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立德樹人2021家庭教育公開課直播心得體會
立德樹人的意思是培養有品德的人才。立德,就是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樹人,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人、發展人。下面是家校共育立德樹人2021家庭教育公開課直播心得體會的內容,歡迎閱讀。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2021家庭教育公開課直播心得體會1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過去把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作為自己教育和教學追求的目標,而對學生的良好習慣養成不聞不問;一些家長只管子女的學習,讓學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影響了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這些教育觀念都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現代教育的根本目標在于人的均衡、和諧、全面的發展,培養造就健全的人。在全國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推進情商教育的形勢下,我們提出了家校合作養成孩子良好習慣的研究和實踐,對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對孩子終身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是我對家校共育提出的幾點思考。
一、應重視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目標是一致的,如何處理家校共育關系首先要考慮這個問題。兩者在教育指導思想、教育內容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我們要有足夠的認識。學校教育是對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塑造人格的主陣地。它所具備的場所特殊性、教育者和教材的規范性,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主導的作用。然而,孩子的成長過程又離不開家庭的特殊影響,缺乏家庭教育的有機配合,學校的教育目標是難以實現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具有學校教育所不具備的不可替代性,成為學校教育的有效延伸和補充。家庭教育固然有著親緣感情上的優勢,但它畢竟受到家庭文化背景、家長素質、情感交流程度、居住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不同于學校的規范化和專門化教育。
本著求同存異的目標一致原則,可以在學校與家庭教育之間尋求契合點,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和交流,在共同教育方面形成共識和默契,互相補合,力求增強家校共育的整體合力效應。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家校共育中貫徹目標一致原則的重要性,切實保證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步調一致,共同營造良好和諧的教育環境。
二、及時聯系是家校合作的關鍵
小學階段是少年兒童道德品格、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心理、生理發展變化很快,因此,在家校共育過程中,應貫徹教育及時性原則。孩子的內心活動特點,往往在日常的行為與語言文字中表露出來。老師和家長應觀顏察色,細心觀察、分析和判斷,及時發現苗頭,加強教育,正確引導。家校之間要及時溝通信息,交流看法,確定教育策略。貫徹教育及時性原則,即可以防范于未然,將孩子的不良因素及時消除,又可以適時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挖掘其積極因素,引導其朝著健康方向發展。
在貫徹教育及時原則的同時,還要保持教育持續性。少年兒童易受外界影響,可塑性強,其學習、生活和思想狀況都在不斷發生變化。我們要不斷追蹤這些變化,在家校共育中始終保持教育的持續性,研究和掌握教育對象的發展變化規律性,因材施教,對癥下藥。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2021家庭教育公開課直播心得體會2
昨天有幸聆聽了殷飛老師關于家校共育的講座,聽后如醍醐灌頂,自覺受益匪淺。
把教師工作當作事業,而不只是一個職業。“事業”和“職業”的區別就在于從事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你是否對自己有比較高的期許,你是否渴望到達某個高度,即使你目前還只是仰望。滿足于工作中不出差錯,各項考核評估基本過關,工作環境、待遇等一般但還算穩定,就是把教師這個工作僅僅當成了一個職業。
能夠不斷突破自我,去拓展新的疆域。這個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如果我們停下自己的腳步,我們將無法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無法應對教育實踐中錯綜復雜的局面。教育,早已經不是封閉的領域——事實上從來不是;教師,也早已經不是單純的一個職業——這是世界上最復雜、最繁難、最精細的工作之一。我們面對的工作對象不是工業流水線上標準化的產品,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每一個都很不一樣的人。在教育這個工作中,有無數有待于我們去探尋、拓展的疆域,自然也就有無數種發展自己的可能和空間。
因此,當你不斷突破自我去尋找、拓展這些疆域的時候,你就發現了教育這項工作中最迷人的地方。
能夠主動出擊,為自己創造機會。常聽有些老師抱怨自己所處的環境惡劣、條件一般、資源受限、領導不賞識、同事沒水平,覺得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發展的機會。但是,機會在很多情況下不是等來的,而是自己創造的。沒有機會,就要千方百計給自己創造機會。學會審時度勢,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利用現有條件,尋求發展空間。這些“發展空間”在哪里呢?其實,就在每個老師的身邊。
能夠擁有大格局,心神聚焦在美好事物上。有人說,教師是一個特別耗人的工作,它長年累月消耗著心神和身體,直到有一天兩鬢染霜,一輩子的職業生涯就這么過去了。的確,如果一個教師的生活中只有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中找到創造的價值和樂趣,不能發現教育以外的美好事物,并嘗試著去追求、去創造,遇上一點小挫折就覺得天要塌下來了,那么,教師這個工作確實屬于特別耗人的工作。尋找到一些美好的事物,將心神聚焦,為身心提供能量,引導精神向往明亮那方。
能夠耐住寂寞,潛心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一個企業、一個產品,如果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就不能贏得消費者,更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教育亦然應有自己的教育品牌。一旦找準了方向,就要下決心在這個領域打造自己的專屬教育品牌。這條路并不容易,需要你耐得住寂寞,沉潛數年,術業有專攻,才會小有成就。“小有成就”還不夠,還需要繼續鉆研,沿著正確的方向一直持續不斷地努力,才能最終闖出一片天地,在這個領域打上自己的獨特標簽,才能成就自己的教育品牌。
努力成為好老師,我一直在路上。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2021家庭教育公開課直播心得體會3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里與大家分享關于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香蕉”的兒子鎖睦晨今年6歲,目前就讀于東關小學學前四班。學習上“米飯”自覺主動,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中,“米飯”熱愛勞動,充滿愛心。“米飯”興趣愛好廣泛,喜歡畫畫、唱歌和跳街舞。進了學前班后,在老師的悉心教育和培養下,“香蕉”們感覺“米飯”進步明顯,對學校生活適應較快。借此機會,“香蕉”要特別感謝班主任唐老師、語言課的郭老師及所有其“米飯”老師,謝謝“湯圓”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無盡的愛。
教育不單單只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也不代表學習文化知識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父母的行為習慣就是孩子學習的一本教材,家長要做到言傳身教。另外對待孩子,“香蕉”們要做到疼愛但不溺愛,正確對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敗是正常的一件事,對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強求。
“香蕉”認為必須家庭與學校兩方面共同發力,掌握好小孩品德發展的共性。平時,家長和老師也要多多溝通,與老師一起查找針對小孩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緒是否穩定,言行是否一致,并共同制定良好的教育計劃,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得到改進。平時多與孩子平等交流,耐心聽取孩子的不同意見,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對于孩子犯錯,家長不必太過激動,可采取擺事實,明道理的說服教育法,榜樣示范法,欣賞激勵法等。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香蕉”們要通過家校共育,來締造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家校共育立德樹人2021家庭教育公開課直播心得體會的內容,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查字典網“。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2021家庭教育公開課直播心得體會】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后感 下一篇: 防汛一線黨旗紅,救災時刻顯擔當 防汛一線黨旗紅,黨員干部顯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