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觀后感1500字大學生三篇范文
《南京南京》通過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國士兵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經歷,揭示了戰爭對人性的摧殘。下面是南京南京觀后感1500字大學生三篇范文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快來和我一起看看吧!
南京南京觀后感1500字大學生三篇范文1
時間總是流沙般的飛逝,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幸福。可有誰還會想起那些被殘殺的30多萬同胞?有誰會去批判日本人的罪行?南京啊,南京,我為你祈禱。
抗日戰爭是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國人民進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也是100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今我印象最深的便是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殺了。那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南京制造的慘無人寰的大屠殺,日本人的手段殘酷,30多萬的中國同胞被無辜殺死,那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日本人卻否認歷史,篡改歷史,扭曲了史實,這是多么可恥的!可是我們中國人呢?有多少中國人記住了這段歷史?
黑白的影片,抖動的鏡頭,一座滄桑的古城將我帶到了那段屈辱的歷史,讓我的心湖泛起層層漣漪,久久不能平靜。
挹江門,南京的城墻,最初的抵抗,一群被拋棄的士兵,用自我僅存的力量與日軍抵抗。他們孤立無援,卻仍舊誓死抵擋,因為這是他們做為一個士兵,做為一個中國的士兵應有的職責!可是,當“小米加步槍”碰上敵人兇猛的火力時,他們最終還是敗下陣來。他們成了待宰的羔羊,等著死亡的來臨。慘無人性的日軍,用五花八門的形式來屠殺中國人:關進廢棄的倉庫用火燒死;趕到大海中用海水淹死;埋在土中活活憋死;趕到荒野中用槍打死……
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發指,令人痛恨。然而手無寸鐵的南京人民又能做什么呢?
也許,他們能做的就是用自我的生命來掩護受傷的士兵;也許,他們能做的就是冒著當場被槍斃的危險,去解救那些被日軍拉上刑車的男人;也許,他們能做的就是當死亡來臨時,那一句響徹南京上空的“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
當然,也并不是每個都能夠為了自我肩上的職責而奔赴死亡,例如影片中的唐先生。唐先生是拉貝先生的秘書,與拉貝一齊負責難民營的安全,然而當拉貝被迫離開時,他卻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而委身于日本人。當他最終和日本人成為正式的“朋友”時,他的妹妹卻被日本人拖進了慰安所,他的女兒被日本人活活摔死,他的老婆因為被打暈而幸免遇難。他欲哭無淚,在萬念俱灰的情景下,他最終明白了:日軍是靠不住的,中國人僅有靠自我!所以在拉貝的努力下,能夠帶一個助手和一個助手的家人離開時,他毅然將生權力讓給了另一個渴望生存的人,他留下來了,結果當然是被拉到刑場,然而此時的他卻沒有了一絲的畏懼。他臨死前那從容的姿態,連那個執行任務的日本軍官都不敢直視!
中國人民是偉大的,在經歷了那段慘痛的歷史后,中國重新站立了起來!
如今,我們已有了一個和平安定的生活,可是我們此刻完美的生活卻都是那些愛國英雄用自我血肉之軀拼下來的。我們要永遠銘記那段歷史,銘記那些為保護國家而犧牲的偉人們。同時我們也要時時鞭策自我,激勵自我,不要讓此刻安逸的生活消磨了我們的斗志。我們要奮發圖強,讓中國在世界綻放更耀眼的光芒!
南京南京觀后感1500字大學生三篇范文2
沉重的心情溢于言表。曾經那一部震撼的電影《南京》還歷歷在目,而這部《南京!南京!》給我的更深的感慨。兩個突兀的感嘆號!屈辱,憤怒,心痛,已無法傾訴我心底的聲音。振聾發聵的影片將戰爭的丑陋在腦漿崩裂的那一刻畢現無疑。強暴,這種罪行,是人類的恥辱。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點燃中華民族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刻骨仇恨。1937年,30萬中國人被屠殺,國殤,20--年,《南京南京》重啟了這段傷痛記憶,我們不能沒有危機意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想,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不二法門。
血淋淋的黑白色,聽到的是寂靜中的槍炮聲!日本人進城了,中國的大部隊開始逃跑,陸劍雄和他零零落落幾個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組成一堵人墻,阻止逃兵的去路,他們不肯投降,一直在城里偷襲日軍,直到一個個死去。日本人說:你們中國軍人真是厲害,我們進入南京城后,四處都是冷槍,我們不的不把很多建筑物都炸平,但是沒有一個人走出來!不屈與堅韌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華民族兒女的血性之中,極端環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中國人用鮮血和犧牲構筑的中國精神。
歷史可以寬恕,但不能遺忘。
對于那樣一段歷史,已經成為了整個民族的死結,不是誰想顛倒和抹殺就能顛倒和抹殺的,但想要記住同樣不容。一種空洞的仇恨,沒有可以附著的支點,這場屠殺已經離去了72年,當初幸存的人們也逐漸被時間帶走,但我希望那些鮮血淋漓的傷口不要隨之消亡,我們未必需要一部片子來激起某種仇恨,然后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訴,不是煽動,而是展示,還原那些被遺忘或者被忽視的點滴細節,然后讓看到的后來人叩問自己的心,至于會得到什么樣的回響,傷痛不能被繼承,更不能被強行灌輸,只能靠自己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復原的電影,只要它夠真誠。
南京南京觀后感1500字大學生三篇范文3
今天看了南京南京這部電影,剎那間非常恨日本人,甚至對今年發生的日本地震不太感到傷感,我也許是一時心血來潮,畢竟上次如此的滿腔憤怒還是好久的事情了,感到國內對國恥的宣傳并不是很多,因為畢竟抗日戰爭結束已經很久了,很多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已經不在人世了,作為80后的我也只是在以往娛樂節目不多的情況下,看了一些抗日題材的電影,但是這些不夠,不能真正反映出日本人在那個年代所犯下的滔天罪惡。現在電視娛樂節目和歷史題材的電影電視根本很少涉及到這些題材,即使涉及也感到拍出的有些搞笑,只有南京南京這部片子才能稍微把那段歷史呈現給大家看,我們的民族擁有那么長的歷史,創造出那么燦爛的文明,為什么那么容易遺忘呢,雖說團結是主體,但是國恥不能忘呀,也許90后們還能略懂那段歷史,但是00后們,以后的人們難道就永遠的對那段歷史陌生了么?他們僅僅感興趣的就是現在的娛樂節目嗎?民族性何在?這是歷史的教訓,希望所有人勿忘國恥,即使千百年后也應記得日本人對我們的民族國家所犯下的罪惡。
我是在南京讀的書,只知道每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那個時候無非是拉響警笛,在南京的那幾年我并沒發現當地政府有什么紀念活動,反正作為學生的我并沒有機會參加,但是僅僅是那幾聲警笛聲,似乎也能勾起人們無盡的回憶,回憶那段歷史,如果有其他活動是否會讓我們更加難忘那段歷史呢?畢業后回到生活的城市合肥,在這里那么多年了,每年的12月13日并不能聽見警笛聲,別說什么紀念活動了。我想很多城市也是這樣,我們的下一代是否就會開始忘記歷史呢?現在的中日團結并不能讓我們有理由忘記慘痛的教訓。
順便百度了一下,現在這段歷史似乎快被遺忘了,我不是劇作家,也不是名人,更不是電視電影導演,作為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的80后,我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不忘掉那段歷史,更希望有能力的國人拍出一些回憶那段歷史的經典電影或電視劇,而不是把那段歷史題材的電影或電視劇拍成了搞笑題材的,我覺得我們有理由提醒我們的后代和我們的同胞,友誼歸友誼,但是歷史已經發生,不能忘掉。
以上就是小編收錄的南京南京觀后感1500字大學生三篇范文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查字典”。
上一篇: 如何做好新時代教師心得體會 關于新時期做好教師個人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