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觀電影唐山大地震有感
唐山抗震精神是唐山人民以及全國軍民在抗震斗爭中用鮮血、生命和艱苦卓絕的斗爭,共同鑄造的民族之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觀電影唐山大地震有感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
今天,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讓我頗有感觸。
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電影,講述了一位母親在生死中掙扎著救下兒子而拋棄女兒,又在32年后女兒和母親重歸于好的故事。最讓我感動的還是王登(原名方登)的媽媽,向她跪下的那一刻,我想:那母親跪下的那一刻,心里一定是內疚極了,她為自己對方達的偏愛而內疚,為自己的自私而內疚……
影片中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是: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是呀,沒了親人,才知道什么是痛心的恨!電影中的母親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就失去了丈夫,女兒也離開了她,只剩下一個只有一只手的殘疾兒子留在身邊,這時,她才明白什么叫沒了。這位媽媽的精神更讓我感動。她唯一在身邊的孩子方達,因為發了大財,要讓他的母親住入高級公寓,可母親卻說,不,不能,我這一輩子也要為你爹和你姐守靈,我們已經搬了一次家,這家的地址我已經向你爹和你姐的靈魂說了20年了,萬一有一天他們的魂回來了,誰照顧他們呀?要我再說,太累了!雖然,人死了是沒有魂的,但是這位母親為什么這么說呢?也許是因為她覺得對不起女兒和丈夫,也許是因為她相信丈夫和女兒在天堂里過得并不好,也許她覺得自己獨自一人享福,這樣不好……看到這兒,我的眼眶一下就濕潤了,我聽到周圍有低低的哭泣聲,我想:大家都被這位母親的真情感動了吧!
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人在世上,一定要好好珍惜親人,“等到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就來不及了。所以,我呼吁大家,在家時多為父母做些事,多回家吃飯,團聚是父母最希望做的事,父母不需要錢,也不需要禮物,只要你回去了,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2
看《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剛開始沒有什么感覺,直到聽李元妮說:“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我的心里忽然受到了震撼,因為它教會我要懂得珍惜。
小盆里的蔬菜,魚缸里的熱帶魚,玩耍的小朋友,和睦而快樂的家庭……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可以隨著大地的一次抖動而成為過眼云煙。在這一切都成為過去后,我們可以指責老天的不公,痛惜已失去的一切,可是在這一切還牢牢握在我們手中時,我們曾如此珍視它們?
李元妮在片頭給過女兒一個承諾:“明天,媽再給你買西紅柿。”“明天。”是一個多么平凡的字眼,在我們的口中不是也有很多明天嗎?——“今天太忙了,明天再回家看父母吧。”“孩子,我明天再陪你玩。”……有時我們確實是因為太累了,把事情暫擱到了明天,我們也許在明天來臨時,以另一個理由將是事情推到了更遙遠的明天。然而可曾想過,我們其實就像那只“明天再壘窩”的鳥兒,明日復明日,直到有一天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澆個猝不及防。
而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的,恰恰便是這個道理。人生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樹,看似枝繁葉茂,充實繁密,然而秋風一吹,樹上的葉子便隨風飄零了,往往這時我們才意識到,我們還沒來得及仔細看一看身邊熟悉的事物。因為這些事物太過熟悉,熟悉到我們總是天真地以為他們永遠會陪在我們身邊,不會消失。然而在災難面前,人類永遠是卑微而猝不及防的,自然界一點小小的變動都會讓我們失去珍貴的事物,因為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
許多人總是恐懼著世界末日的到來,然而恐懼又有何益?我們既然無力與自然對抗,那么就好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多學一些知識,多運動運動,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美好。
我們并不是圣人神仙,不可能解決人生中每個未了的心愿,但平時我們至少可以多珍惜身邊的一切,不要等到一切都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那就追悔莫及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3
“媽,我要吃西紅柿!” “我也要!”
“就一個了,登,讓給弟弟吃。媽明個兒再給你買。”
“媽,你騙人……”
在地震前,作為姐姐的她把一個西紅柿讓給了弟弟,究竟是因為年齡小些,還是重男輕女,方登自己心里很明白。
當她懷著不滿睡覺后不久——轟隆一聲,房子全塌啦。屋子外面哭喊聲,尖叫聲,房屋倒塌聲混雜在一塊兒。她和弟弟,竭盡全力,還是沒能逃出。被狠狠地壓在一塊泥石板下。
一塊板下壓著倆孩子,撬一邊就壓著另一邊,只能救一個,你救誰? 悲痛欲絕的元妮嚎啕著:“兩個都得救!兩個都得救!”但是,天公永遠都是不作美的',在最后一刻,這位母親幾乎沒有力氣的說了一聲:“救弟弟”偏偏這一句話被她聽見了,她的心猛然抽搐了一下,石頭敲擊聲停了,那一瞬間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絲絕望。在黑暗中,唯一亮著的,是她的眼睛里——那閃著的、絕望的淚水。
我站在她的角度觀看這一情節,也哭了, 我想:這時她心里一定很恨她的媽媽。恨媽媽把西紅柿讓給了弟弟,又選擇了讓弟弟活。對,不僅僅是一個西紅柿,還有媽媽那一個選擇,這種由吃醋擴張到恨的感覺,我也曾經有過,不是嗎?
我也有個弟弟,比我小不少。爺爺從小生長在農村,即使現在住在城里,“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也還是深深地烙印在心上。所以,就算我學習再好,弟弟再頑皮,他也總是疼愛弟弟多一些。我還記得那次除夕夜,弟弟把爺爺給的紅包放我這里保管,我掂量了一下,不一樣重。打開看了看,再看看我的,他的多五百塊。那時,雖然我還比較小,可是我懂,那時我心里的難過,無法言說。
不過,我想,即使將我那時的難過,心酸再放大個千倍萬倍,也無法與小方登當時的感受相比。
還記得,初到養父母身邊的方登,一句話也不說,成天靜靜地坐著,還沉浸在地震的悲痛中。
一年年過去了,方登慢慢長大了,可是,還是時常做惡夢。養父多次讓她回唐山找找她的親人,可是她總是用“記不得了”來推脫。只因為她臨“死”前還被媽媽要求讓給弟弟的西紅柿,只因為媽媽那個讓她痛徹心扉的選擇_十幾年了,她還是耿耿于懷。
直到她帶著6歲的女兒回到養父家事,才忍不住說出了心里話:“我不是不記得了,是忘不了!”
是那一次巧合,汶川大地震了,方登、方達同時去支援,碰巧相認了。
當她再一次邁進家門時,看見那兩幅遺像,遺像下面的東西使她流淚了_白色瓷碗中的清水里浸著5個又大又紅的西紅柿。看到了這一幕,聽著那句臺詞“媽沒騙你”我也落了淚。我發覺我錯了,起初,我一直按方登的視角來看這部電影,現在,我似乎明白了她媽媽的苦衷,明白了她當年做出選擇的苦衷,明白了,她,是一個好媽媽!
就這么一個在地震前的西紅柿,一個在廢墟中的選擇,糾纏了兩代人半生。讓我欣慰的是,這個誤會終于在最后解釋清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4
幾天前晚上,我在網上看了關于76年的《唐山大地震》,真情的演繹了當時的情景。以為只是單純的危害片,看了才知不僅僅是大地震給唐山造成的破壞,更是著眼于這場浩劫在經歷者內心深處造成的強烈余震,影片以質樸的畫面和語言傳達出主人公對家庭、親情的永恒依戀。這部電影是講述女主角方登在她5、6歲的時候,突如襲來的大地震讓她的父親過世,母親在只能救一個孩子的時候,毅然選擇了弟弟,放棄了方登方,所有人都認為登方死了,但是,奇跡就是這么不尋常,登方在死人堆里爬了起來。后來被解放軍救了,在一對解放軍的撫養下長大。幾十年后,在汶川大地震就在現場,弟弟與姐姐相認了,母親見到了自己以為死去的女兒,下跪懺悔。
對于一個人來說,在災難中生存下來是一種幸運,但不可否認的是,地震所帶來的后遺癥,不僅僅是震后的生存問題,更是伴隨終身的心理問題。電影《唐山大地震》表現了人在災難面前的脆弱,同時也關注了災后人們如何釋懷并擺脫心靈的枷鎖。
愈是時間的長久,愈能磨礪人的意志愈能看出愛的偉大,電影中的母親亦是這樣。
現在的我,想起我的母親,她是多么慈祥,多么善良。在我中學的時候我看過以篇文章:主人公小時候,總埋怨父母愛我太少,。總以為他們在外面就忘記了對他的關心。每過幾天,就只能在電話里傾訴,卻不知道他們為他付出多少。兩歲的時候,主人公的鼻子大出血,跑遍了烏魯木齊所有的大醫院,醫生的不愿接受像他一樣的病人,但是他的爸爸背他著,***媽陪著他連夜乘飛機回到杭州。他得救了,卻又讓父母新生了白發,卻又讓父母為他擔驚受怕。雖然我沒有和他一樣的經歷,但是我卻領悟了許多,就在看完這篇文章后,我寫了篇文章,竟然在全校評比,成為十佳作文。
現在的我明白了,長大了,也明白了,父母的愛是平平淡淡的,不是轟轟烈烈的。而他們希望的只不過也希望我們對他們有平平淡淡的愛,比如倒一杯水,洗一次腳,拿一塊毛巾,這些都是我們孝敬父母的機會,他們其實也在等待,等待我們的愛,等待我們對別人的愛,總有一天,我會讓他們過上好的生活,讓存折越來越多,讓親情占據它們。我相信最終,父母的守望會乘火車離開,越來越遠,越來越遠……慢慢的離開我……
《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一部反映了中國人情感的動人影片,也是一部呼喚親情的影片。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觀電影唐山大地震有感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上一篇: 人事部工作心得體會 人事心得體會范文 下一篇: 觀看電影《1921》心得體會范文 觀電影《1921》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