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孤觀后感 電影《失孤》尋親歷程心得體會
電影《失孤》尋親歷程心得體會,通過觀看電影《失孤》,明白了失去親人的痛苦,講述的是一個雙向尋親的故事,尋子艱辛歷程是多么心酸,愿天下無失孤,愿被拐的孩子早日找到回家的路。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電影《失孤》尋親歷程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
電影《失孤》尋親歷程心得體會(一)
好的電影不需要炫目的場景,好像更不太需要華麗的對白。周五晚上在孩子安靜的入眠后,得空在家里走心的看完了一部用心走下去的尋子題材電影-《失孤》,主演:劉德華,井柏然。看完有些失眠了,于是就有了想寫點東西記錄此刻心情的想法,不同于《肖申克救贖》里堅持中浸淫的自由與豁朗,《失孤》中父親15年的尋子堅持滴灌的全是酸楚與悲傷,有人說人的財富不是指你有沒有財富,而是指你有沒有靈魂,對于那些被人販子失去親身骨肉的父母來說,孩子得以回歸就是他們最大的財富。是呀,一些垂垂暮年的失孤父母,看著別家廳堂屋檐下長輩或是兒慈女孝,亦或是含飴弄孫的場景,想來也只能蜷縮在搖椅上的毯子下面,露出不易被察覺的艷羨之情了。從心里喜歡這樣的電影,劉德華的演繹也當然無可挑剔,不夸張的說,我是淚在眼眶里打著轉看完的這部電影。每個人心里都會有不同的最柔軟的地方,但是我相信父母與子女的一生盤纏之可敬,可貴,可珍惜,是這部電影宣傳的一個普世價值。希望身邊的朋友們也有時間去看看這部電影。后續也會去關注一些失孤尋子的網站,比如: 寶貝回家。希望那些失孤的家庭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祝福那些父親,母親們。末了,我只想說一句心里話:尋子之路,萬里不遙。
電影《失孤》尋親歷程心得體會(二)
電影《失孤》確實是一部好的電影,沒有去電影院看確實有些遺憾,不過在前些天在電腦上看了這部片子,和《親愛的》一樣,都很感人,看下來以后我卻也是淚水充滿了眼眶全劇沒有過于泛濫的感情催淚,在克制中完成了感情的升華。尤其是結尾處,雷澤寬的摩托車在綠色的大地上行使,繼續他的尋子之旅,充滿了對于生命殘缺的不妥協,使得該劇進入到了宗教和哲學的境界。
作為一部描寫拐賣兒童題材的影片,其主人公主要有兩個:作為被拐兒童父親的雷澤寬和被拐兒童的曾帥。劉德華扮演的雷澤寬為了自己的救贖,15年來騎著摩托車不停地行走、詢問、探訪、歷經磨難,苦苦尋找兒子的消息。而井柏然扮演的曾帥,則因為特殊情況,沒有身份證,所以必須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才可以完成自己社會人身份的建構。在同行中,他們漸漸產生了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依戀。最后,曾帥找到了自己親生父母,而雷澤寬繼續尋找自己的兒子。
在中國文化中,由于缺少宗教這個維度,所以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一旦失去孩子,父母的生命意義便大打折扣,而子女擁有父母也才擁有根。同時,從影片中也不難看出,中國很多家庭希望有男孩子,所以也使得拐賣兒童尤其是男嬰有著很大的市場。
在看這部影片時,我想到,其實我們生命中的一個偶然往往會注定自己的人生軌跡。在有的人看來很平常的幸福,對于另一個人而言則是奢望。但是,這也許就是真實的人生吧?就像雷澤寬的堅持,不是有無必要的問題,而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救贖,哪一天心安了、甘心了,修行也就完成了。
可能我們每一個人都一樣,一直以來總是在追尋一個連自己都說不清楚的夢,不論什么年齡,什么地位,對于很多事,還是有點不甘心,可是在大多數人看來,自己也許有點傻氣吧?就像影片中的雷澤寬一樣,找到了親生兒子又如何?15年的時光沒有了,永遠無法享受自己相伴孩子成長的樂趣。可是,如果就此放棄,他也不會甘心。但是,換個角度來看,這15年來伴著希望的尋找,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沒有這15年,他不會那么積極地幫著曾帥尋找父母。
其實,學問、愛情、人生也大都如此。
當然,影片最后雷澤寬的頓悟來自佛家的緣說。但是,我還是覺得基督教應對人生苦難的態度更符合我的偏好。甘心領受苦難和殘缺,勇敢地前行。
愿天下無失孤,丟失孩子的家長早日找到他們的天使,被拐的孩子早日找到回家的路。
電影《失孤》尋親歷程心得體會(三)
最近腦子有點繁忙,每天要想的東西太多了,既要操心家里,又要操心工作上的。其實個人感覺工作不是很忙,卻是把自己弄得如此繁忙,真有點討厭的趕腳。所以就下載了一部之前在網上有點熱傳的,由劉德華本人主演的《失孤》。電影里講述的是一個父親尋子15年,在尋子的途中還幫助了一個也是被拐賣的孩子找到了親生父母,可是直到最后結局,卻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懸念;緣聚緣散。15年的漫漫長路,走過了那么多地方,還穿梭在眾多人海中,只為了找尋自己的孩子。這就是天下的父母啊!!!那時那刻,我多想知道那些拐賣份子你們是怎樣想的呢?你們也是有爹媽生的,如果那個找尋了你1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是你們的爹媽,你們會不會也像現在這樣呢?我們都是有手有腳的人,就應該靠著自己的雙手腳踏實地干,即使不能很富有,但生活還過得去就好了。也許你有更高的理想,更高的追求,你也是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不要再通過傷害別人的方式去獲得成功了!!!
電影《失孤》尋親歷程心得體會(四)
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尋他,緣起;你不尋他,緣滅。題記
這是一部左岸的悲傷,這是一部人性的反思,這是一部父愛的無悔,這是一部親情的演譯!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父親15年尋子的艱辛歷程,一張地圖,一個背包,一輛摩托車,一件大衣,走遍了十幾個城市,途中的滄桑,旅途中的故事,旅途中的堅持,是那么的觸動心靈!
這部影片概論來說就是八個字:失孤、尋孤,遇孤,成孤。開頭影片那張可愛的嬰兒照片拉開了失孤的序幕,接著雷澤寬凄苦尋孤的十五年風雨路,途中幫助四歲被拐的曾帥尋找到父母,縱使尋孤的路上仍然充滿著未知性,充滿著不可預見性!可是正如那高僧所說: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尋他,緣起;你不尋他,緣滅。所以為了緣起,雷澤寬依舊踏上了尋孤的路程!這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責任還有承諾!這是愛的偉大!
這部影片揭露了左岸的悲傷,揭露了社會殘酷的一面!這個社會又有誰能為被拐兒童買單!被拐兒童被稱為黑人,因為他們是見不得光的,他們沒有戶口,沒有身份證,是不合法的存在,對于他們來說,不能高考,不能坐火車,不能做飛機,不能去找工作,不能去旅游!正如影片中的曾帥,因為沒有身份證而不能高考!這是誰的悲哀!這又是誰的過錯!誰又該為此買單!這是社會的悲哀!這是人類的責任!人類為此買單!
反思影片折射的社會問題,去思考,為什么?拐賣兒童,為什么?難道人販子是冷血動物么!難道人販子就不懂得親情的可貴么!孔圣人說,人之初,性本善!那么是什么讓那些人販子失去了本心!是貧窮?不,不是!在這個高速發展中的中國,哪怕是做苦力,也能掙到錢讓自己生存!那么是什么?是貪婪,是的,就是貪婪!因為他們內心的貪欲,他們拋棄了人性,拋棄了本真!
就像《七宗罪》中的一樣,人難以擺脫貪婪,這是人性的劣根性!那么該怎么辦!要怎么做!是教育,還是文化發展,還是經濟發展!無可厚非!必須加快經濟的健康發展,從而解決人類的基本物質資料需求,必須推進教育發展,加快解放人類思想,轉變人類價值觀,必須推進主流文化建設!從思想的高度轉變社會!思想在行動之前!當然解決問題是很難的!他是一個曲折的長期的過程!但是就像再長的黑夜也會有黎明,再遠的旅程也會有終點,所以,只要去堅持,就能看到彩虹!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失孤》尋親歷程心得體會,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電影《失孤》尋親歷程心得體會,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失孤觀后感 電影《失孤》尋親歷程心得體會】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黨性教育培訓班優秀學員發言 黨員教育培訓交流發言材料 下一篇: 2021最新全國學生黨史知識競賽觀后感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