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導游詞講解 烏鎮介紹景點的導游詞
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有著蘇州園林之美、兔耳嶺草甸之奇觀,雖歷經20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下面是烏鎮導游詞講解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烏鎮導游詞講解1
大家好,很高興可以和大家一起游玩,下面有我來為大家介紹浙江烏鎮的景色。
烏鎮是浙江的一個水鄉古鎮,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鄉。據譚家灣古文化遺址的考證表明,大約在6000年前,烏鎮的先民就在這一帶繁衍生息了。那一時期,屬于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
唐時,烏鎮就隸屬蘇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廟碑》首次出現“烏鎮”的稱呼。烏鎮稱“鎮”的歷史可能從此開始。烏鎮為何稱為烏鎮呢?原因有很多,最為真實的原因是烏鎮的土地非常肥沃,色澤較黑且地勢比周圍高,所以古時叫做“烏墩”。后來唐代是正式建鎮,所以稱為烏鎮。烏鎮的建鎮史有1200多年了,京杭運河穿鎮而過,歷史上曾以河為界分為烏、青兩鎮。河西為烏鎮隸屬于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隸屬于嘉興府桐鄉縣,至直1950年烏青兩鎮才正式合并,統稱為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到今天。
1991年,烏鎮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游開發工程,于 2001年1月1日正式開放的,現已被評為國際四A級風景區,全國20個黃金周預報景點之一。雖然開發較晚,但起步較高,保存得非常完整,整個開發過程堅持了“以舊修舊、整舊如故”的原則?,F在景區里面依然有老百姓居住,并沒有因為旅游開發而把他們全部搬走,他們原來怎么生活現在幾乎仍然怎么生活,烏鎮也因此悠然自得原汁原味,是生活著的古鎮!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條小河名為東市河,水深有3米,是活水,連通京杭運河。河對岸的古民居里現在還有老百姓居住的,所以烏鎮是一個真正的活著的水鄉古鎮。
在這邊不遠處可以看到一座非常有特色的石板橋——逢源雙橋。跟一個成詞結合起來就是說左右逢源的意思了,還可以看到在這座橋上面有一個廊棚,所以也稱為廊橋,橋的下面還有一排水柵欄,在當時這排水柵欄相當于一座水城門的作用。
過橋以后,首先來到的是財神灣,原先這不叫財神灣,而叫轉船灣,烏鎮的水系比較特殊,呈“十”字型,越到柵頭河道越窄,船只也不易掉頭,所以當地人就在這兒開塘挖河造了一個能轉船的地方,同時為了區別于其它的地方的轉船灣,便借用前面的財神堂命名為財神灣。
回過頭可以看到的是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藥店,它的規模雖然小于杭州的胡慶馀堂,但也有12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由寧波藥商陸慶馀創建的,并由他的孫子陸渠清將藥店搬到這里,在柜臺四周約有300多只藥材柜。
看完藥店接著往前走,接下來看到的就是剛才所說的財神堂了,在烏鎮歷來都有接五路的習俗,所謂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財神,東南西北中各有一位,而這一位財神就是東路的文財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他為官正直,對君王忠心不二,直到后來自己的心都掏給了商紂王,當時百姓為此很敬重比干,特別是一些商人,他們認為做生意就應該誠心誠意,象比干一樣,所以比干奉為財神。
現在我們所走的這條街叫東大街,全長1300米,走的都是舊石板路,兩旁都是古民居,整條街上還居住著350多戶人家有將近1000的人口。望過去非常整齊干凈,因為開發時把所有的三線兩管全都下地了,現在兩旁人家家里都是有水也有電的,并家家戶戶幫他們裝好了抽水馬桶,污水也不排到旁邊的河里了,因此旅游的開發也改善了一定的居住環境。
烏鎮導游詞講解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馬上我們就要來到著名的烏鎮,游玩的時候請注意安全,不要拍照珍貴的文物。
烏鎮是浙江的一個水鄉古鎮,烏鎮地處浙江北端,與江蘇省相鄰,曾經是兩省三府七縣交界之處。春秋時期,烏鎮是吳疆越界,吳國曾駐兵于此以防越國,當時稱烏戌。“烏鎮”的稱呼,首次出現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間,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河東為青鎮,解放后,統稱烏鎮。
大家馬上就要來到逢源雙橋,逢源雙橋對面是高桿船,大家可以觀看雜技表演。再往前走,我們就會來到三白酒坊和宏源泰染坊,三白酒在烏鎮上是小有名氣的。因為三白酒很獨特:喝第一小口,感覺涼涼的;喝第二小口,感覺甜甜的;喝第三小口,感覺酸酸的。然后去東市河南邊的美人靠上坐一坐,覺得自己變美了。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古代一位和西施一樣漂亮的美女來到了烏鎮,見這兒沒有椅子休息,就修了一段靠椅,并在上面刻上花紋,這就是美人靠。再往前走,就來到了打太極的拳船。這條拳船歷史悠久,是個珍貴的文物。
大家繼續往后游玩,有什么不知道的事請問我,再見了,游客們!
烏鎮導游詞講解3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導游劉X,大家可以叫我小劉,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的是烏鎮、西柵。
烏鎮是浙江的一個水鄉古鎮,烏鎮地處浙江北端,與江蘇省相鄰,曾經是兩省三府七縣交界之處。春秋時期,烏鎮是吳疆越界,吳國曾駐兵于此以防越國,當時稱烏戌。“烏鎮”的稱呼,首次出現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間,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河東為青鎮,解放后,統稱烏鎮。
關于“烏鎮”一詞的由來,還有一個典故。據說在唐憲宗元和年間,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據稱王,舉兵叛亂,朝廷命烏贊將軍率兵討伐。烏將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打得叛軍節節敗退。李琦突然在市河河畔掛牌休戰,正當烏將軍就地扎營伺機再戰時,李琦卻于當日深夜偷襲營地。烏將軍倉促應戰,最后連人帶馬跌入李琦設下的陷阱,被叛軍亂箭射死。雖說仗是打輸了,但是烏贊將軍那種正直、忠誠、愛國的表現,讓老百姓十分欽佩。大家為了紀念他,就把鎮名以他的姓氏為名,改稱“烏鎮”。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烏鎮導游詞講解的內容,希望能引發大家的思考與共鳴,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查字典網“。
上一篇: 平遙古城導游詞5分鐘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 下一篇: 生日祝福語簡短獨特 生日祝福語簡短獨特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