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300字(五篇)
演講稿也叫演講詞,是指在群眾集會上或會議上發表講話的文稿。演講稿是進行宣傳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演講的作用是表達個人的主張與見解,介紹一些學習、工作中的情況、經驗,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演講稿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300字篇一
大家好!我叫xx,是縣林業執法大隊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保護我們的綠水青山。
京山山青水秀,人杰地靈,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有三角楓、銀杏等優良綠化樹種,更有全國聞名的對節白蠟、楸樹等珍稀樹種,導致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驅使鋌而走險。破壞森林資源,危害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活動此起彼伏,這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作為一名林業部門的執法者,我與戰友們一起經受著血與火的考驗。
我不會忘記,大年三十的夜晚,在這舉國上下,辭舊迎新、萬家團圓的時刻,我們或舉杯敬向父母;或在電視機前,陪家人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就在這時,我們接到命令:鎮村有人偷運對節白臘,我的戰友們立即行動起來,迎著刺骨的寒風,奔向15公里外的村……
我不會忘記冬天的那個夜晚,夏文與戰友們攔住一輛盜伐林木的汽車。盜伐者是當地黑惡勢力人員,他們不但不聽勸告,反而抽出利刀,對戰友們一陣猛砍!……的頭部和手腕多處受傷,鮮血染紅了衣襟,但他毫不退縮,攔在車前,并且大吼一聲:“今天就是把我砍死,我也絕不能讓你們過去!”……
我不會忘記春節前凌晨兩點,、等六人終于聽到汽車的轟鳴聲。兩天前,他們在雷家巷攔截了鎮村非法收購的一車紅心柏樹,他們經過分析,一定不會善罷甘休,春節臨近,他會再次鋌而走險。戰場換到宋河石橋,一場“貓捉老鼠”的游戲悄然進行著。一晃兩天兩夜過去了,餓了啃幾口干糧,渴了,喝幾口涼水,困了,和著衣服歪著腦袋在車里躺一躺。那個隆冬的夜晚格外的寒冷漫長,半夜時分,大家在車里實在呆不下去了,索性跳下汽車,一起鉆進路邊的稻草堆里取暖……凌晨兩點左右,汽車的轟鳴聲由遠而近,聽到聲音的戰友們,一個個跳了起來,六個人的大網,再次將陳光學和他的東風大貨車緊緊罩住,一只狡猾的老鼠,又一次落入靈貓的利爪之中。
就這樣我們勇敢面對威脅,面對復雜多變的局面,面對犯罪分子的猖獗,始終堅守崗位,用鮮血和汗水維護著林業執法人員的尊嚴和榮耀!然而,面對糖衣炮彈的攻擊,我們又將如何應對呢?
那是去年隆冬時節,我們接到舉報,在環線公路與大口交界處,有十幾人正在偷運對節白蠟。和在第一時間驅車趕往出口,攔下了那些樹。為首的人對和說,“我們這多人,你兩個攔得住嗎?干脆做點好事,放我們走,我們出錢買條路。”邊說邊往他倆口袋里塞東西。和一把擋住那人的手,像兩棵大樹橫在路中。后來,森林公安局民警及時趕到,拉回那些樹,一打價,價值6萬多元。
近年來,我們已記不清翻過多少座山,趟過多少條河,面對過多少毒蛇猛獸,受到過多少威脅恐嚇,我只記得我們共截回對節白蠟1000多棵,挽回經濟損失400多萬元。
我們是拳頭,重拳出擊,威力無比!我們是利劍,高懸于法律門下,斬妖除魔,保山護水!我們是一棵棵大樹,頭頂烈日雷電,腳踩祖國大地,我們的心脈已化作長長的根須,和這個光輝的時代緊緊連接在一起。
也許我們不能馳騁疆場,建功立業;也許我們無法縱橫天下,轟轟烈烈;也許我們不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但我們會牢記“理想、責任、能力、形象”,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傾注在這塊層林盡染、翠竹搖曳的熱土上!我們會永遠保護我們的綠水青山!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300字篇二
世界自然遺產不僅是一項榮譽和桂冠,還是一個“保護名錄”,對南川而言,對她的保護,一刻未曾停歇。五年來,金佛山因生態而美,因對綠水青山的`堅守而美。南川正在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將優厚的自然資源轉變成群眾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
讓每一個人都成為保護者
倡導設立“中國自然遺產日”
自2014年金佛山成功申遺以來,南川區始終致力于自然遺產的保護與管理,在積極倡導設立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過程中,努力發動全民關注和參與,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支持。
2015年6月23日,在金佛山申遺成功一周年座談會上,除了就金佛山申遺成功后的保護、管理作討論,一個議題引起了與會人員的注意——我國只有文化遺產日,針對自然遺產的專屬節日卻是空白,這對我國自然遺產的關注和長遠保護造成了極大局限。
對此,住建部等參會領導、金佛山管委會、與會學者及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負責人一致認為:設立“中國自然遺產日”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時機成熟,隨即共同討論了設立中國“自然遺產日”事宜。
為更有力地推動“中國自然遺產日”設立的進程,該區政府先后多次與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負責人、相關部門、相關學者對接,發起了《設立“中國自然遺產日”倡議書》,得到中科院袁道先等五位院士的簽名支持。
2016年9月17日,獲國務院批復,同意自2017年起,將“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至此,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正式成為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這強化了廣大民眾對世界自然遺產的認知體驗,營造了全社會‘珍惜美麗家園、呵護自然遺產’的良好氛圍。”袁道先院士說,“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設立,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對人類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的歷史擔當,體現了對壯美自然景觀和悠久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高度重視。
讓資源保護更加立體
科技手段助力保護管理
金佛山有多大?1300平方千米,占據了南川區一半的面積,相當于70萬個籃球場,境內動植物達8000多種,其中銀杉、銀杏、古樹茶、金佛山方竹、杜鵑被譽為“金佛山五絕”;動物有2000多種,其中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林麝、黑葉猴等。
銀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是三百萬年前第四紀冰川后殘留下來的稀世珍寶,被植物學家稱為“植物熊貓”。在金佛山廣袤的密林中,僅有400多株野生銀杉樹。而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地居民就從靠山吃山、亂砍濫伐,到放下伐木斧,成為生態護林員。
金山鎮老龍洞村民梁正福的父親梁隆全就是其中之一,梁正福父子倆護林35年,就守護著門前大山里大小不等的野生銀杉70余株,管護面積上百畝,其中最大的銀杉王也在此山中。他們負責掛牌、記錄生長數據、每年采收銀杉果實和防火防盜等工作。為了守好這片青山,從白天走到了黑夜,從春天走到了冬天,從少年走到了鬢白……幾十年如一日,父子倆沿著崎嶇的小路去林中巡護,由于父親年歲的增長,梁正福從父親手里接過這個“守護青山”的光榮任務,沒有指南針等專業工具,全憑記憶和經驗,堅持每日巡山護林,走錯路也是很常見的事。
“其實我也說不清楚是什么支撐著我們堅持,但是心里總記掛著金佛山的銀杉,人戶遠了都不去走,心里不踏實。”梁正福有些哽咽,他說這些銀杉就是他們梁家一輩子最大的重任。
除了梁正福父子,還有守護大山39載的李氏兄弟、護林員何世華等,每年,金佛山聘請常規巡護工作人員45人、出動車次達700余次。
從2014年起,為更加全面做好野生動植物保護與監測工作,充分發揮野外監測工作的先進技術手段與科技含量,最大程度了解區域內野生動物動態信息,金佛山管委會累計投入資金約200萬元,安裝200臺紅外相機、32個高清攝像頭,共取得有效畫面約4333個,視頻2360段,成功監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和黑葉猴、7種二級保護動物活動的清晰畫面,銀杉種群分布地專門安裝攝像頭用于保護管理。對遺產地及外圍地帶形成有效的監控網絡,對生態變化分析等相關研究有重要參考價值和支撐依據。并先后與西南大學、重慶師范學院、西華師范大學等院校聯合開展了黑葉猴、林麝、銀杉等國家保護動植物的調查和科研工作。
讓世界遺產“活”起來
走深走實“兩化路”
人工繁育的3187株銀杉幼苗移栽野外,存活率超過85%;黑葉猴從過去的71只增加到了151只,約占全世界數量的8%;首次記錄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野外存在的清晰畫面……一個個喜人的消息兌現了南川對世界自然遺產的承諾——始終將金佛山保護放在首位,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
金佛山管委會主任梁正忠坦言,世界自然遺產地盡管對保護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但如果不在發展中對研究成果進行運用,那么保護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遺產地并非“孤島”,而是真真實實可以觸摸的瑰寶。
林麝是國家一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雄麝所產的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消腫止痛、活血通經等功效,常用于治療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郁暴厥、心腹暴痛等癥狀,我國只有九個廠家的十一個中成藥品種允許使用天然麝香。
但在過去,要取麝香必須殺麝,對林麝的保護極為不利。位于三泉鎮的市藥物種植研究所是全國最早開展林麝人工養殖研究的單位之一,該所發明的活麝取香技術,使一只雄麝的利用次數多達10余次,效率提高了10多倍,從生產意義上極大提高了麝香的產量,從生態意義上改變了林麝的命運,對野生林麝種群的保護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保護金佛山良好生態,南川也獲得了許多真實回報。”梁正忠說,遺產地在為人類提供美學價值和科研價值的同時,也為地方發展帶來機遇,使生態紅利得以共享。
45歲的楊明亮是金佛山的一名護林員,也是當地的竹筍種植大戶,去年他為了搶抓進度,請人幫工,每人每天支付130元的工錢。同時,他還直接辦起筍子加工廠,通過工藝創新和技術改進,已開發出5種方竹筍產品,借助電商平臺,方竹筍走到了全國各地,并遠銷國外。
作為方竹筍的主要出產地,南川區正在摸索一條發揮方竹產業價值和生態效益的有效途徑。邀請國家林業局竹研中心和南京林業大學的筍竹專家為方竹筍產業發展“把脈問診”,確定了“謀發展、調結構、促增收”的思路,圍繞林業產業重點項目,把筍竹種植與脫貧增收有機結合起來,發展“短、平、快”山地生態特色經濟產業帶,目前已發展方竹面積22.4萬畝,越來越多的荒山披上了綠裝,變得既有顏值又有價值。
與此同時,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以藥用動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為目標,已實現200余種重慶野生中藥材、50余種藥用動物的人工撫育;完成黃精、靈芝等5種中藥材大健康產品研發與試生產。遺產地中藥材從研究到發展至產業化,前進速度非常喜人。現在,我區已建立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區,2018年,中藥材種植面積達35萬畝,僅玄參就占了全國產量的60%。預計到2020年,年產值將達300億元,建成重慶市中醫藥產業集聚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真誠的尊重自然、愛護自然,堅守生態紅線,優厚的自然資源必將轉變成群眾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300字篇三
親愛的朋友們: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按照綠色發展理念,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美麗中國,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建設生態文明,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為目標,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社會。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系。自然界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人類則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類歸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開發自然、利用自然中,人類不能凌駕于自然之上,人類的行為方式必須符合自然規律。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整體,對自然界不能只講索取不講投入、只講利用不講建設。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古今中外,這方面的事例很多。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寫道,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為不毛之地。對此,他深刻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在我國,現在植被稀少的黃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脈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毀林開荒、濫砍亂伐,這些地方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蔓延,湮沒了盛極一時的絲綢之路。樓蘭古城因屯墾開荒、盲目灌溉,導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這些深刻教訓,一定要認真吸取。
中華文明積淀了豐富的生態智慧。孔子說: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呂氏春秋》中說: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這些關于對自然要取之以時、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此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的經典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治家格言,都蘊含著質樸睿智的自然觀,至今仍給人以深刻警示和啟迪。中華傳統文明的滋養,為當代中國開啟了尊重自然、面向未來的智慧之門。
我們黨一貫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上世紀80年代初,我們就把保護環境作為基本國策。進入新世紀,又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成為明顯的短板。各類環境污染呈高發態勢,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的要求越來越高,生態環境在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環境問題日益成為重要的民生問題。老百姓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
保護生態環境關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發展的長遠利益。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把不損害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底線。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保護生態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必須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大力度,攻堅克難,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作為基本方針,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把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作為基本動力,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把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作為工作方式,切實把工作抓緊抓好,使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讓人民群眾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300字篇四
親愛的朋友們:
不僅要守好青山綠水,也要帶領群眾走上“綠色致富”之路。近年來,白沙黎族自治縣委、縣政府始終立足于全省發展大局,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突出的位置,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堅持生態保護和建設“兩手抓”,抓好水源涵養地專項治理、綠化寶島、節能減排、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在不斷鞏固和提升生態核心區功能作用的同時,促進農民增收。
作為海南省重要的生態核心功能區,白沙的生態質量一直保持為優,全縣森林面積267.7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3.47%,全縣大小河流共有30條,地表水資源量達19.57億立方米,是南渡江、珠碧江、石碌河三大河流的發源地,也是全省第一大水庫——松濤水庫主要集水區。
“十二五”期間,白沙黎族自治縣對南渡江、珠碧江、石碌河流域污染源和森林資源保護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開展了重點針對松濤水庫及南渡江上游水源涵養地的專項治理工作,并取得階段性成效;順利完成“綠化寶島大行動”五年計劃,累計完成造林6.8萬畝;健全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發放生態補償資金741萬元;在全縣建立起“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實現城鄉垃圾收運處理全覆蓋和垃圾98%無害化處理。
關注著綠水青山的白沙也不忘經濟發展,通過把美麗鄉村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作為解決保護與發展矛盾的重要切入點,在做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同時,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通過系列扶貧措施,白沙眾多貧困村發生了美麗蛻變。圖為白沙美麗鄉村老周三村。
近年來,白沙立足農村發展實際,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采取政府引導、企業參與、以農民為主體的模式進行整村改造,并配套完善農村垃圾收集轉運設施和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系統,配套實施飲水安全工程、沼氣工程等,切實改變了農村過去“垃圾亂丟、進村難聞”等臟、亂、差的狀況,美化了農民生活環境。白沙打造了一批具有黎族、苗族風情特色的美麗村莊,如邦溪鎮付俄村、芭蕉村,牙叉鎮什空苗村,細水鄉老周三黎寨等,不少農戶借助美麗鄉村的建設創建了農家樂、做起了休閑農業,農民收入明顯提高,吃上了旅游飯,收入方式也變得更加多元化。
目前,白沙已建成美麗鄉村67個,旅游過夜游客逐年增長,2011年-2017年,共接待過夜游客115.0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98億元。2016年1月-5月白沙共接待過夜游客13.05萬人次,同比增長23.9%,實現旅游收入6655.5萬元。鄉村旅游作為白沙的熱點,1月—5月鄉村旅游點接待9.51萬人次,同比增長81.4%,其中過夜人數達5.49萬人次,同比增長51.2%,實現營業收入184.06萬元,同比增長24.47%。
在旅游收入節節攀升的同時,白沙還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加快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在鞏固提升橡膠、木薯、甘蔗傳統產業單產和效益的基礎上,有序調減甘蔗、木薯種植面積,加快發展以綠茶、雪茄、南藥、特色養殖為主的新興特色產業,綠茶項目、椰猴天蓬牧產業園項目加快推進;林下養蜂、養雞、種植生姜已初具規模;南藥、雪茄、瓜果種植發展迅速。據統計,2017年白沙農業生產總值達到36.5億元,是2010年的1.57倍。
近年來,白沙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縣城環城路全線貫通,生態文化公園、白沙供水廠、縣醫院綜合門診大樓、南叉河兩岸綜合治理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完成,白沙生產生活條件和投資發展環境大幅改善;累計投資2.5億元建設110千伏白沙、南班變電站和一大批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電力保障進一步強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步伐加快,農業生產基礎條件逐步改善;基本解決農村安全飲水問題。
白沙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2011年-2015年白沙每年財政支出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全縣財政民生支出五年累計64億元,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由2010年的12983元和3656元增加到2015年的22416元和8732元,分別增長76.7%和130.2%,年均增長12.2%和18.1%;新增就業人數1433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4076人;累計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3158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5860戶;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完成白沙中學整體搬遷及各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教育結構不斷優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300字篇五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就把“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作為“八八戰略”的重要內容。他曾在麗水指示“麗水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守住了這片凈土,就守住了‘金飯碗’”。我們認真學習、深入思考、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8次在麗水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確定為麗水發展的指導思想,既要建設好全國生態保護示范區,也要創建生態經濟示范區,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努力建設美麗幸福新麗水。
努力推動生態優勢更優。生態是麗水最大的優勢,被譽為“浙江綠谷”、“華東氧吧”。我們在具體實踐中,始終秉承“養一方山水也是一種政績”的理念,謀劃思路和部署工作都以保護好生態為基本前提,絕不拿綠水青山換金山銀山。2013年11月,省委明確提出不再考核麗水的gdp,既為麗水的綠色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機遇,也為生態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一步堅定了我們走綠色發展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大力推進經濟生態化,嚴格落實生態主體功能區規劃,將全市95%以上的區域列為限制工業進入的生態保護區。加快推進生態產業集約集聚發展,全市開發區(園區)以及生態工業功能區規劃面積128平方公里,僅占市域面積的0.74%,但生態工業園區主導產業集聚度達到60%以上。強力推進“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大力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全市森林覆蓋率高達80.8%,地表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98.9%,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長壽地區優質飲用水標準,去年pm2.5濃度最低僅為9微克/立方米,全市生態環境質量連續10年穩居浙江第一、全國前列。
著力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基地。緊緊抓住國內特別是長三角一帶消費需求轉型的趨勢,利用好山、好水、好空氣和獨特的山地氣候,堅持生態化、標準化、電商化,大力發展高品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生態精品農業,加快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基地。
全力創建一批生態精品示范縣、示范鄉鎮、示范企業(合作社)、示范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和示范農產品(基地)。強化科技在農業中的應用,支持各縣(市、區)加快建設一批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和農產品加工園區,創新農業經營體制和方式,建立生態農業要素信息發布和交易平臺,完善農產品交易市場和物流配送,加快電子商務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
目前,我市生態精品農產品已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0個、浙江名牌農產品59個,浙江著名商標農產品62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22個;農產品網上銷售額超7.2億元,同比增長50%左右;麗水農產品占了浙江供滬農產品的1/4強。
把生態旅游業作為第一戰略支柱產業來培育。發展生態旅游業是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推動生態經濟化的最佳路徑。我們依托“國際休閑養生城市”和“中國長壽之鄉”兩塊金字招牌,圍繞建設“中國生態休閑養生(養老)第一市”,加快構建生態休閑養生(養老)產業體系,打響“秀山麗水、養生福地、長壽之鄉”的區域品牌。
圍繞建設長三角生態旅游目的地,充分發揮好生態、文化、畬鄉元素,著力打造甌江沿線、千峽湖等體量大、內容豐富的核心景區,提升麗水旅游整體影響力和美譽度。推進八大旅游綜合體建設,已經建成4a級以上高等級旅游景區16個,總量居浙江省第3位。自2000年以來,全市年旅游總收入由不足10億元上升到去年的266.3億元,相當于gdp的比重也從4.5%躍升至27.1%,增速居全省前茅。麗水的生態優勢逐步變成了經濟優勢,正加快成為長三角地區的“后花園”。
1、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范文
2、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1500字
3.2017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精選
4、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演講稿2017年最新
5.2017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主題演講稿
上一篇: 最新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演講稿600字(三篇) 下一篇: 2023年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演講稿400字(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