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業農村發展形勢論文 農村發展現狀及對策論文
淺談農業農村發展形勢論文,主要圍繞農村經濟的定義、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對于改善農村經濟的建議三方面展開論述。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淺談農業農村發展形勢論文,歡迎大家參考。
淺談農業農村發展形勢論文一
摘 要: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村經濟的發展在我國的經濟市場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隨著農村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農村的經濟發展有了明顯的進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農產品質量跟不上、收成少,農業投入不足,農村經濟薄弱等問題嚴重影響著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國政府應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力度,加快農村的產業化進程,給農村經濟注入活力,從而增加收入,改善農民的生活,進而推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進程。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產業結構
1 農村經濟的定義
農村經濟是指經濟活動或者經濟關系發生地在農村,或者與農業生產有著較為直接的關系的經濟集群,是農村中的經濟關系和社會關系的總稱。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隨著鄉鎮企業的蓬勃發展,農村小城鎮建設成為我國城鎮化建設最具活力的組織部分和主導力量。20年來,農村建制鎮的數量擴大了近8倍,發展到了19060多個。目前,我國的農村城鎮化正處在加速發展時期。農村小城鎮是我國城鎮體系中層次最低,數量最大的群體,它處于城市之尾,農村之首,起到連接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橋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通過減少農業人口,增加城鎮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決工農兩大產業間的利益失衡問題,還可以擴大農產品市場的空間范圍,提高農民的相對和絕對收入水平。因此,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發展比較緩慢,其中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農產品質量跟不上
隨著我國與世界接軌,我國的經濟在不斷發展,農村經濟也在加快步伐快速發展。但我國農村農產品的供給方面出現了地區性、結構性、季節性的過剩,也就是供過于求。我國農產品產量提高很多,但是由于農村的生產技術和技術設施落后,導致農產品質量跟不上,一直處于較低水平,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更看重質量,農產品質量不過關,使得農產品貨物囤積,嚴重阻礙了農村的經濟發展。
(二)農業生產的投入力度長期不足
農村的經濟發展落后,與農村方面的投資力度離不開關系,一方面是受到資金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缺乏對農業投資的吸引力。農村生活的壓力沒有那么大,農村的競爭力度也很弱,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導致農民對加大對農業生產的投入力度來改善生活的動力相對缺乏,對農業生產缺乏積極性。
(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滯后
我國農村農業產業結構落后,農業的經濟結構生產不合理,缺乏有特色的主產品,農產品基本都是自產自銷,小農思想,很難發展農村特色,在向外拓展農產品市場存在很多阻礙。
3 對于改善農村經濟的建議
為了使我國農村經濟快速發展,需要各地的政府扶持農業,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來改善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步伐。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
我國的農產品在質量方面需要很大的提升,用落后的方法顯然沒有明顯進步,因此要引進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以及技術設備,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滿足消費者對于質量的要求,另外制定農產品供給方面的戰略,盡量做到供小于求或供等于求,看清市場,使得農產品暢銷無阻,不浪費農產品。
(二)改善農村思想
要想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步伐,首先要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改善農民的思想,提高農民的科技思想,政府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使農民積極投入生產的隊伍中去,集體建設好的農村思想。要加大培訓力度,可以通過開展科技培訓,不斷學習科學技術,從而提高農民的生產科技水平,為建設新農村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術以及科技意識,使得農村經濟發展快速有效,每一家都為新生活而努力,推進新農村的建設,進而提高農民的生產水平。
(三)調整農村產業結構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需求也不斷增加,要時刻注意市場動態需求,根據市場需求制定農產品供給戰略,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使得農產品生產多元化,充分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優化資源,為農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利潤。
(四)對農村發展制定優惠政策
要想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首先要減輕農民的壓力,現在物價上漲,農業生產成本也在急速上漲,農村生產農產品,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應根據農村的發展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來減輕農民的負擔,這也有利于農村加大對農業產業的投入力度,改善以前投入不足的問題,為農民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打下基礎,為建設新農村而共同努力,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步伐,使得農村可持續發展。
4 結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時代的需求,農村的生產經營活動已經逐步接近市場化,農村經濟原有的自給經濟也逐漸轉變為商業經濟,農村產品也逐步走向多元化。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在全國人口中占有極大的比率,加快農村經濟的步伐,可以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生活質量。改善農村基礎設施,鞏固農民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增加農民的收入。加大對農村教育衛生投入力度,改變農村社會事業相對滯后狀況,積極建設農村小康社會,推動農村有特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快機械化、農業產業化發展,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孔令輝,阿茹娜.差異化營銷策略的應用與研究[J].科技與經濟,2006(7).
[2]孫良媛.新世紀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挑戰、機遇與出路――“新世紀中國農村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綜述[J].農業經濟問題,2002(5):48-51.
[3]林毅夫.農業產業化與“山東經驗”[J].城鄉橋,2007(9).
[4]李婷.當代中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01:65-68.
淺談農業農村發展形勢論文二
今年以來,全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狠抓關鍵環節,強化服務指導,農業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據統計,全市上半年實現農業總產值(不變價)7.7億元,同比增長2.9;實現農業增加值9.04億元,同比增長3.1,完成全年目標
的37.8;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950元,同比增長11.2,完成全年目標的53.2,其中,來自一產的收入563元,增長4.1。
一、上半年農業經濟基本特點
1、夏糧再創歷史新高,秋熟生產基礎扎實。夏糧生產實現面積、總產、單產三個同步提高。夏糧實際播種面積82.34萬畝,同比增加28.96萬畝,其中小麥75.94萬畝,同比增加29.10萬畝。夏糧平均單產387公斤,其中小麥單產401公斤,同比分別增加31公斤和24公斤。夏糧總產31.86萬噸,同比增加12.88萬噸,增長67.9。油菜種植面積19.9萬畝,同比減少2.78萬畝,單產147.7公斤,同比增加13.7公斤;春播蔬菜11萬畝,總產1.67億公斤,同比增加220萬公斤。糧油蔬菜生產實現了“以夏促秋”。今年全市栽植水稻66.63萬畝,上爭水稻良種補貼項目30萬畝,農民直接受益300萬元;重點推廣了寧粳1號、武香粳14和鹽稻9號等優良品種,機插和拋栽占水稻總面積的80,條紋葉枯病防治工作扎實開展。目前,水稻已進入擱田期,群體密度適宜,長勢較好。
2、林業綠化機制創新,持續發展。全市新栽意楊289.9萬株,完成年度計劃的138;成片造林面積3.4萬畝(含農田林網折合1.6萬畝),完成泰州考核指標的190;新建完善農田林網62萬畝,建設綠色通道260公里,建設綠色屏障310公里,新育苗木2494.8畝,森林覆蓋率凈增1.8個百分點。全市新栽意楊的92由個人投資,實現了林業經濟的“公退民進”。苗木成活率達85,同比增長12。春繭總產10萬公斤,單價28元/公斤,同比分別增長25和27.3。全市銀杏掛果樹102萬株,預計今年白果產量4000噸,與去年基本持平。
3、畜禽品種改良加快,防疫工作進一步加強。在市委、市政府扶持畜牧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激勵下,畜禽品種更新速度加快,規模養殖比重上升。目前,全市欄存二元母豬1.73萬頭,波雜山羊9.84萬只,分別占養殖總量的22.6和37.4,波爾種公羊已超過40只。1-6月份,全市引進新揚州鵝16萬羽,占飼養總量的50以上。全市新增欄存二元母豬5頭以上和肉豬20頭以上養殖戶670戶,其中新增千頭豬場4家。上半年共注射牲畜口蹄疫(五號病)濃縮苗99.2萬毫升,禽流感油乳苗261.7萬毫升,禽流感-新城疫二聯苗12萬羽份,豬鏈球菌苗54.5萬毫升,免疫生豬105萬頭次,家禽585.5萬羽次,抽樣檢測家禽血樣948份,牲畜血樣110份,規模養殖戶防疫密度達到了100,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實有效。
4、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較快,“三資”農業成效明顯。1-6月份,列入統計考核的105家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25.64億元,實現利潤6349.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8.8和24.9,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3.8和54.8。農產品出口創匯2889.8萬美元。耗用農產品70萬噸,同比增長26.9。11家列入泰州市統計考核的龍頭企業新開工項目17個,總投資8993萬元,新增從業人數467人,二次分配返利農戶456萬元。全市農業利用“三資”在建及竣工項目159個,實際完成投資2.5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48.1,其中外資項目1個,實際投資249萬美元,完成全年目標的17.5,500萬元以上規模項目8個,1000萬元以上大項目2個。
5、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穩步推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試點村人居環境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有序開展,共栽植各類苗木16.54萬株,新建垃圾箱538只,整治河溝77條,總長94.6公里,動工土方34萬方,投入295.8萬元。農村“5 2”實事工程扎實推進,共完成水利建設總土方672萬方,改造中低產田4.8萬畝,疏浚整治干河39公里,中溝212.15公里,已竣工和開工建設橋梁41座。農業綜合開發累計投入1910萬元。國家、省級項目示范區共改造中低產田4萬畝,建設省級科技示范園區1萬畝,完成各類土方58.8萬畝,鋪設道路55.4公里、硬質渠道48.9公里、中溝建筑物69座、小溝建筑物647座,新改建電站37座。新增插秧機226臺、麥油高性能聯合收割機64臺,變型拖拉機120臺,跨區作業42.6萬畝,收入1784萬元。上半年,共申報耕地占補平衡補充項目庫項目99個,其中土地整理項目30個、開發項目8個、復墾項目61個。68個已實施項目新增耕地2422畝。農業項目上,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淺談農業農村發展形勢論文,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淺談農業農村發展形勢論文,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淺談農業農村發展形勢論文 農村發展現狀及對策論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預防火災的教育建議書 預防火災的教育建議書800字 下一篇: 求職信應屆畢業生300字 畢業生求職信個人簡歷范例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