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失孤觀后感400字 熱映電影《失孤》心得體會
熱映電影《失孤》心得體會,最近看了《失孤》這部電影深有體會,影片講述的是件很凄慘的故事,失去孩子的痛苦,找尋的艱難,希望與絕望交織中的煎熬。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熱映電影《失孤》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
熱映電影《失孤》心得體會(一)
周末一家人看了電影《失孤》。總體感覺還行,特別是劉德華的表演很到位。影片如果能把鏡頭伸向失孤者的家庭,寫寫失孤妻子生活狀況,農村現狀,會更豐滿。
媽媽看這場電影受教了,她更了解這個世界還有很多苦難,她更清楚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走出影院,我問媽媽,影片寫的是件很凄慘的故事,為什么一路都是春天,滿眼都郁郁蔥蔥?媽媽回答不上來,我說,是希望!那個年輕的媽媽,堅持著在馬路上不斷散發著尋子的傳單,在大雨中撐著傘等待,她撐起的是希望啊。但當她的孩子正在回家的路上,她卻離去了。還是希望,因為她的希望破滅了。失孤的父親為何不讓失家的男孩見那失孤的母親?因為希望,父親怕男孩擊碎了媽媽的希望,怕她撐不下去。那男孩找了幾天老家,就失望了,準備放棄。那父親說,你只找了幾天,而我已經找了十五年。那男孩驚醒了,最后終于找到了親生父母。影片反復出現鐵索橋,竹林,母親的長辮子,這些都是希望的載體啊。這說明,人要有希望,更要堅持,才能走向希望。
影片是個凄慘得有些壓抑的故事,但導演還是不斷放飛希望。所以,影片發生在春天,滿眼花開了,樹綠了。春天是希望的季節,導演不希望人們太絕望。失孤父親一路找,有被打的心酸,有更多如偷偷給錢的交警,免費修車的小伙(后來這小伙找到了家,也印證了佛法的舍得,報應),眾多的志愿者。我不認為這是導演粉飾太平,我相信這是真實的現實。
當然,人是脆弱的,向著希望爬行的路很艱辛。失孤父親,也有困惑的時候,他不理解為何丟失的是他的孩子,他也動搖他的堅持是否有意義。失孤父親在問佛,其實問出了所有為希望努力的人心中的困惑。我認為影片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失孤父親和出家師傅的對話,“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
這是個很開放的結尾,對于這段話,每人有不同的解讀,也是因緣。影片最后,父親又上路了。因為他更堅定,他只有在路上,才感覺對得起兒子,覺得自己是父親,他覺得他和兒子就剩一張窗戶紙。
佛法講因緣,我講希望。你還小,有些道理你需要慢慢咀嚼。但不管怎樣,你始終要堅信:活著就好,活著就有希望。并不斷告訴自己,一步步向著希望奮進。
熱映電影《失孤》心得體會(二)
與以往的角色不同,這次華仔飾演的是一位尋子20_年的父親,印象中是第一次看見華仔這樣邋遢的形象出現在熒幕上,泛白的胡茬,襤褸的衣衫,飽經風霜的臉,一臺破舊的老式摩托車,組成了雷澤寬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故事敘述的平淡,沒有太大的起伏,但是影片中的的幾個情節還是讓我熱淚盈眶,不知從哪里來的感動充盈了整個心底。
雷澤寬要去泉州,卻走錯了路,交警看到了他摩托車后面插的尋子的海報后主動給他指了路。當他走到泥濘的小路上翻開警察給他指路用過的地圖時,從里面掉出了兩百塊錢,他撿起來,默默擦掉上面的泥土,在他的人情記錄本上歪歪扭扭寫道“高速公路交警200塊”,然后合上,裝進包里,繼續前行。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遇見過這樣的善意和溫暖,除了感激和像小太陽一樣把這溫暖傳遞出去,我不知道我還可以再做些什么。
雷澤寬在尋子的途中遇見了同樣失去家人的小伙子曾帥,他們相互鼓勵,相互陪伴,發展出一段亦父子亦朋友的情誼。中途他們有爭執,曾帥也一度想放棄,是雷澤寬鼓勵著他,在機緣巧合下幫助曾帥找到了家人。曾帥和家人重逢的那天,他站在人群里,目送著曾帥走過那座橋,走進親人和村里鄉親包裹里,當他們終于擁抱在一起的時候,他終于忍不住淚流滿面。雖然他的孩子沒有找到,可是他幫別人完成了心愿,他打心底里為曾帥高興,那是為幸福流的淚。我還記得影片里他說,“那么多丟失孩子的家庭,有的人還在找,有的人放棄了,有的人離婚了,有的人再婚了,可我不會放棄,因為只要在路上就會有希望。
影片的最后,畫面定格在雷澤寬重新騎著摩托車踏上漫漫尋子路。
這是一部看了讓人覺得心酸的電影,卻又和去年的《親愛的》一樣,表達出大家對丟孩子這個問題越來越關注,希望那些丟失的孩子都能得到善待,愿天下無拐。
其實,看影片之前還跟家里鬧了些別扭,可是影片結束后立馬就釋然了,回去和解。家人是最愛你的人,血濃于水的親情,剪不斷,也割不斷。
能擁抱就不要爭吵,珍惜身邊人。
熱映電影《失孤》心得體會(三)
今天下午去看了電影《失孤》,本來以為是一部苦情戲,但是看下來,發現的確是一部佳作,全劇沒有過于泛濫的感情催淚,在克制中完成了感情的升華。尤其是結尾處,雷澤寬的摩托車在綠色的大地上行使,繼續他的尋子之旅,充滿了對于生命殘缺的不妥協,使得該劇進入到了宗教和哲學的境界。
作為一部描寫拐賣兒童題材的影片,其主人公主要有兩個:作為被拐兒童父親的雷澤寬和被拐兒童的曾帥。劉德華扮演的雷澤寬為了自己的救贖,15年來騎著摩托車不停地行走、詢問、探訪、歷經磨難,苦苦尋找兒子的消息。而井柏然扮演的曾帥,則因為特殊情況,沒有身份證,所以必須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才可以完成自己社會人身份的建構。在同行中,他們漸漸產生了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依戀。最后,曾帥找到了自己親生父母,而雷澤寬繼續尋找自己的兒子。
在中國文化中,由于缺少宗教這個維度,所以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一旦失去孩子,父母的生命意義便大打折扣,而子女擁有父母也才擁有根。同時,從影片中也不難看出,中國很多家庭希望有男孩子,所以也使得拐賣兒童尤其是男嬰有著很大的市場。
作為一名曾經的準文藝青年,我這人心思向來比較細膩,當然也和最近的心境有關,所以我看這部影片時會結合自己的心情做過度解讀。在看這部影片時,我想到,其實我們生命中的一個偶然往往會注定自己的人生軌跡。在有的人看來很平常的幸福,對于另一個人而言則是奢望。但是,這也許就是真實的人生吧?就像雷澤寬的堅持,不是有無必要的問題,而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救贖,哪一天心安了、甘心了,修行也就完成了。
就像我,一直以來總是在追尋一個連自己都說不清楚的“夢”,30幾歲的人了,對于很多事,還是有點不甘心,可是在大多數人看來,自己也許有點傻氣吧?就像影片中的雷澤寬一樣,找到了親生兒子又如何?15年的時光沒有了,永遠無法享受自己相伴孩子成長的樂趣。可是,如果就此放棄,他也不會甘心。但是,換個角度來看,這15年來伴著希望的尋找,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沒有這15年,他不會那么積極地幫著曾帥尋找父母。
熱映電影《失孤》心得體會(四)
昨晚終于把失孤看完了,有很多感觸,失子之痛是常人所能理解,卻又不能深刻體會的。作為第二部打拐電影,難免會被拿來與《親愛的》比較。在我看來,各有千秋,失孤歡樂與悲傷交織,告訴我們即便是失孤也應積極向上的生活,同樣在尋子的過程中也應樂觀。最為感觸的是當觀眾看到警方找到丟失女嬰周天意的時候,是多么的欣慰,然而此刻孩子的母親卻輕生了,這不免又讓觀眾難過,孩子雖然回來了,但是卻要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當她得知母親是為何而輕生,她會多么難過呀。。。此片多次出現網絡,出現“寶貝回家”這個網站,意在呼吁全社會關注失孤,對于我們來說,轉發一條微博、微信都是舉手之勞,但是結果或許會增添幾分欣慰,而少了些許悲傷。同樣,告訴天下尋子的父母要樂觀向上,活著或許還有見到孩子的那一刻,而死了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該片更加肯定了井柏然的演技,他把失孤的心理掌握的很好,想尋親卻又顧及養父母;有些許怨親生父母,但是更迫切的想要找到父母,心中最多的還是對父母的愛;尋親路上些許任性,想要放棄,但是終究堅持下來;當與父母通話的那一刻,內心波動很大,激動與膽怯,或許這就是所謂的近鄉情更怯吧~當他得知鐵索橋、竹林、媽媽的長辮子都不在了的時候,他是失落的,連記憶中僅剩的回憶都不復存在了,似乎感覺到沒有什么是等著他回家的。。。當井寶說了沒有什么等著他回來的臺詞時,我的心中是酸澀的。。。“失去孩子的父母可以大聲喊出來,但我不可以,原先我擔心我來不及長大,沒找到他們我就死了,現在我長大了我又擔心,我來不及找到他們他們就死掉了。”這句也是戳中淚點~
再來說說華仔,華仔本來就是資深演技派,只是沒有想到能把農民形象詮釋的如此到位,淳樸憨厚都有所體現~尋親的路上是艱辛的,在華仔轉身看不到小井的那一刻,突然明白,雷澤寬已經把曾帥當做兒子來對待,他似乎怕丟失再次上演,雖然此時的曾帥已經是大孩子了,事后,他執意要走在曾帥的身后,看著他的身影,更加凸顯了他怕丟失這個半路出來的孩子。導演又緊接著安排一場曾帥找雷澤寬的戲,曾帥對看不到雷澤寬的反應與之前雷澤寬的反應是相似的,他似乎同樣怕失去這個半路出現的父親。最終,在雷澤寬的鼓勵、幫助下曾帥找到了家人,而雷澤寬卻再次踏上了尋子的路程。。。“20_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覺我是個父親。”
佛語:“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了,緣滅。”“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這似乎只是心理安慰,但是卻是尋親人的精神慰藉。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熱映電影《失孤》心得體會,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熱映電影《失孤》心得體會,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電影失孤觀后感400字 熱映電影《失孤》心得體會】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2021初中軍訓心得體會范文 關于軍訓心得體會(三篇) 下一篇: 誠信之花朵朵開直播優秀征文 誠信之花朵朵開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