辦好事。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她堅持以民為本、吃苦在前,作風過硬、工作務實,積極進取、樂觀開朗,以高度負責的政治責任感,生動詮釋了一名年輕女干部的擔當和作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對黨忠誠、恪盡職守、不怕犧牲的優秀品格,用寶貴生命踐行了共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棲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
我們要學習黃文秀同志一心為民的政治品質,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懷愛民之心、行為民之舉、辦利民之事,以公仆之心對待群眾,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我們要學習黃文秀同志恪盡職守、愛崗敬業的職業操守,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怕苦、不怕累,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立足本職工作崗位,更好地服務社會。
我們要學習黃文秀同志不畏艱險、忘我工作的優良作風,保持和發揚黨員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以克難攻堅、勇往直前的氣概,以奮發進取、鍥而不舍的勁頭,努力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我們要學習黃文秀同志公而忘私、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第一位。
我們要以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為楷模,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影響和引導學生。我們要牢固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強烈的職業光榮感,弘揚敬業精神,切實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發揚黃文秀同志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黃文秀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她的精神永垂不朽!
最年輕的勛章獲得者黃文秀學習心得(四)
6月29日上午10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七一勛章”頒授給29名優秀共產黨員,他們的感人事跡再次撼動神州。其中,“七一勛章”獲得者——被追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等稱號的黃文秀,她的事跡再次讓筆者動容,筆者號召大家學習她在脫貧攻堅一線揮灑汗水、忘我奉獻的精神。
初心如磐,行穩致遠。入黨之初,我們共產黨人的一聲“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把共產黨人始終堅定理想信念、敢于奉獻人民的崇高精神深深烙印在了我們的血液里、骨子里。比筆者稍年長的黃文秀,在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主動請纓到貧困村任第一書記,把生命奉獻給脫貧攻堅事業,譜寫了新時代青春之歌。作為脫貧攻堅戰的參與者、親歷者、見證者,對于黃文秀敢于把生命奉獻給脫貧攻堅的先進事跡,筆者能夠或多或少感同身受。黃文秀身上閃耀著為理想而奮斗的光芒,她用年輕、鮮活的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使命和擔當,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服務宗旨和為民情懷。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鄉村振興正全面推進,筆者想說,我們黨和國家的脫貧攻堅事業取得了成功,這一定是黃文秀所希望的。
“一聲”承諾,“一生”奉獻。“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一聲鏗鏘有力的“我志愿”、“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這是我們共產黨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是我們一生都在努力奮斗的目標,也是我們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不竭動力。筆者相信,當初主動請纓奔赴脫貧攻堅一線的黃文秀,絕對沒有考慮過個人得失和個人利益。她的挺身而出、率先垂范,她的傾盡全力、奉獻所有,真正讓黨旗高高飄揚在脫貧攻堅一線。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奮斗者。”100年來,我們共產黨人始終不變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七一勛章”獲得者身上,筆者又再一次感悟到了共產黨人真心實意為人民奉獻、為祖國奮斗,敢做“人民的公仆”,以實際行動詮釋始終為民的初心和服務于民的宗旨。工作中,筆者將切實履行一名基層干部職責,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貢獻一己之力。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年輕的勛章獲得者黃文秀學習心得,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最年輕的勛章獲得者黃文秀學習心得,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第一書記黃文秀事跡觀后感 最年輕的勛章獲得者黃文秀學習心得】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建軍節活動策劃案 慶祝2021年八一建軍節活動方案 下一篇: 基層黨員學習七一講話精神有感 七一講話精神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