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茂事跡心得體會 王書茂先進事跡感悟
王書茂同志獲得了七一勛章,但對于這位老黨員老同志,你可能還不了解,它做過哪些事呢?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王書茂事跡心得體會 王書茂先進事跡感悟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王書茂先進事跡感悟
現任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潭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潭門海上民兵連副連長。先后參加多項國家重大涉海工作,參與南沙島礁建設,培養南海維權民間力量。在南海維權斗爭中沖鋒在前,不怕犧牲、寸步不讓,堅決捍衛我國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
王書茂出生于世代以海洋漁業為生的家庭,18歲高中畢業后就跟隨父親到三沙作業,由于受到父親等老一輩漁民的影響,他從小就養成了特別能吃苦的品質——面對困境,永不退縮。特別是在2012年的南沙華陽礁建設中,王書茂同志頂著南沙群島高溫、高濕、高鹽的差環境,開著自己的船只,不斷往返于潭門和南沙之間,運送石塊、鋼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和給養物品。
在2012年4月黃巖島事件期間,王書茂和他的船隊在黃巖島附近作業時,遭遇菲律賓漁民船只侵擾。當時有幾艘菲律賓漁船企圖越過我國的海域防護線,并且菲律賓船只上的漁民身上都佩帶著武器。王書茂同志冒著生命危險,毅然下令將自己的船只擋在菲方漁船的前進的方向上,不讓他們非法越過祖國的領海線。他這一舉動讓當時所在附近捕魚作業的中國船只受到了鼓舞,在他行動的感召下,其他船只放棄生產紛紛加入維權隊伍,經過多天的周旋與對峙,菲方船只最終撤離,維護了我國領海主權的完整。
2014年5月,越南方面出動包括武裝船只在內的大批船只,通過大量布放漁網、漂浮物等障礙物非法強力干擾中方“981”平臺鉆井作業,接到上級的指示,王書茂帶領海上民兵連10艘漁船共200多名民兵骨干,日夜兼程趕往西沙中建島南部,他始終堅持在指揮崗位,并不顧個人安危親自帶領船隊沖向對方,迫使越南非法船只遠離作業平臺,阻止越南對我國“981”平臺鉆井作業的干擾,既為“981”平臺鉆井作業提供了良好的作業環境,又維護了我國的南海主權不受侵犯。
他從小就跟隨父輩闖蕩“四沙”,對南海海情十分熟悉,自身的海洋知識和經驗十分豐富。一直以來,王書茂同志不僅給海軍部隊提供了周邊國家占領我國南沙島礁的形狀、結構以及水文、氣象等重要信息,而且先后參加了南沙赤瓜、東門、南熏、華陽等島礁的建設,先后被海軍總部評為“先進個人”、南海艦隊評為“先進個人”、海南軍區評為“個人三等功”、“全國見義勇為模范”、“最美奮斗者”等。
在王書茂同志的帶領下,海上民兵連不斷加強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每年都組織民兵骨干集中開展訓練。先后組織漁民抗擊臺風、生產自救120多次,救援漁民600多人。
王書茂先進事跡感悟
6月2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深刻指出,“七一勛章”獲得者都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平凡英雄。他們的事跡有學可做,他們的精神有追可及。29名平凡英雄的先進事跡感人、真實可信、沁人心扉,我們要主動“追星”、知重負重、學做追及,從“七一勛章”獲得者這些平凡英雄身上汲取磅礴的奮進力量。
學習平凡英雄,就要始終堅定忠誠不變、愛黨為黨的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具有崇高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始終是激勵和鼓舞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奮斗的精神力量。“一等渡江功臣”馬毛姐6次橫渡長江,助力解放軍登岸;“全國先進工作者”張桂梅病痛纏繞,也要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天;“衛國戍邊英雄”陳紅軍全力阻擊敵人,誓死捍衛國家領土安全;“全國脫貧攻堅楷模”黃文秀扎根泥土,用生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這些平凡英雄用實際行動乃至生命守護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我們要從這些平凡英雄的事跡中砥礪精神和意志品質,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對共產主義、對社會主義的信仰,永遠信黨、愛黨、為黨、忠誠于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
學習平凡英雄,就要始終保持人民至上、為民造福的赤誠初心。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一代代平凡英雄與人民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寫在內心深處。“護海模范”王書茂帶領群眾造大船、闖深海,發展休閑漁業、建起海洋民宿,實現共同致富;“熱心組長”王蘭花把解決社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作為畢生事業。兩位支部書記,他們既是平凡英雄,更是我們基層干部服務群眾的身邊榜樣。我們基層干部要把身邊榜樣作為服務群眾的生動“教科書”,堅持人民至上,用腳步丈量民情社情、以雙手抓牢泥土芬芳,用心用情用力地去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把為民工作、為民辦事和為民造福作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最美詮釋。
學習平凡英雄,就要始終弘揚艱苦奮斗、實干苦干的優良傳統。“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艱苦奮斗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生命稟賦和生存耐性。艾愛國在揮汗如雨、攻堅克難的工匠歲月中成為焊接行業領軍人;黃大發用36年的時光,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天渠”;吳天一扎根青藏高原50余年,帶著心臟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上開展“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傳承是最好的紀念,奮斗是最好的出發。”“七一勛章”獲得者們身上不畏艱險、頑強奮斗和不懈奮斗的優良傳統是我們百年大黨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我們要接過這一“接力棒”,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以不屈不撓、苦干實干的精神破解難題;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開創新局,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創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績。
學習平凡英雄,就要始終葆有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高尚品質。一百年來,我們黨涌現出了無數像“七一勛章”獲得者這樣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英雄楷模,造就了今天中華民族的不斷崛起。29個閃亮的名字、29面共產黨員的旗幟,是中國共產黨人講奉獻的生動縮影。他們之所以成為時代楷模就在于他們為黨和人民事業奉獻一生,用生命守護人民幸福曙光,立足平凡崗位默默無聞、任勞任怨、不求回報地付出。我們要學習這些平凡英雄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就要兢兢業業地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任務,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貪圖個人享受,把許黨報國、履職盡責作為人生目標,精心謀事、潛心干事、專心做事,在平凡的崗位上務實創新、淡泊名利、追求卓越,奮力譜寫奮進新時代的精彩篇章。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王書茂事跡心得體會 王書茂先進事跡感悟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上一篇: 崗前培訓心得體會總結2000字2021年最新版 下一篇: 2021護士年度考核表個人總結 2021護士年度考核表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