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后感?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心得體會2021(4篇)
沒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從終身教育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一生都在學習。因此,家庭教育并不等同于父母如何教育子女,而是家庭中的每一一個成員如何在這個家庭當中自己去學習、終身去學習。下面是查字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后感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心得體會2021,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21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后感1
孩子的成長,牽動著我們的心,涉及全家的幸福。如何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個品行兼優的孩子,培養成祖國未來的棟梁,是我們家長要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我們家長的學習過程。如何做一名合格家長,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我總結了一下,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做好榜樣作用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老師,要為人師表。家長的表率作用與自身素質緊密相連。有人說:父母的素質就象火山底下的巖漿,積累得越厚實、越豐滿,孩子成才的爆發力越強烈。作為家長,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孩子從小到大,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其性格、品德發展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首先要求自己有高尚的品德,有理想,有積極的人生觀;對國家、對人民、對事業有高度的責任感;在社會上奉公守法,遵守社會公德;講究文明禮貌,作風正派,為人正直,是非分明,胸懷坦蕩,大公無私,樂于助人等等。家長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家長舉止言談文雅大方,子女也會如此,家長舉止言談粗俗不堪,必然會對子女有不良的影響。再如家長能自覺地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衛生,吃完瓜果將果皮放進衛生箱中,孩子也會養成這種維護社會公共衛生的好習慣。而有些大人不拘小節,隨地吐痰,亂拋臟物,孩子也如此行事。
2、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科技知識水平
常言道:師者,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孩子求知欲相當強,他們常常向大人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如果得不到滿意的答復,無形中使自己的威信在孩子心目中降低了。我們要善于學習,使自己成為孩子求知的良師,不僅為孩子做好榜樣,也提高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與孩子一同學習也提高豐富了自身的文化知識。
二、嚴格要求孩子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相結合
嚴格要求孩子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是辯證的統一,沒有嚴格要求,就沒有教育,不愛護孩子自尊心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二者不能偏廢。真正的嚴格要求來自父母對成才標準的正確而深刻的理解和自身的操行修養;來自對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特點的掌握及教育子女的藝術的運用。任何嚴格要求,即使是合理恰當的,但要使合理的教育變成孩子的意識行為,用簡單生硬、絕對命令和急于求成的辦法是達不到目的的,只有循循善誘,以身示范,時刻愛護孩子的自尊心,才能使孩子自尊、自愛、自強、自立,憧憬未來,奮發向上。愛護孩子的自尊心是建立在相信孩子可以進步的基礎上。對孩子應確信: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要相信教育的主導的作用,對孩子既要嚴格要求,又要愛護他們的自尊心。
三、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使孩子性格活潑、開朗、大方、好學、誠實、謙遜、合群、愛勞動、愛清潔、守時、守信等,兒童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生活,常以家長為最親近、最直接的模仿對象,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勢和性格特征,家庭氛圍的好壞是兒童心理、行為健康的重要相關因素。兒童的生存離不開家庭,家長首先應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盡管每個家庭因經濟水平、住戶條件各有不同,但居室布置整潔、色彩素雅諧調還是可以做到的,使孩子能生活在一個環境舒適、寧靜、溫暖的家庭中。還有的家長極講清潔衛生,各處一塵不染,對孩子限制太多,這也不許玩,那也不許玩,使孩子行動極受限制,這是不可取的。
四、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
家庭要形成比較固定的生活作息時間,包括休息、吃飯、娛樂、學習等,家長要自覺遵守,長此以往會促使孩子時間觀念的形成,為自覺遵守紀律,維護社會秩序,講究社會公德的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基礎。
五、積極配合學校、社會對孩子進行教育
家長應積極主動與教師取得聯系,緊密配合教師,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首先,家長要了解學校的教育規程、教育綱要和有關條例,配合學校及老師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其次,要積極鼓勵孩子參與集體活動,培養孩子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交往能力。最后,家長要積極參加班級、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如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可使家長了解學校的常規工作。
作為家長,能與孩子一同成長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在教孩子的過程中也給我們增長了好多知識,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我們要為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努力!
2021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后感2
教育部關工委主辦的“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開播了,一經播出,在學校和家長中引起了極高的觀看和學習熱潮,班級群、朋友圈里家長們紛紛轉發了公開課并圍繞“家校共育,立德樹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觀點,下面,談談我的一些觀后感。
一、家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于為孩子的生命健康成長提供有效正能量
父母榜樣的力量,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傳遞正能量,孩子是復印件,父母就是原件,在孩子面前樹立好的形象,養成好的習慣,營造好的家庭氛圍。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父母們的生活工作都離不開手機電腦,但回到家中我們應該放下手機,遠離電腦,陪著孩子或與孩子一起閱讀,或者帶著孩子到室外,走進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關愛大自然,告訴他們自然界中花草魚蟲都有自己的生命,去善待每一個生命,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二、小學生階段生命教育:幫助兒童認識生活的內容、感受生活的樂趣
每一個生命來到世界特別不容易,每一個生命來到世界其實就是一個奇跡。我們要呵護每一個生命奇跡,呵護自己,愛護自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也要呵護別人,關心和幫助他人。當別人受到傷害,看到別人痛苦時要萌生惻隱之心,不要去傷害別人。與人相處要友善,當別人需要幫助時,要主動幫助他人,在幫助的過程中,享受助人為樂的快樂,這就是生活的快樂。
三、生命教育是從根本上給予孩子生命健康成長的力量
認識自己生命與周圍人生命的關系。爸爸媽媽養育孩子,爸爸媽媽對孩子有養育之恩。老師教導學生,老師對學生有教導之恩。所以,在家尊重長輩,在校尊敬老師,學會感恩,感恩生命,感恩生活。認識生命歷程和人生的辛酸苦辣、進退取舍,每個人都會生老病死,要正視死亡。為了少生病,要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多進行體育鍛煉,在任何疾病面前,最好的良藥是強大的免疫力。人生中要做出很多次選擇,懂得進退取舍,走好人生之路。
四、扮演好家長在家庭生活中對兒童進行生命教育中的角色
家長首先是家庭的操持者,要有生活能力,過好日子,用心對待孩子和家庭,傳遞給孩子積極樂觀的生活觀。其次是家庭的設計師,把家里布置的有條理,有品位,很溫馨,要讓生活有儀式感,家假日或者家人生日時,大家坐在一起聚餐,讓家庭生活充滿格調。再次,家長是家庭的游戲王,爸爸帶著孩子玩游戲,媽媽陪著孩子講故事,讓家庭充滿生機和活力,父母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最后,家長還是家庭的哲學家,要做智慧型的家長,家庭遇到挫折和難關時,迎難而上,給孩子傳遞正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
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家庭,可以營造出“共時美”,讓孩子將來無論走多遠,心里始終牽掛著,無論何時,只要想起來就是溫暖的,無論遇到什么挫折,都想回家、且可以回到家的港灣,愛的港灣!2021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后感3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課題。家庭教育現代化更是一項長期的、更具現實意義的實驗課題。做好家庭教育現代化工作,對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教育事業和我們整個民族綜合素質的提升,都有很長遠的意義。作為興隆幼兒園孩子的家長,我們很慶幸給孩子選擇了一所好的幼兒園,這個“好”,最明顯的體現就在于幼兒園對于家庭教育的重視。學校推出的一些新舉措,舉行的一些家庭教育講座,成立的家長委員會等等,都有效地促進了家校之間的溝通,把孩子在校和在家的教育實現了無縫隙對接。學校能更全面掌握孩子的情況,家長能更好地配合學校搞好孩子的教育,這些都對孩子的成長大有益處。
現在的孩子基本都生活在物質優裕、信息媒介多樣化、家長倍加呵護的環境中,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五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的情況層出不窮,這就為如何更好地教育現在的孩子提出了新的課題。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在育兒問題上也是摸索著前進,有成功的小喜悅,也有許多的困惑。但是我們一直堅持多學習,多總結。尊重孩子,關注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長,在提高孩子綜合素質方面做出努力。現將幾點在教育孩子中的心得體會列舉一二,僅供學校領導參考。
一是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性格,與孩子共同快樂成長。
我們女兒四歲了,她開朗活潑,乖巧聽話。在她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充分尊重她,有些事情會和她商量,不允許做的事情會告訴她原因。不輕易給孩子許諾,但答應了孩子的事情就一定會做到,實在因為特殊原因做不到的,就提前給她道歉,并給她說明原因。我們還有意識地注意培養她的自信心,與人交往的能力,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引導她對弱者等有同情心。有些事情,當她做不到或是做不好時,她總會很煩躁和失落,這時候,我們就會用語言鼓勵她,給她一些提示或幫助,和她一起完成一件事情,當她做完的時候,我們會對她說:“你真棒!”如果有些事情,的確不是她這個年齡能做到的,我們會對她說:“寶貝,你現在太小了,等你再長大一點,你肯定能做的很好。爸爸媽媽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還真不如你做的好呢。”這樣,她的自信心就慢慢建立起來了。
獨生子女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缺少玩伴,我們就經常鼓勵她主動去結識別的小朋友,把自己心愛的玩具和朋友們分享。引導她在和同伴們玩的時候,學會照顧別人。比如,有小朋友來家里做客時,就告訴女兒,“你現在是小主人了,小朋友們來咱們家玩,你要好好照顧他們,這樣他們才喜歡和你交朋友。”如果她做的好,就及時表揚她,這樣,下一次有小朋友來家時,女兒已經能做一個很好的小主人了。
在家庭教育中,還有個讓我們頭疼的問題是“隔代親”。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那種無原則的疼愛在女兒一二歲性格養成的時期曾讓我們很無奈。有些你給孩子立好的規矩在他們長輩那里往往就形同虛設了,但是為了家庭和諧,我們不會當著老人批評她,時間長了,孩子有老人在的時候和單獨與父母在一起時,就有所差別。有老人在時,就任性一些,和父母一起時,就乖的多。這種情況讓我們頗為頭疼了一段時間,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父母在老人不在場的時候多和孩子講道理,上學后和老人不像以前一樣時時在一起,情況也就好了許多。在和老人一起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父母的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這點是孩子自己會去模仿和習慣養成的。女兒三歲時,吃東西就習慣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然后自己才吃。我們相信這就是長期習慣養成的好效果。
孩子是家中被呵護的對象。往往為別人考慮的少。我們就在日常生活中刻意提醒她。讓她幫忙做一些小事,比如,幫媽媽疊衣服之類的事情,她樂意去做,而我們會在她做完之后對她說:“謝謝你幫我的忙。我真高興。幸虧你幫助我,要不我還得做很長時間,你真棒!”家人有些不太舒服時,我們會讓她去問候,幫助拿藥片等。養成她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好習慣。成果是去年她去看望一位生病的老人時,會主動幫助病人蓋被子,并關切地問候。得到大家的稱贊,我們相信這種稱贊會更好地促進她關心別人的的良好習慣養成。
二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引導孩子遵守社會公德,與孩子共同健康成長。
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我們一直注重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她自己能做的事情,就盡量讓她自己做,然后對她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贊美。讓孩子有一種成就感,她就愿意去做。比如,她玩完之后,讓她把玩具收拾好。讓她自己洗臉、刷牙,自己上廁所等等。看電視電腦時,給她規定好時間。“再看十分鐘電腦,然后幫我把電腦關上,咱們好睡覺。我看茹茹能不能做到?”剛開始孩子肯定有一些不樂意。但是說過的事情,就一定嚴格執行,就算她有些情緒,我們也故意忽略,用別的事情轉移她的注意力。幾次之后,她就會在規定的時間到了時,自己關了電腦。
人是群體動物,孩子最終要走上社會。對于社會規范的理解和學習,也是行為習慣的一部分。我們就從小事兒影響她。讓她幫助爸爸看著紅綠燈,“監督”爸爸不闖紅燈。她樂于這種工作。也能在這種工作中養成自己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讓她知道要同情和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給她錢讓她去放在乞討者面前的碗中,告訴她,她幫助了他們。我們還和她訂下約定,不在路上亂扔垃圾,大家互相監督,孩子在這種類似游戲的過程中,慢慢學習了遵守基本的社會公德。
三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現并鼓勵孩子的興趣愛好,與孩子共同學習成長。
孩子在幼兒園這個成長階段,我們注重的是培養她的學習興趣,而不是特別關注她究竟學會了一些什么知識。知識以后會不斷地學習,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卻是一生受用的事情。
我們經常給她買她喜歡看的書。告訴她愛護書籍,和她一起讀她喜歡讀的幼兒畫報等,和她一起做書里的游戲,睡前給她講故事。她特別喜歡做一些提升智商的訓練題,喜歡拼圖游戲,我們就多給她買這方面的書,和她一起做,在她作對的時候不吝嗇對她的表揚,讓她覺得學習是一種游戲。
她上幼兒園之后,我們睡前的游戲改成給我們講講她幼兒園一天的事情。我們做出一副學習的樣子,睡前孩子很放松,我們講從起床到爸爸媽媽送她到幼兒園這一段的事情,然后說“給我們講講我們把你送到學校后,你們都做了哪些好玩的事情呵?爸爸媽媽可想知道了。我們都沒上過那么好的幼兒園,你就給我們講講吧。”孩子會有種類似當老師的感覺,把一天的情況講給我們聽。既幫助孩子回憶了在學校一天所學的東西,也鍛煉了她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是我們和孩子都喜歡的一個游戲。所以她很喜歡上幼兒園,生怕錯過了什么好玩的事情沒辦法講給我們聽。在我們交流的過程中,有些事情我們還展開討論,引導孩子正確對待一些和小朋友之間的相處問題等等。
興趣是學好習的前提條件。我們從不強迫她去做她不愿去學的東西。但也善于發現她感興趣的東西。她看動畫片時常跟著動畫片上學習英語單詞。我們帶她去聽了一個英語興趣班的試聽課后,她有強烈地想學英語的興趣,我們便幫她報了興趣班。她有興趣的東西,家長根本不用操心,她回家就自己學習英語。當然,做父母的,除了鼓勵還是鼓勵。
還有一個我們都喜歡的游戲就是得“小紅花”。我把每個月的月歷剪下來貼在她能夠得著的地方,每天臨睡前,我們會問:“你覺得今天自己表現好嗎?能不能得小紅花呵?”她會說“我表現的好!能得小紅花!”我們就獎勵她一朵貼紙小紅花,讓她貼在那天的日歷上。看著她在那里數著自己得到小紅花的個數。我們當父母的,倍感欣慰。
通過以上一些方法,我們在家庭教育的問題上取得了一些成功,但還有許多的困擾。比如,孩子性格要強,聽不得批評的聲音,這讓我們擔心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抗挫折的能力較差,我們認為對孩子的挫折教育亟待加強,但不知道怎樣去具體操作;還有,家長一般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所以也希望學校能多安排一些親子類的活動,相信家長都會有參與的積極性。
陪伴女兒成長的四年多時間,我們最大的感受,也是最大享受就是和孩子共同成長。尊重孩子,關愛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這樣,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家長也有著一份收獲的喜悅。作為家長,我們也會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學習相關家庭教育現代化的知識,全力配合好學校的工作,和學校一起,共同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
2021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后感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下面是一位家長就此談到的幾點體會。
我從最初受到父母的啟蒙教育,到現在教育自己的女兒,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著他們的發展方向,影響到終生。現就家庭教育問題,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成人是目標。學會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終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知識豐富而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社會漠不關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錯誤,要和他講道理。我對孩子一直是堅持這個教育原則,讓他們在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下,從小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最起碼應該成為有益于社會的合格公民而適應現代社會。
家長是鏡子。“天才”不能創造,但家長只要不失時機地去發現、培養,開發孩子天賦中的特長,以自己的勤奮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獲得成功。家長不僅是孩子的天然教師,也是監護人,同時是伙伴、朋友和榜樣。孩子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著家長們的思想意識形態。“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實確實如此。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為,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家長應堅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會主義道德原則、規范,自覺地將完善自己道德品質的實踐活動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創造和諧環境。教育環境的優劣是孩子成長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諧的家庭和社會,那么家庭生活氣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視,家庭長輩品行道德的心靈潛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適當表揚和鼓勵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將學會公道;在爭吵、埋怨、偏愛和缺乏溫暖中生活,他將學會詭辯、責怪、妒忌和冷漠……,這種現實是“無言之教”。不是危言聳聽。
孩子是老師。家長應善于學習孩子們的優點和長處。孩子們有很多“可愛的缺點”值得大人們學習。如蓬勃向上的朝氣,好問好學的學習態度;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點;少世故,對人對事的真誠直率;對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識一學就通、一玩就會的本領等等,他們在這些方面的優點都是值得家長學習的。孩子的這種優勢,作為家長應充分的給予肯定、鼓勵和贊揚,不可忽視、指責、抑制,以至于扼殺。
尊師是關鍵。老師是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系統教育的主體,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是孩子們幸福的締造者,心靈的撫慰者和醫治者。對于我來講體會很深,我的孩子處在單親家庭中,尊師敬親的感情較薄弱,學業基礎不夠穩定,但是他的老師注入了大量的真誠愛心,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千方百計、苦口婆心地強化學校教育,使我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體都得到了較全面的發展,彌補了我們家庭教育的不足,這樣的老師倍受我、孩子和社會的尊敬,那么這樣的“園丁”培養出來的花朵無疑會更加鮮艷。
今后,我決心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好我的孩子,使之成為能適應現代社會的有用人才,以上心得體會,只是我一管之見。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后感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心得體會2021,希望大家閱讀之后有所收獲。查字典范文網持續為您提供優質文章,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查字典。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后感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心得體會2021(4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2021年教師個人總結年度考核 教師個人總結怎么寫 下一篇: 2021年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部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