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心得體會
中國航天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心得體會,中國的航天員以星辰大海為征途,中國在航天科研領域取得的每一次成功,其背后都是航天人無數個日夜的汗水和努力。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國航天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
中國航天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心得體會
2021年6月17日18時48分,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進入天和核心艙,舉國沸騰,這標志著我們中國人首次進入了自己的空間站。恰逢黨的百年華誕,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順利升空,喚起了中國人更多的民族自豪與愛國熱情。
中國航天員們的每一次出征都牽動著所有中國人的心,中國在航天科研領域取得的每一次成功,其背后都是航天人無數個日夜的汗水和努力。航天員們肩負著探索宇宙的神圣使命,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此次他們將再次續寫中國載人航天的新傳奇,把中國航天的《星辰大海》唱響浩瀚太空。
“我向你奔赴而來,跨越過星辰大海。”中國載人航天從無到有、從追趕到超越,是中國航天人化夢想為現實的執著歲月。開跑空間站建設“第一棒”的聶海勝,7次神舟系列發射,3次備選,3次飛天,在這18年里,有不計其數的考核,他一直堅持訓練,即便作為備選,也要準備到火箭點火的那一刻。上次飛行的驚喜仿佛還在眼前的劉伯明,時隔13年再次飛向太空,13年似乎很長,可當回頭看為夢想堅守、為使命拼搏的訓練時,卻又似乎是倏忽之間,這就是飛行任務必將圓滿成功的底氣所在;飛行任務乘組中唯一的“70后”湯洪波,曾以為進入航天員大隊后,很快就能體驗到漂浮太空的感覺,但沒想到這次飛天的機會,一等就是11年,這中間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等待、一次又一次的堅持。對航天員來說,最大的挑戰并不在于艱苦的訓練,而在于初心不變、激情不改,一直堅守為祖國出征的崇高信念。我們為什么要奔向太空?因為那里有星辰大海!
“赤子心熱血澎湃,用青春譜寫精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現了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工作到太空行走、從短期停留到中期駐留的不斷跨越。每一步跨越,都凝聚著航天員們幾年如一日的艱苦訓練。面對26秒漫長的劇烈低頻振動,楊利偉克服了身體與心理障礙,用一位英雄的堅定信念,完成了首次太空飛行。當艙門打開困難時,航天員們理智冷靜地處理,最終翟志剛得以在太空行走……一次次任務圓滿完成的背后,其實是日復一日的堅持,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140多個科目的課程,這是對毅力、耐力、記憶力的一種挑戰,倦了他們就站著聽課,困了就把風油精抹在鼻子下面;每一項專業技能的訓練都在挑戰者人體的極限,訓練的過程中,宇航員手里有報警器,如果實在堅持不下去時,可以隨時按響它,但多年以來從未有人按下過,每個航天員都咬著牙堅持,因為他們相信堅持的力量。正如楊利偉所言,“成功是差一點點失敗,失敗就是差一點點成功”。我們為什么能飛天逐夢?因為有一顆追夢的赤子心!
“你是心中一顆恒星,照我不停往前行”。我們在邁向太空的一次次飛天壯舉,成為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記憶之一,自2003年首次實施載人飛行任務以來到今天的成就,我們用了18年的時間,邁出的每一步都伴隨著巨大的險阻和犧牲,但也讓我們更高的航天夢想一步步成為現實。2003年楊利偉肩負著數以億計的華人夢想遨游太空,在浩瀚星空實現了我國千年飛天夢想;2008年神舟六號實現首次多人多天任務執行,翟志剛太空出艙,第一次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浩瀚太空;2012年航天員劉旺完美地打出了一個“太空十環”,首次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2013年航天員王亞平成為中國首位“太空教師”,實施了太空授課;2016年景海鵬和陳東在太空中駐留一個月,完成了迄今中國人時間最長、高度最高的太空飛行;這一次神舟飛天筑夢天宮,我們一起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新高度。我們為什么要繼續前行?因為心中有夢!
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一次次歷史性的跨越與成就,中國的航天員以星辰大海為征途,以逐夢太空為信念,以民族復興為己任,必將在浩瀚太空中留下更多的中國身影、中國足跡,以后必將在太空飛出更加絢爛的中國軌跡。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航天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心得體會,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中國航天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心得體會,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中國航天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心得體會】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2021年七一建黨節活動策劃書 七一建黨節活動方案 下一篇: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800字高中生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