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老爸觀后感作文500字 電影了不起的老爸觀后感500字
昨天看完電影《了不起的老爸》,
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的一個臺詞:
跑贏你自己。
電影里的那個爸爸一開始并不明白兒子為什么一定要去跑馬拉松,所以拼命的阻止;
他知道兒子身上有一種病,最終會讓他失明,于是提前讓他適應失明的生活,閉著眼睛彈鋼琴,走盲道,閉著眼睛下臺階。
他不知道的是:兒子心心念念的,就是能像已去世的媽媽一樣跑馬拉松。
兩父子,爸爸不讓跑,兒子偏要跑。
聽到兒子要去參加馬拉松比賽的消息,做爸爸的提前把他的房門鎖住不讓他出去,還把他的跑鞋藏起來。
可是做兒子的還是比較有心計,騙開了門之后,穿著拖鞋就去到了比賽現場。
在半路,他打電話給朋友讓另外送一雙跑鞋給他。可沒想到的是,朋友還是被他老爸截住了。
沒有鞋,照樣跑。
做爸爸的見拗不過他,半路送鞋給兒子,看見他的兒子兩個腳底都是鮮血,心疼的要死,想讓兒子把鞋穿上,可兒子頭也不回地跑了。
轉個鏡頭,兒子步履蹣跚地跑著,眼前一片模糊,然后一片漆黑。
了不起的老爸觀后感1000字
醒來后已經到了醫院,醫生說病情更嚴重了,兒子兩個眼睛已經不能視物,只能看見一點微光。
兒子瞎了。
痛苦,迷茫,頹廢。
兒子躲在他朋友的店里,天天在床上躺著,做爸爸的幾次想拖他回家,不回。
做爸爸的只是個的哥。
人到中年,辛辛苦苦一個人把兒子拉扯大,覺得兒子早晚會失明,所以不讓他上體校,只讓他學鋼琴。
家里唯一的鋼琴壞了,從自己的口糧里面省點錢出來,終于湊夠錢買了一臺新鋼琴;
當他興沖沖地把鋼琴拉回家時卻發現兒子正在跟著體校教練訓練,準備跑馬拉松。
他拼命阻止,卻又無可奈何,只能接受兒子失明的結果。
兒子扯著嗓子問他:為什么不給我最后一次機會,我只想跑贏我自己。
做爸爸的,想給兒子一次機會,可是2020年山城馬拉松比賽的報名已經截止。
還好,出租車公司有個名額,可是只能自己跑,但如果是盲人可以帶一個人陪跑。
于是做爸爸的想到一個辦法,他可以自己假裝是盲人,讓兒子陪跑。
可一個渾身五花肉的中年大叔能跑馬拉松嗎?
要知道馬拉松長跑的全程距離是26英里385碼,折合為42.195公里,用的哥司機的話來說是能拉許多的活。
年齡,體力,耐力,怎么想都不可能……
在吃火鍋時,做爸爸的,心念一動,豪氣頓生,煙頭一扔,馬上開跑,還大喊一聲:在機場等我。
轉個鏡頭,這個爸爸才跑出街角就已經兩腳抽筋,跑不動了。
但是就這樣放棄了嗎?
沒有。
做爸爸的找到兒子的教練想讓她幫忙訓練兒子跑馬拉松,教練扔下一句話,等你跑完全程再說。
他真的去跑了。
我覺得這個電影最大的看點,就在這里:
一個做爸爸能夠讓兒子完成心愿,竭盡全力的去付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兒子有夢,就一定想辦法讓他圓夢。
哪怕自己已經累得直不起腰,哪怕自己已經累得肺如火燒,哪怕兩眼已經看不清前方,只有還有一點力氣,都要竭盡全力地往前跑。
這一切,只為了兒子能實現他的夢想:跑贏自己。
這就是爸爸,了不起的爸爸。
這部片更大的淚點出現在做爸爸的在比賽中支撐不住要倒下時:兒子本來要跟著放棄比賽,爸爸卻讓他不要放棄,讓他一直往前,跟著眼里微光能看見的白線跑,去完成心愿——跑贏你自己。
跑贏別人難,跑贏自己更難。
在電影中,做兒子的跑贏了自己,圓了小時候的夢想;做爸爸的也跑贏了自己,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兒子圓了夢。
在現實中,中國運動員蘇炳添,在2021年8月1日,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跑出了9秒83,以小組第一的成績,強勢闖入決賽,創造了黃種人奇跡。
這個成績,可以排在全人類第12位,在他之前,全是非洲裔黑人,沒有一個是黃種人。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可能長到讓你無法想象,你有足夠的時間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但你也要做好心理準備,你想要的那種人生可能需要你付出非凡的代價。
跑贏你自己,很難;但是,正因為難,才值得我們去挑戰。生命的意義,不就是為了理想而耗盡嗎?
蘇炳添成功地跑贏了自己,你呢?
上一篇: 幼兒園聽評課心得體會收獲 幼兒園聽評課總結與反思 下一篇: 四大名著摘記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