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宣言讀后感 共產黨宣言讀后感范文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全文貫穿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 ,它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共產黨宣言讀后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共產黨宣言讀后感1
《共產黨宣言》是科學共產主義的最偉大的綱領性文件。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應用唯物史觀,深刻分析資產者和無產者產生、發展和相互斗爭的過程,分析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提出了震撼世界的科學論斷: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通常習慣稱為兩個必然。
兩個必然的科學論斷是整個《共產黨宣言》的核心,是馬克思、恩格斯應用他們創立的唯物史觀,即社會的基本矛盾運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在階級社會中集中表現為階級斗爭。在資本主義社會表現出的是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制同生產社會化的矛盾,這是資本主義社會最終無法克服的矛盾。它集中體現在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中。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及其_年的歷史告訴我們,正是依靠和運用《宣言》所闡明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一理論精髓,才有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創立、發展和創新,才有一代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課題,開拓新境界,實現新飛躍,才有社會主義發展的今天。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是人類社會歷史上一次最偉大的思想解放。馬克思、恩格斯從19世紀40年代世界歷史發展的實際出發,在批判地繼承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分析資產者和無產者的產生、發展、現狀。剖析資本主義社會矛盾運動狀況,親身參加無產階級斗爭實踐,總結無產階級的斗爭經驗并吸取自然科學的新成就,發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形成唯物史觀。在1848年他們發表了震撼世界的光輝著作一一《共產黨宣言》,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把社會主義學說由空想發展到科學,實現人類社會主義學說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從而為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馬克思主義,但他們從不把自己的理論當作僵化的教條。正如他們在《共產黨宣言》發表25周年后寫的德文版序言中所指出的:“這個宣言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但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并曾多次重申:我們的理論是發展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理論在任何時候都僅僅是無產階級行動的指南,而不是教條。顯然,自《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一種內在的、本質的規定性,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與活的靈魂。_年共產主義運動歷史證明:《共產黨宣言》所闡明的基本原理和原則具有空間上的普遍性和時間上的恒久性。這些理論和原則至今還體現在中國共產黨和各國共產主義政黨的綱領之中,并成為判斷其政黨性質的重要標志。它不僅是只適用于某一個時期無產階級的政黨,而且是闡明了無產階級在整個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歷史時代所肩負的歷史使命。
讀了《共產黨宣言》,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對資產階級征服世界的看法和他們關于共產黨人不僅代表現在同樣代表未來的觀點。
文章中提到“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于是許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學成為一種世界文學”。“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名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可見在這里,馬克思想要表達的是資產階級征服全世界,一種全球化的觀點。但這里的全球化與現在我國所提倡的建立和諧世界的全球化是不同的,它是資產階級所主導的,按照資產階級的面貌創造的世界。如文中提到的“它迫使一切民族采取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資產階級使鄉村服從于城市的統治,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是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產階級的名族,是東方從屬于西方。” 因此,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全球化就是資本的擴張,是對落后民族的侵略和掠奪。所以按照資產階級面貌創造出來的世界不可能是和諧的世界,這種世界建立的基礎是統治與被統治,而不是各國之間的平等互利,這樣必然會產生兩極分化,不利于世界的未定與發展。因此我們得出結論,只要資本主義和霸權主義存在,建立和諧世界的愿望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能引領世界走向和諧。
文章中海提到“共產黨人為工人階級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爭,但是他們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這表明共產黨人在革命中不僅只考慮近期的目標,而且更為將來的發展謀劃。這在我國就由很好的例證。如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央政府并沒有立刻消滅資產階級,而是允許其自由發展,在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中也是如此,如我國走的是新型工業化的經濟發展之路,既降低消耗又能保護環境,而西方資產階級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這也充分說明了共產黨人很好的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有機結合起來。
今天,我們學習《共產黨宣言》,重溫_年前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真理兩個不可避免(即兩個必然),仍具現實意義。我們堅信《共產黨宣言》所揭示的兩個必然是真理,并為之奮斗。結論正如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談話所點明的: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共產黨宣言》的思想永放光芒!
共產黨宣言讀后感2
我是一名剛剛提交入黨申請書的積極分子,對于共產黨的理論認識尚屬最初級的階段。從小到大,對理論的接觸也僅限于政治課上學習的內容。但是,一直以來我就是在學習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的氛圍下成長生活的。抗日時期在日軍的鍘刀下英勇就義的劉胡蘭,身材不高且當時還是個孩子的手持炸藥包嘴里喊著“為了新中國,前進!”的董存瑞,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家衛國,被稱為“最可愛的人”的朝鮮人民志愿軍邱少云烈火焚身的事跡。這些書本上的人物都讓我覺得,真正的共產黨員是為了理想和人民的幸福,敢于獻出生命的英雄。少年時期的我,成長在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中國,這一切都讓我們這一代人沉浸在幸福中,不能體會到革命先烈所面臨的抉擇。
通過黨支部的讀書會,我們集體閱讀《共產黨宣言》,在熱烈討論中,使我認識到自己對理論的學習和理解有很大的不足。可以在讀書會這樣的活動中,跟同學們學習,向老黨員請教,才能夠盡快提高自己的覺悟和認識,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摒棄以前那種因為自己不是共產黨員就在思想上放松的錯誤認識,積極學習,努力進步。
《共產黨宣言》是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第一個綱領性文獻,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志。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出共產主義運動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第一次認真閱讀經典理論著作,我就被深深吸引。《共產黨宣言》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資產者和無產者”、“無產者和共產黨人”、“社會主義的和共產主義的文獻”、“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由于對理論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有限,我對于資產者和無產者一節有較多的理解和反思,因此,本篇讀書筆記主要是對這一節的一些體會。后面幾節我以后會仔細閱讀,并向支部內的老黨員學習請教,利用身邊的資源盡快提高理論知識。
在“資產者和無產者”一節中,作者對歷史上各個社會的社會分層進行了詳細地闡述:“在過去的各個歷史時代,我們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社會完全劃分為各個不同的等級,看到社會地位分成的多種多樣的層次。在古羅馬,有貴族、騎士、平民、奴隸,在中世紀,有封建主、臣仆、行會師傅、幫工、農奴,而且幾乎在每一個階級內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階層。”通過閱讀《共產黨宣言》,我學習到資產階級的統治將傳統的社會分層體系打破,將社會分為資產者和無產者兩個對立的階層,這種社會結構是不穩定的,其結果是全世界無產者提高認識,團結起來,通過一系列的革命方式。它預言道: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對我國目前的社會分層狀況,我主要是通過社會學專業課的學習中得來的。教授在《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分層》一書中將“社會分層”定義為:社會分層是指社會成員、社會群體因社會資源占有不同而產生的層化或差異現象,尤其是指建立在法律法規基礎上的制度化的社會差異體系。新中國的社會分層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社會分層是具有不流動性的身份制決定的政治分層,改革開放以來逐漸轉變為經濟分層。文章中提到:在我國從身份分層向經濟分層演變的時期,我國最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發展的時期,但是,這一時期卻又是矛盾最易激化的時期。這就是中國在社會分層方面遇到的最大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確實能夠看到社會分層轉變后的社會矛盾對立,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例如,官二代、富二代,造成人們對社會財富和流動機制不平等的不滿情緒,強拆、暴力執法,關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存保障等等。
關于社會分層或者階級存在問題,文中還提到:如果人們之間的地位差異或地位不平等是不能消除的,讓最適當的人處在最適當的地位上是公平的。而在《共產黨宣言》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階級在各個社會中都是存在的,比較發現封建社會的分層更為多元和復雜,而資本主義社會的分層由于是兩極對立,是非常不穩定的,而且人們之間缺乏傳統的情感,因金錢關系變得人情冷漠,因技術的發展而缺乏人性的關懷。
《共產黨宣言》中關注階級之間的對立關系,其實也是關注工人無產階級的生存問題。生存問題是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根本的問題,即“民生問題”。剛剛結束的屆X中全會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其中,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可以說,我對《共產黨宣言》中的理論還有很多不理解,是需要認真學習的。我相信,只有認真閱讀經典著作,在討論和理解的過程中,才能提高理論修養和思想認識,進而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我知道,前面的路還很長很艱苦,但我已下定決心,堅定地走下去。
共產黨宣言讀后感3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圣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勢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合起來了”。這是偉大著作《共產黨宣言》的開篇,僅僅是這個簡短的開篇就把我深深的震撼了。馬克思把新生的共產主義思想比作“幽靈”,共產主義的傳播被稱之為“游蕩”。我從這字里行間看出共產主義者對舊勢力的諷刺與不屑,看出了共產主義者的謙遜與低姿態,他們不會冠冕堂皇的標榜自己,炫耀自己,他們從不說自己是救世主,他們只會說“全世界無產階級的人們,聯合起來!”
“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我想如果沒有這樣一本宣言,沒有這樣一種思想,那些在亂世里苦苦思索救國之道的仁人志士們仍然眉頭緊皺,中國結束不了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于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斗爭”。有壓迫就一定有反抗,在戰亂與硝煙的年代里,社會只能緩慢的進步甚至是退步。真正造福人類的是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嗎?不是,有人用火藥肆意擴張,有人把它當成觀賞的玩意,有人用指南針橫跨大洋,測世界版圖,有人卻只能用它看風水,當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被風沙吞沒的時候,誰還記得它當初的風采?再恢弘的建筑,幾千年后,不是黃土一抔,就是僅供后人欣賞。只有這薄薄的一冊宣言,是真正造福人類的東西,它是古蜀的都江堰,是秦的長城,當一切被時間沖刷的消失殆盡的時候,只有它還熠熠發光!
《共產黨宣言》通篇體現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發展觀。《宣言》不僅全面系統地剖析了資本主義誕生、發展到必然滅亡的歷史過程,而且也預測了未來社會的本質特征。我黨倡導的科學發展觀是結合時代特征和中國國情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觀的運用、創新和發展。今天我們從科學發展觀的視角重讀《共產黨宣言》,仍會獲得頗多教益。
1848年2月24日,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在倫敦第一次出版。這個宣言是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委托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綱領。《共產黨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1872年—1893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為《宣言》的德文、俄文、英文、波蘭文、意大利文版撰寫了七篇序言。七篇序言簡要說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歷史地位,指明《宣言》的理論原理是歷史唯物主義,并根據無產階級革命的經驗和教訓,對《宣言》作了補充和修改。
以上就是小編為整理的共產黨宣言讀后感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多多關注“查字典網”!
上一篇: 支教實踐成果總結 有關大學生支教實習個人工作總結 下一篇: 父親節祝福的話語 父親節祝福語簡短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