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心兩會閉幕式觀后感500字 兩會閉幕式觀后感黨員
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作了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國人民集中力量辦大事、辦好事的局面振奮人心,下面是查字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兩會閉幕式觀后感500字 兩會閉幕式觀后感黨員,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一】2021兩會閉幕式觀后感
作為肩負黨和國家建設重任,承擔為民服務之責的新時代當代青年,要通過對光榮黨史的學習認知,銘記輝煌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汲取新時代的精神力量,做一朵敢于奔涌的青年“后浪”。
汲取前行之力,要銘記先烈們曾用生命播下的“星星之火”,砥礪初心。1929年5月,共產黨員劉淠西、朱體仁在安徽省第一次發動諸佛庵民團起義,拉開了六霍起義的序幕。1930年4月12日,紅軍攻克霍山縣城,成立了安徽省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府。霍山縣紅色文化底蘊雄厚,黨史輝煌,我鎮諸佛庵更是紅色重鎮。時任中共安慶中心縣委書記的烈士劉淠西,劉淠西鎮定地寫下“告獄中難友書”和“告群眾書”,他對難友們說:“斃我的時候,我是堅決不下跪的。”難友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淠西安慰他們說:“不要難過,革命者流血不流淚,記住吧,一個共產黨員,活著就要為黨工作,給人們以革命的影響。”1932年2月,劉淠西在安慶北門外碟子塘被敵殺害,英勇就義,時年28歲。在刑場上,劉淠西實現了自己的諾言,面對*的槍口站立著,告別了事業,告別了世界。
汲取前行之力,要傳承先烈們曾用青春彰顯的“拳拳之心”,拼搏奮進。在歷經苦難曲折的革命斗爭中,霍山人民前仆后繼,拋頭顱,灑熱血。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有5萬多優秀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占當時全縣人口的四分之一。“銘記輝煌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歷數近代以來發生在霍山縣的紅色革命歷史大事件,講述舒傳賢、劉淠西、查茂德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讓人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感受霍山紅色基因在大別山精神中的具象體現。在新時代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眾多“90后”“95后”甚至是“00后”繼成烈士遺志,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在戰疫一線,“后浪”們用自己的方式奏響了扣人心弦的新時代青春之歌。正是因為有了醫護人員、公安干警、基層一線工作者、志愿者等無數中華兒女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才有了如今新增病例低位運行的積極向好態勢。
汲取前行之力,要踐行先烈們曾用畢生詮釋的“殷殷之情”,堅持“人民至上”。在即將走向刑場,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革命先烈寫下的《告難友書》中依然沒有兒女情長、家庭瑣事,更沒有貪生怕死、追悔莫及,有的只是對于革命工作的最后交代和對于國家前途和人民未來的思考與擔心。“將心比心為民心,一枝一葉總關情”,先烈們用畢生追求“人民至上”的“殷殷之情”,我們這一代“后浪”也要初心不改,以飽滿自信的精神狀態踐行入黨時的錚錚誓言。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在現今這個和平年代,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他們是黨政領導干部后備人選,應當具備扎實生根的毅力,牢牢堅守初心和使命。曾經落后的小鄉村,將會在所有“后浪”的努力下煥發新光彩,點亮新希望。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后浪”萌新唯有汲取革命先烈們的精神力量,砥礪初心、拼搏奮進,才能書寫一份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光彩熠熠的歷史答卷。
【篇二】2021兩會閉幕式觀后感
理想信念是漫漫人生路上的“燈塔”,作為當代青年,要始終保持“心有所信”,方能行穩致遠。
“心中所信”植根于“跟黨走”的堅定信仰。“天下之德,莫過于忠。”理想信念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實踐的。曾有人問鄧小平:“長征那么艱難兇險,你是怎樣走過來的?”他堅定地回答道:“跟著走!”在長征最艱難之時,許多人不知道部隊明天要開拔到哪里、最終將落腳何處,但紅軍將士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只要跟黨走,一定能勝利”。這種忠誠信仰的力量,何嘗不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看齊和追隨。時代在變,但對黨忠誠的理想信念不能變。“心有所信”,就要堅定對黨忠誠的信仰,跟著理想信仰走,向著光明的前途走,讓心中有定力、行動有動力。
“心有所信”體現在“敢干事”的擔當勇氣。“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理想信念不是掛在嘴上、寫在紙上的,而是要詮釋在行動上、體現在崗位上、抒寫在危急時刻。泰戈爾說,“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廣大青年挺身而出,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就有1.2萬多名是“90后”。這份“向險而行”的勇氣,把青年人的擔當抒寫得淋漓盡致。“心有所信”,就要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做到直面困難不怕吃苦,迎難而上勇于擔責,以理想為膀、信念為臂開辟出康莊大道。
“心中所信”離不開“走正道”的赤子初心。“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若是偏離軌道,不走“正路”,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費。習近平總書記曾就青年價值觀問題指出:“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初生牛犢不怕虎”是好事,但必須要做政治上的老實人。縱觀官員落馬,很大一部分在于信仰之堤被沖垮,忘記了“初心”,以致身陷囹圄追悔莫及。“心有所信”,就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樹牢正確的價值觀,常懷律己之心、常修為官之德,講原則、講程序、講公道,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篇三】2021兩會閉幕式觀后感
麥金泰爾說:“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要抵抗事實上將會控制它的社會潮流。”我想,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答案只有一個:不忘初心,做新時代的農村教師!
“不忘初心,做新時代的農村教師!”是我教育道路上奮斗的動力。一直默默地勉勵自己做一名善園里的守望者,教育就是守望。那么,如何做好新時代的農村老師呢?
第一,不斷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始終關注自己的專業成長,讓學習成為一種終身習慣,讓讀書成為一種永遠的精神追求。閱讀之于教師,其實就是劃分教書匠和藝術家的一個分水嶺。一輩子教學,盡管勤勤懇懇,但從不或者極少閱讀教輔材料之外的書籍的老師,終其一生,最多也還只能是一個熟練“技工”而已。而總覽所有的,沒有哪一個人是脫離了博覽群書這一基本點而憑空“一夜成名”的。教育沒有什么先天因素,要有成就,的方法,就是學習,就是閱讀。同時要更廣泛的涉獵知識,改變自身的不足,滿足學生的需求。
第二,用自身的言行引領學生成長成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在教育教學中,我嘗試著、努力著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教師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第斯多惠說過“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他的學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勞動的現成的大廈,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磚的工作,同他一起建造大廈,教他建筑。”大到世界觀、人生觀,小到一舉手一投足,都滲透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如果我們能以自己的品質吸引學生,令學生欽佩,那么,我們的教育就已經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
第三,不忘初心,與愛同行。教師的愛如同陽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潤萬物,但是,愛并不意味著遷就放松,而是嚴而有愛,愛而從嚴。只要充滿愛,學生們一定會喜歡。我覺得學生最關心的是教師對他的看法如何,的愿望是受老師的關心和喜愛,當我們面對學生時,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滿缺點的學生時,如果能盡量發現他們的優點,然后真誠地慷慨地去贊賞他們,就會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鼓勵他們奮發向上。我記得一位優秀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打著燈籠尋找學生的優點,用顯微鏡來觀查學生的‘閃光點’,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滿腔熱忱地歡迎每個學生的微小進步。”
第四,善于思考,不斷向前。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每個人都需要不斷思考,進行客觀的自我剖析,做出合理的安排。在充滿荊棘的路上需要運用管理心理學,跟隨時代變化,知曉新發展、新變化、新形勢,促進專業發展。在教育工作中,也要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身心發展客觀規律,用積極的心態去接納學生,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學生,用積極的視角去欣賞學生,讀懂學生才是真正的智慧,運用智慧才能譜寫真情。思考促前行,用心做教育,用愛譜真情,春蠶到老絲未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漫漫教育路,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五,教師與學校共成長,加強文化建設促進農村學校跨越式發展。教師的發展離不開學校,學校的發展需要文化建設做積淀,讓農村的師生不農村,助力農村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文化與文化建設是學校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能使學生終生有益。校園文化非常的重要,成為一個學校發展的積淀,經過不斷的發展和沉淀,文化會促進學校發展,決定了發展方向、辦學理念、教風學風、奮斗目標和核心價值觀等等校園文化會浸潤在學生心里,助力農村學校跨越式發展,我們要培養的學生是有特色的,給予學生的是文化,是知識技能,是為人處世,是會學善思。
總之,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神圣歷史使命和責任。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扎根農村,努力爭做新時代的深受學生歡迎的農村教師,努力爭做“四有”教師和“四個”引路人,努力爭做優秀的青年人和優秀黨員,共同譜寫新征程,共同描繪新時期教育事業的新篇章!
【篇四】2021兩會閉幕式觀后感
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兩會"精神,不忘初心,為民服務,走進新時代,實現新作為。我們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投身到社會發展的洪流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爭做螺絲釘,在黨最需要的時候,能夠及時出現,用自己堅實的力量來建設我們的家園。
作為組織部門,應該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點亮組織之燈,為青年奮斗、成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點亮愛國進步之燈,勉勵青年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堅持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地方組織部門應該精心組織實施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歷史和革命傳統教育,培養青年一代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使青年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小我融入到祖國的大我當中,將個人圓夢與實現中國夢結合起來,自覺地聽黨話、跟黨走,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組織部門應當挖掘和利用好當地的愛國教育資源,組織好愛國主義教育、改革開放教育,培育青年的愛國情懷,讓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青年心中高高飄揚。
點亮奮發有為之燈,鼓勵青年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礪奮斗。新時代中國青年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時期,地方組織部門應該鮮明樹立讓奮發有為者有位的用人導向,讓青年干部有位置、有盼頭。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真正把忠誠干凈擔當的青年干部發現出來、重用起來,以選人用人的風向標,帶動青年干部隊伍作風的大轉變,進而帶動黨風政風的轉變。對那些看得準、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年輕干部,要敢于給他們壓擔子,有計劃的安排他們去經受鍛煉,成長成才。激勵青年擔當時代責任,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體現擔當。鼓勵青年干部到艱苦崗位、基層一線去,扎根基層、服務農村,為扶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點亮學習磨礪之燈,激勵青年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青年是苦練本領、增長才干的黃金時期,地方組織部門應該出臺相應的人才激勵政策,鼓勵青年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積極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掌握科學知識、法治理論、專業技能等,在學習中增長才干、開闊視野、提高修養。在青年一代中牢固樹立“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的信念,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自覺抵制各種誘惑,戒驕戒躁,不斷錘煉品德修為,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篇五】2021兩會閉幕式觀后感
認真學習領會好工作報告的精神實質,把會議精神轉化為強大的工作動力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在新時代有所擔當,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加強政治定力。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初心篤定,藍圖在握,征程奮勇,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奮斗要增強本領。新時代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努力學習政治、理論、業務知識,不斷汲取“營養”,讓自己強壯起來,深入一線工作實際,腳踏實地去聽、去看、去想、去做,以“繡花”的功夫從小事做起、從細處入手,以“釘釘子”的精神敲定落實,錘煉作風,增強本領,照新時代好干部要求“校表”,練足本領“提質”,堅定為民“初心”,保持對黨“守心”,才能擔當起新時代賦予青年人的使命。
奮斗要端正心態。奮斗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只是為了能遇見一個的自己,如果在奮斗中存有較強的功利心,對群眾疾苦不聞不問、漠不關心,對群眾冷暖不聽不看不存想,甚至在心中把“為群眾服務”異化為“為領導服務、為功利服務、為私欲服務”,那勢必會走上人生的“彎路”。我們要記住自己的根在哪里,權生何處,沉下身子、放下架子去取得群眾的“真經”,像大樹一樣扎根于群眾。樹立正確三觀,把戒驕戒燥、謙虛謹慎,慎獨、慎微作為日常工作的標尺,絕不貪功冒進,做到不驕不躁、虛懷若谷,正確看待別人、正確看待自己,奮斗不息,逐夢前行。
奮斗要不怕挫折。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腳下。奮斗中我們會遇到太多挫折和困難,但只有經歷風雨,經歷一次次失敗和挫折,才能發現自身的不足及修正的機會。站在先人的肩膀上,我們虛心求教,能汲取到豐富的經驗,學習到扎實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勇于創新,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斷接受新挑戰,挖掘自身能力潛力,奮斗中鑄造鐵肩有擔當,不怕挫折,敢于先。
惟奮斗者進,惟奮斗者強,惟奮斗者勝。正值青春的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挑戰自我,沒有理由不去奮力拼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只有不斷奮斗,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才能不負韶華,與這偉大的新時代共頻共振。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兩會閉幕式觀后感500字 兩會閉幕式觀后感黨員,希望大家閱讀之后有所收獲。查字典范文網持續為您提供優質文章,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查字典。
【2021心兩會閉幕式觀后感500字 兩會閉幕式觀后感黨員】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血路之殤》心得體會 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血路之殤》 下一篇: 2021高中生軍訓心得體會8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