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征觀后感800字 觀看電影《長征》心得體會
觀看電影《長征》心得體會,堅定個人的理想信念,不輕易說放棄、談退縮,艱苦奮斗是戰勝一切困難的致勝法寶。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觀看電影《長征》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
觀看電影《長征》心得體會【一】
文化是經濟和政治在觀念形態中的存在方式,是人類精神活動的表現和產物。而長征文化,便是“五四”以來形成的最重要的革命傳統文化之一。“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當年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之后,毛澤東同志曾就長征作過如此精辟的總結。紅軍長征已過去了七十年,但長征精神依然鮮活地留在人們心中,鼓舞著我們每一人。
我是一名普通百姓,在我青少年時期,就熟悉了紅軍的事跡,特別是“會澤擴紅”更加耳熟能詳,隨著年齡增長,這種情結愈發強烈。在我眼里,紅軍能完成“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的長征,每一位紅軍將士都是英雄好漢。連外國人斯諾?索爾茲伯里都高度評價了紅軍長征。沒有長征,就不能保存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軍隊和革命根據地,就不會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勝利,也不會有新中國,更不會有現在改革開放的成就。
飲水思源,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也是我們紀念紅軍長征的動力,在紅軍長征七十周年之際,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舉行紀念活動,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為了把這感動一代代人的革命精神發揚光大。
面對自己的先輩,每一個人都應該捫心自問,我們的幸福生活來自哪里?我們有沒有忘記那些為我們打天下的革命先輩?
有人可能會認為,當年窮人參加紅軍是為了有飯吃。確實是有這樣的人,但是他們當了紅軍以后,其信念就不只是為了吃飯。我們在長征七十年后的今天,仍然能深深地感受到紅軍長征的艱苦卓絕和巨大犧牲,“送郎當紅軍”絕不僅僅是為了吃飯而去的,而且有一些紅軍將領就出身于書香門第,家里有飯吃,他們就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大眾的解放扛起了搶。
假如僅僅為了吃飯,你就無法解釋這樣的故事,紅軍長征到咱們x時,有12位紅軍傷員被敵人抓住了。敵人說,只要你們不當紅軍了,就可以放你們生路,不殺你們,但是這幾位紅軍戰士個個堅強不屈,敵人沒有辦法,就把紅軍傷員帶到半山腰一個深不見底的地下河洞口,把前面兩個傷員推到山洞里面,在后面的10位紅軍就說:“不用你們推,我們自己跳”。當地群眾后來把這個洞叫“紅軍洞”,這個事跡刻在那個洞口的碑上。
我覺得,紅軍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在那個年代里,承擔起了自己的歷史責任。這種歷史責任感,最值得我們紀念,也是今天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最需要的。
什么樣的精神讓我落淚?那就是寧可犧牲自我,去保全集體的團隊精神。從資料上見到當年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率部隊為紅軍墊后。掩護主力隊伍撤退以后,他們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們撤退的時候,湘江已經被國民黨封鎖了。
他們又餓著肚子翻山越嶺退回到x打游擊。撤退途中,陳師長腹部中了敵人的子彈,他命令其他的戰士撤退,自己來掩護,不幸被敵人抓住。敵人非常得意,在抬著他去邀功的時候,陳師長把自己的腸子掏出來扯斷,最后壯烈犧牲,年僅29歲。
這個故事讓我流淚,長征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紅軍戰士為了大部隊的安全,犧牲了自己,如果一支軍隊,一個民族擁有這種精神,那就無堅不摧了。長征精神是一個寶庫,過去,現在和將來都能讓我們受益匪淺。
如果要問我,紀念長征的感悟是什么?我們今天紀念紅軍“長征”,已經沒有了戰火紛飛的氛圍,七十年前艱苦程度甚至超乎我們的想像,但其精神卻會永遠激勵著我們。毛主席曾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艱苦奮斗幾十年如一日,這才是最難最難的啊!我想,人生可以平談,但不能虛度光陰。這就是我的最大感悟。我們今后要繼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遙望著眼前的山山水水,眼前總會浮現長征中一個個鮮活的面容。今天的紀念活動遠遠無法表達出我們對紅軍的崇敬之情。
觀看電影《長征》心得體會【二】
人的精神力量若強大起來,可以到什么境界?從1931年開始的那段征程應最能詮釋。從瑞金到x,從東南到西北,為救國救民傾盡所有,最終,真理戰勝了謬誤,血淚凝聚成了豐碑,鐫刻了那一代共產黨人不朽的精神力量。
可以說,長征時期的中國共產黨,是處于內憂外患之中,外是蔣介石的"圍剿",內是博古、李德"左"的錯誤。初期的戰役無疑是悲壯的,"血戰湘江"一役紅軍從八萬銳減到三萬,劇中一個叫"阿玉"的姑娘,打游擊戰,被捕后高唱一曲《十送紅軍》,沉塘犧牲。紅軍,不僅要抗擊各地圍追堵截的軍閥、國民黨的中央軍,還要、也更為重要的,是糾正黨內的錯誤,否則,工農紅軍,全軍覆沒。故說長征,是一場堅守信仰、追求真理的跋涉。
劇中黨內一切以"蘇聯軍事顧問"為王的指導方針讓我訝異,軍事顧問并不能結合中國的實際,指導方針出現嚴重錯誤,導致中國的工農紅軍一敗再敗,甚至可以說到了四面楚歌的絕境,但,指導方針將博古、李德的教條主義奉若神明,絲毫不考慮黨內的實際情況,這時的紅軍是艱難的,是壓抑的,也是岌岌可危的。但,幸好,毛澤東等領導人,一再堅持打游擊戰、西進川滇黔等作戰方針,創造了四度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著名戰役,終于,讓黨走上了正確的道路,高奏起了凱歌。
回望長征,不禁感嘆那對信仰與真理的不懈追求。
信仰,是多么崇高的名詞啊,它由不得任何人侵犯與褻瀆,在任何情況,即便在最黑暗的時刻,仍是天邊那顆最亮的星,始終在心中亮著,即使,觸碰不到它,即使,實現它在好遠好遠的未來。崇敬紅軍當時的信仰,敢問若心中沒有堅定的追求,豈會拼上一切,傾盡所有,只為那個"縹緲"、"虛無"的將來?亂世,讓當時的人迫切改變一切,小至個人的生死,大到國家的存亡,唯有堅持,才可能有出路。現今的我們,談及信仰,還會有那如此的激情嗎?隨著年歲增長,被社會漸漸磨平了棱角,在養家糊口中也便淡忘了曾經的信仰,曾經至高無上的信仰。只是,不論是朝九晚五,還是詩情畫意,都要擁有信仰,堅守信仰,才不至于在思想的沙漠里干涸至枯萎。
真理,每一個人都應窮盡一生追求的。沒有永恒的真理,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實事求是,不唯書,不唯上,只為實,立足實,只有如此才能找到真理,或是立足真理。長征初期犯的不就是脫離實際的教條主義錯誤嗎?這讓黨吃了很大的虧。沒有絕對,沒有永恒,面對任何事物,都要以一種辯證法的眼光看待,敢于指出錯誤,即便所有人都抱有與之相反的觀點。若沒有當時毛澤東、朱德、洛甫等人的正確批判與清醒認識,紅軍,或許真會斷送。追求真理,堅持真理,實踐,自會檢驗出它的真偽。
長征,一段崢嶸歲月,一場共產黨人關于信仰與真理的跋涉,那種堅守、不屈、奉獻,已深深地刻在骨子里,必將銘心。
觀看電影《長征》心得體會【三】
《長征》這部紀錄片真實地再現了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壯舉。在長征中由于“左”傾的錯誤,紅軍由長征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在偉大領袖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下,紅軍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靈活變換作戰方式,穿插于敵人重兵之間,四渡赤水,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浴血奮戰,經歷了無數場戰斗,爬雪山過草地,走了兩年的時間,終于到達了x,取得了長征的勝利。長征中紅軍表現出來的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革命必勝的信念、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
影片中,最令我難忘的是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在長征途中,戰士們餓了就吃野草、皮帶;渴了,喝河水。湘江戰役、強渡烏江、四渡赤水……有多少紅軍戰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長征的偉大勝利。
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也是紅軍在雪山上,雪花滿天飛舞,北風呼呼地吹來,戰士們只穿著一件單薄的軍衣,北風就像刀割一樣吹在戰士們的臉和身體上。行進中,每個戰士都不敢坐下休息一會兒,因為他們都知道一坐下來就會永遠都不能站起來。這樣艱苦和惡劣的自然環境,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課室的小學生們是無法體會到的。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使我感慨萬千。長征的精神激勵著我努力學習,克服生活、學習中的種.種困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艱苦奮斗、大公無私的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今我們生活在他們為我們創造的和平年代里,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讓我們把長征的精神用到學習、生活中,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奮斗。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看電影《長征》心得體會,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觀看電影《長征》心得體會,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電影長征觀后感800字 觀看電影《長征》心得體會】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獻禮建黨100周年征文小學生 2021年慶祝建黨節100周年作文 下一篇: 科技自立自強心得體會大學生 科技自立自強的主動仗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