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觀看覺醒年代的感悟 從覺醒年代中汲取思想偉力
大學生觀看覺醒年代的感悟,我將無我,苦苦探索救國之路,青年有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信念,勇毅篤行奔赴遠大前程。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學生觀看覺醒年代的感悟,歡迎大家參考!
大學生觀看覺醒年代的感悟
要說今年最火的電視劇,《覺醒年代》概莫能外。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優秀電視劇,高度還原歷史原貌,劇中演員形神具備,敘事手法平鋪有序,以精湛的藝術表現手法向觀眾講述了那段國人覺醒的坎坷歷史。想必很多觀眾或多或少看過關于我國近代史的電影視劇,抑或從歷史課本上對我國近代史有所了解,對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等人物大家耳熟能詳,但提到陳喬年、陳延年、鄧中夏等革命青年,可能真沒有什么印象。這部電視劇讓我們記住了所有為喚醒國民意識、救國家于危難之中的慷慨之士和熱血青年。
我將無我,苦苦探索救國之路。《覺醒年代》的年代背景是1915年到1921年的民國時期,國內軍閥林立、政治動蕩,百姓生活艱苦、民不聊生。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群學術精英和熱血青年勇立潮頭,致力于探尋國家的出路。劇中,北大在蔡元培校長的領導下,集結了陳獨秀、李大釗、胡適三大新文化運動主將,又主張新舊文化激烈碰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求喚醒國民,找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救國之路。有幾個片段令人印象深刻,主張復古的舊文化勢力不擇手段破壞新文化傳播,把陳獨秀家的外墻上全部貼上白條;李大釗把每個月的工資大部分都救濟了長辛店的工人,自己的家庭生活卻面臨著困難;陳延年、陳喬年“瀟灑”奔赴刑場,令人淚目;毛澤東借助北大圖書館管理員職務,深夜忘我讀書。他們以我將無我的大無畏精神,在黑暗中尋找光明,于迷惑中探尋答案。
青年有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覺醒年代》這部劇鏡頭中出現最多的無疑是革命熱血青年了。從北大的校園、課堂到各種社團,從北京到上海,青年卻成為了那個最不可愛的年代里最為活躍最有希望的群體。嚴格意義上,陳延年、陳喬年、趙世炎等革命青年也都是“90后”,他們雖年齡不大卻志向遠大,勢單力薄卻又精誠團結、心系民族,在讀書與實踐中摸索著社會主義,在游行和抗爭中維護著民族主權。劇中,在李大釗負責的北大讀書會上,青年學生們就無政府主義和社會主義進行了長期的激烈的辯論,學生們在思想碰撞中提高認識,獲取新知;陳延年提倡并主導的工讀互助社踐行共產主義原則,小范圍試點探尋共產主義的精要所在,雖困難重重,引來不少麻煩,但至少這是一次勇敢的嘗試,因為他們在做。今天,我們更加堅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堅定信念,勇毅篤行奔赴遠大前程。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規模空前的“五四運動”,以青年學生為主體,廣大群眾、工人等階層共同參與,通過示威游行、罷工、請愿等多種方式,呼吁政府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劇中,陳獨秀、李大釗、鄧中夏、毛澤東、周恩來等愛國志士,在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的指引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毛澤東在1919年7月寫下了《民眾的大聯合》,指出“我們醒覺了!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這個“我們”就是民眾。在劇中,李大釗和陳獨秀看到百姓窮困潦倒、水深火熱的場面淚流滿面,此時下定決心要建黨。李大釗問陳獨秀你為什么建黨,陳獨秀說:“不為別的,就為了他們,為了他們能像人一樣的活著”。1920年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相繼在上海和北京成立,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等有志之士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攜手共赴革命拯救中國的偉大道路。
李大釗堅信,社會主義絕不會辜負中國,一百年后一定會證明他的觀點。一百年了,中國共產黨苦難中鑄就輝煌,探索中收獲成功,失誤后撥亂反正,奮斗后贏得未來。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要接續努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光榮奮斗。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觀看覺醒年代的感悟,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大學生觀看覺醒年代的感悟,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大學生觀看覺醒年代的感悟 從覺醒年代中汲取思想偉力】相關推薦文章:
覺醒年代觀后感800字大學生 覺醒年代觀后感800字大學生作文
上一篇: 貴州著名景點導游詞 貴州著名景點導游詞三篇 下一篇: 黨員干部觀輝煌中國心得體會范文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