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清事跡作文素材 學習先進人物伍淑清心得體會
伍淑清看到香港最近發生的風波,此前的“占中”事件,以及“反國教”的參加者許多都是年輕人,十分痛心。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學習先進人物伍淑清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參考!
學習先進人物伍淑清心得體會【一】
伍淑清是香港美心集團的老板,最近美心的月餅更是被瘋搶,許多人都通過這種方式來支持伍淑清。美心是香港最大的餐飲集團之一,其中擁有眾多的品牌。
伍淑清其實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伍淑清雖然擁有億萬身家,但是她有一個生活習慣就是從不化妝。伍淑清從來都不講究享受,是一個樸素的人。伍淑清并不是一個創一代,而是一個豪門二代。這種品質在豪門二代身上更是少見。伍淑清從不愛漂亮,卻成為了香港最美的女性企業家。伍淑清的美不是在外表,而是在她的內心。
伍淑清其實是系出名門,她的父親當年創辦了美心集團,所以伍淑清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伍淑清的父親白手起家,打下了一個資產過百億的美心集團。不過伍淑清雖然出身名門,但是身上卻毫無嬌生慣養之氣。
伍淑清很小就去美國留學,并且在美國獲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她在美國用2年半就完成了4年的學業,而且每一個功課都是A。伍淑清在美國讀書的時候,還一直堅持半工半讀。畢業之后,伍淑清就去父親的餐廳當一個服務生,伍淑清在美心集團是真正的從低做起。
1978年,伍淑清回到了內地考察。這一年李嘉誠、胡應湘等香港富豪登上了天安門城觀看閱兵。不過伍淑清卻是最后第一個在內地投資的香港企業家。伍淑清在內地考察之后就建議父親在內地投資一家航空餐飲公司。
當時內地這一塊幾乎是空白。當時來內地投資的難度非常大,根本是無從下手。不過伍淑清最終突破了艱難險阻,成功在內地成立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成立甚至是驚動了最高層。
后來在許多電視劇中,這段故事也被無數次搬上了銀幕。當時伍淑清的公司是第一家合資企業,所以001的企業編號。伍淑清也被許多人稱為001小姐。后來伍淑清更是在內地先后投資了16家公司。
伍淑清的舉動對香港企業家的投資動向影響非常大。后來眾多的香港企業家紛紛效仿伍淑清,在內地投資建設。從這一點上看,伍淑清可是居功甚偉。伍淑清在香港帶來了500萬資金,先墊付進去,而且伍淑清凡事還親力親為,跟許多人想象中豪門小姐做派完全不一樣。
后來伍淑清除了做生意之外,把剩下的精力都用在推動香港跟內地青年的交流上面。伍淑清每年投入巨資邀請內地青年去香港交流學習,同時也組織香港青年來內地訪問。在伍淑清的推動下,至少已經有上萬香港青年來內地學習交流了。
伍淑清今年已經71歲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為了推動這項工作的發展,伍淑清幾乎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她至今都沒有嫁人,把時間都奉獻給了香港。
伍淑清身上的意志品質值得每一個女性企業家學習,她的身軀雖然弱小,但是卻是能量滿滿。跟何超瓊去聯合國發言的伍淑清,一生未嫁,擁億萬身家卻從不化妝,伍淑清跟何超瓊都堪稱是時代女性的楷模。
學習先進人物伍淑清心得體會【二】
在香港,伍淑清是一個商界傳奇。雖然出身豪門,她卻從零開始學習創業,最終成長為餐飲界的一位企業家。在大陸,伍淑清更以“001小姐”為人稱道。她參與到中國改革開放的“破冰”之路,吃到了中外合資的第一只“螃蟹”。此后,她在內地成功興辦了幾十家合資或獨資企業,又以世界貿易中心協會為平臺,帶領上百個國內外團體來華訪問,推動中國的“引進來”與“走出去”;她創設了諸多公益機構,投身慈善和扶貧事業,扶助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如今,伍淑清已經71歲,每天還在努力工作。在旁人看來,她這一輩子犧牲太大,但伍淑清本人卻不這么看:“我可以選擇每天穿金戴銀,聊天打牌,悠閑地度過這一生,但那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沒有所謂的犧牲,只有選擇。”
在打拼中成長起來的“鏗鏘玫瑰”
伍淑清的這種選擇,與她成長的環境和不服輸的性格是分不開的。1948年,她出生于香港一個愛國華僑世家,祖籍是廣東臺山。20世紀50年代,伍淑清的父親伍沾德和伯父伍舜德從一家小餐館開始艱苦創業,終于將企業發展成為擁有300多家餐廳、餅屋的香港美心集團公司。
在中國香港,富豪們的女兒被稱作“太子女”,她們從小便泡在蜜罐里長大,過的是名副其實的公主的生活。然而在這群先天決定的“人生贏家”中,有些人也選擇從零開始打拼,用后天的實力展拓出自己的世界,伍淑清就是其中的一位。
伍淑清的中學時代是在香港嘉諾撒圣心書院度過的。1967年,在受過正規嚴格的教會學校教育后,伍淑清前往英國倫敦進修秘書課程。在英國讀書期間,每當學校舉行校會組織學生排隊的時候,總是英國本土的學生站一排,歐美的學生站一排,亞洲的學生站一排,而在亞洲同學的這一排隊伍里,中國學生的地位是很低的。因此,每次排隊都讓伍淑清感到一種不能容忍的屈辱。
在英國,伍淑清只學習了8個月就轉學去了美國巖士唐大學讀工商管理課程。在國外,每每有人這樣問她:“你是日本人嗎?”伍淑清總是毫不猶豫地告訴對方:“不,我是中國人!”為什么外國人總把自己當成日本人,還不就因為自己的祖國不強大、貧窮、落后嗎?于是,為了給中國人爭口氣,她刻苦學習,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四年的學業,所有功課的成績都達到了A。當時,美國巖士唐大學將每學年一名“杰出學生”的榮譽破天荒地授予了這位來自中國香港的女學生。
1970年,伍沾德的餐廳到日本世博會上參展,伍淑清在展會上做起了服務員。眾所周知,日本餐飲業將“顧客至上”的原則做到了極致,服務員要面帶微笑地為客人鞠躬、開門……這些,伍淑清都是照做不誤。每天營業結束后,她顧不上身體的疲倦,還要跑去其他國家的展臺去交流、學習,比一般服務員還辛苦。
半年后,伍淑清回到香港,協助父親經營翠園餐廳。她一接手,就成功將它打造成美食名店,“翠園”更成為游客訪港必去的餐廳之一。當她開始在香港餐飲界一展身手時,一個來自北方的訊息引起了她的關注。
吃到合資企業的第一只“螃蟹”
1978年12月10日,新華社香港分社帶領包括伍淑清在內的12位港商到四川成都考察訪問,這是她第一次踏上內地。12月23日,在從武漢開往廣州的火車上,她從廣播里聽到了鄧小平的聲音。伍淑清回憶說:“當時具體說的內容記不住了,但關鍵的話卻至今記得很清楚,鄧小平說:‘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歡迎外商到中國投資’。”在她看來,這個來自北京的訊息非同一般,這是國家開始重點推進經濟發展的信號。
隨著信號而來的便是商機。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政府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系,接著簽署了中美航空協議,決定建立中美直通航線,而那時美方要求必須有航空配餐。因此,鄧小平要求中國民航局必須在1980年5月前做好航空食品。而當時,在內地還沒有一家具備生產航空食品能力的企業。
機緣巧合下,伍淑清和父親伍沾德開始與中國民航局接觸,商討去內地做航空食品。由于那時內地還沒有合資企業的先例,商談過程并不順利,純屬“摸著石頭過河”。在伍淑清的印象中,自1979年的6月至9月,她至少去了北京7次,參加了許多場會議,也參與了很多次合同內容的修改商談。因語言不通,雙方又不希望商談過程中有誤解,在會談中,很多時候雙方都是用書寫來溝通。
1979年11月,距離中美通航僅剩半年時間,關于公司的審批還未下來。時任民航局局長與伍沾德商量:“老伍,我們都是中國人,您能不能幫忙先墊付費用?”伍淑清回憶道,“我爸爸聽到這句‘咱們都是中國人’后,馬上決定自己先墊付500萬港幣。”隨后伍沾德和局長握了握手,這筆生意就算敲定了。那時,因為“冷戰”等國際因素,歐美主要國家對華實施禁運,許多先進設備是無法進入中國內地的。在伍氏父女返港后,便馬上籌集了500萬港元,并利用中國香港的特殊地位來購置國外先進的設備,籌辦航空食品公司。
1980年3月初,距離中美計劃通航的日子不足兩個月時間,公司的許可證仍然沒有批覆下來。伍淑清回憶道,當時民航局負責人非常著急,跑去找鄧小平。聽說由港人來做,鄧小平只問了一個問題:“他們會不會做面包?做的面包掉不掉渣?”原來,鄧小平早年曾在法國留學。他的體會是西方人以面包為主食,而評價面包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掉不掉渣。在得知伍家經營的餐廳做面包沒有問題,且有愛國背景后,鄧小平當即表態:“批下這個合資公司。”
1980年4月,美心集團和中國民航總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它的“準生證”上寫著“外資審字(1980)中外合資企業第一號”。1980年5月2日,中美通航后首架美國飛機飛離北京時,機上配餐就出自該公司。
從這以后,以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形式出現的“三資企業”,在中國內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因此,人們風趣地稱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為“天字第一號”,伍淑清也得到了“001小姐”的稱號。
有人說,改革開放對處于艱難時刻的中國來說,就如同“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而在那個時刻,伍家和中國民航局精彩演繹了一出“借東風”的大戲。他們借助改革開放的東風,用自己的力量,幫中國做了一件大事情。
助力中國的“引進來”與“走出去”
除了是內地合資企業的先行者之外,伍淑清還是支持中國“引進來、走出去”的最早一批推動者。
1976年,伍淑清一手建立了香港世界貿易中心協會。20世紀80年代,在運營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同時,伍淑清又率先帶領外商團隊進入中國考察學習。伍淑清說:“我不是為了賺錢,就是覺得當時國家有開放的需求,而我有帶國外朋友來的義務。”那時,伍淑清乘坐飛機,頻繁往來于香港和內地處理各種事務,甚至還有了“空中飛人”的稱號。
在關注“引進來”的同時,伍淑清也十分注重中國的“走出去”。1995年,她開始擔任全球高端商務設施和服務一體化網絡平臺——世界貿易中心協會(WTCA)理事。為推動中國融入國際經貿網絡,在伍淑清極力爭取下,WTCA將中國各省市的入會會費由17.5萬美元直降到2500美元。在她的積極推動下,北京、南京、廣州、深圳等16個城市先后成立WTCA分會,中國外貿的國際經貿信息網也由此建立。
伍淑清記得,她曾陪同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吳儀到美國作WTCA年會演講,吳儀在結尾處用英文發出邀請“到中國來走走”,讓現場嘉賓們起身鼓掌;1997年,為打破西方對香港的經濟“唱衰論”,伍淑清又組織WTCA當年年會在港舉辦,邀請時任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吳儀再次前往,并歡迎全世界來回歸后的香港做生意。
直到20xx年從WTCA退休,這份引進外資、幫助國內企業走出去的工作,伍淑清一直沒有停下。現在,作為WTCA的終身名譽理事,伍淑清仍在忙碌。“香港是中國走向國際的極佳平臺,可以為我們不同階段的發展做好服務。我們要做好開門的工作。例如國家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倡議,現在沿線國家中,至少40多個城市都有我們的會員,我們應該動員他們幫助我們的企業走出去,接軌當地的市場。”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xx年年會開幕式上的演講讓伍淑清倍感振奮。她尤其希望中國在引進外國核心技術人才方面邁出更快的步伐,并創造更有吸引力的邀約條件。
為公益事業而奔走
多年以來,伍淑清一直維持著高強度的工作狀態,她每天凌晨1點后才會就寢,而不到六點半就要起床。除了打理公司的業務之外,公益與慈善事業占去了她大部分時間。
當改革開放之后,伍淑清在內地和香港的穿梭之中,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香港的青少年多年來沒有接受過足夠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還沒有像老一輩香港人對祖國懷有堅定不移的熱愛之情。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那時,伍淑清察覺,香港人心的回歸并不會一蹴而就,而恰恰是剛剛開始。如何讓香港的青少年更多地了解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悠久豐富的歷史,培養他們“愛祖國,愛香港”的情懷成為了她心中念念不忘的事情。
為此,在首任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的支持下,伍淑清建立了香港中華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基金。作為基金執行委員會的主席,伍淑清以極大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工作中,從1998年起至今,基金會組織了數十個代表團到中國內地進行交流。活動之密集、規模之大、堅持之持久,在兩地青少年文化交流中無出其右。
在伍淑清的感染下,香港和內地許多有識之士加入其列,形成了推動事業的合力,這更是賦予了伍淑清無窮的力量,讓她把目光投向了更遠的雪域高原,投向了那里的生態和孩子。從雪域高原的盲童,到世博園世貿協會展館,一個又一個項目,傾盡了伍淑清的全部心力。
做了很多事情的伍淑清非常“低調”,她無數次到訪中國的西部,可是她的家人并不知曉。直到20xx年10月,她的父親伍沾德通過媒體報道得知,女兒居然5年內踏足西藏30多次。伍沾德很心疼,他勸告伍淑清:“你這樣不行,普通人去一兩次已經很緊張,你雖說是為了工作,但怎能不顧身體呢?”
伍淑清去西藏,大部分是為了公益。她很早就在香港發起成立了“中國西藏兒童健康教育基金”,從海外及民間的渠道為西藏兒童籌款,改善那些西藏殘障兒童的生活狀況。并在西藏的農村建立健康中心,給小孩體檢,為白內障兒童手術,以此保證兒童的健康。太喜歡西藏這片隆起在中國西部的土地。“每次從青藏高原上空飛過感受都不平靜,心里總想著要記錄下這人間少見的氣勢與美景”。
在人口老齡化問題凸顯的當下,伍淑清又開始考慮居家養老問題。老人們在家中怎樣照顧自己,怎樣給自己檢查身體,如何配置醫療設施和服務成為了她考慮的最新問題之一。“我打算在香港做一個居家養老的試點。這是一個能達到國際標準的生活與互動的living village。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定后,這一試點或能實施,并為內地養老事業的發展提供些借鑒意義。”
已屆古稀之年的伍淑清,絲毫沒有放慢步伐,她仍然是那個奮斗中的“001小姐”。
學習先進人物伍淑清心得體會【三】
伍淑清此次赴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言,身份為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監察顧問。“這個協會成立于1993年,目的是為了安排香港各界別的婦女在1995年時到北京參加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早在1994年,就已經拿到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的咨商地位。” 伍淑清介紹道,她與何超瓊主席去日內瓦是自費的,完全是代表婦協的民間行為。
“我們9號到了日內瓦以后,10號聽了大家發言,11號何主席去做過兩次發言,每次就是90秒一分半,總共三分鐘,兩次發言大家都很重視。”伍淑清回憶道。
據記者了解,伍淑清原本也有一次正式發言的機會,但她主動讓給了何超瓊,為的是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的發言可以講述得更從容,一氣呵成。
“這是我們用香港民間的聲音在海外告訴大家,香港究竟發生的情況是怎么一回事。”伍淑清表示,很多時候一些香港媒體和外國媒體關于香港的報道不夠準確,影響了海內外公眾對香港真實情況的理解,“去做這個澄清的事情,我們覺得義不容辭。”
去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聲后,伍淑清本人及美心集團隨即遭到了激進示威者不同程度的攻擊,甚至惡意報復。對此,伍淑清表示,一早就預料到會有這些網絡的攻擊。“去聯合國之前,因為中華基金中學反對學生,就有一些網絡開始攻擊我和學校。去聯合國時,何超瓊主席的發言文字傳到網上,也招來了對何主席以及我本人的攻擊,甚至同時也將美心集團拉了進去。”
“美心是一個企業,養了幾萬個工人,后面有不同的股東。我不是美心的股東,我也不是在美心工作,根本美心集團跟我是沒有關系的。”伍淑清直言不諱,稱目前藏在網絡后面的那群人別有用心,就是想從不同維度打擊香港企業,計劃給香港的管理造成白色恐怖。
“現在很多香港朋友為了保護自己不發聲,特別是你看我們商界,很多朋友有很大的企業都不敢發聲,因為怕被打擊,這是很可悲的。” 言及此,伍淑清憂心忡忡:“香港一些大的企業都不敢惹這些網絡,害怕這些網絡。如果將來繼續有這些‘’和網絡暴力影響香港,人家也不來港投資了。外資企業也覺得香港不安全,也走了。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這種情況。”
學習先進人物伍淑清心得體會【四】
伍淑清的愛國愛港情懷并非始於今日,而是發軔於心靈深處,彰顯於大小事中。從她對教育事業的一腔熱忱就可以看出一斑。
1998年,伍淑清發起成立“中華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基金”,以該基金執行主席身份,每年資助組織香港中學生到內地參觀考察,將國情教育及中華歷史文化融會於學習、參觀及實踐當中。
2000年,伍淑清成立了中華基金中學。她說,我們學校的校歌是中文的,沒有英文校歌。學校組織很多學生跟老師去內地和國外考察,讓學生們立足香港,背靠國家,走向全球。
每次出國,伍淑清都會安排學生到當地的中國使領館拜會,在國旗下讓大家跟著大使唱國歌;讓學生們知道,出了國,為他們提供保護的,是中國的使領館。
由於擔憂當代香港青年在成長中因缺乏國家觀念而被誤導、被利用,伍淑清邀請了多位有心人編寫了《國史百聞》,介紹近當代一百宗歷史事件。同時,專門培養能夠教授中國歷史的老師,目的是要讓香港的年輕人了解,香港和國家是不可分的。
一位商人將大量精力投入到教育上,并非教育更容易賺錢,而是她看到香港社會出現的許多問題源於教育,國家觀念、歷史觀念、大局觀念的缺失,令香港年輕人與國家日益疏離,她要從教育入手,讓“愛國”與“愛港”統一為一體,這才是真愛國、真愛港。
伍淑清1948年出生在香港,少時就讀於香港,后赴英美留學。從小的耳濡目染,步入商界后的縱橫馳騁,伍淑清有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政界、商界人物,使她對香港的諸多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和判斷。
伍淑清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示,歐美許多政客對香港當下局勢完全沒有客觀認識,也并不真正把香港視作朋友,這些人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因此希望利用香港的事情醜化和打擊中國。她說:“他們只是在利用香港拿選票。”
在中國正在崛起的當口,遏制中國符合美國利益;符合美國利益就容易拉到更多選票;“香港牌”是遏制中國的一個好藉口;借“香港人權”施壓中國政府和特區政府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個邏輯線條如此清晰,但香港某些人沒有看清楚,某些人裝作沒有看清楚,某些人甘愿作反中亂港的急先鋒。
在大是大非面前,伍淑清決不明哲保身、裝聾作啞。她是智者,看穿了反中亂港勢力的圈套;她是勇者,大膽地揭穿了美國政客的陰謀;她是善者,為香港好、國家好不遺余力地奔走呼號。這樣的人,如果我們不敬佩,還能敬佩誰?伍淑清,確實感動了全中國!
學習先進人物伍淑清心得體會【五】
如今,激進暴力分子對香港的破壞,已經從實物、設施層面,蔓延至公共秩序、法律規則、社會人心層面,進而嚴重消耗著香港賴以發展的軟實力。街頭乃至校園暴力不斷升級,“黑色恐怖”蔓延,香港甚至“經歷了二次大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破壞”,失去了免于恐懼的自由。面對這樣一個傷痕累累、病入沉疴的香港,包括工商界在內的香港各界中能夠發揮影響力的人士,如果再不站出來抵制暴力、為社會的公義和香港的未來發聲,那就不只是對激進暴力分子的縱容,更是在眼睜睜看著一個繁榮穩定的香港滑入深淵,是在親手斷送香港的明天!
可以理解,一些工商界的企業家,乃至不同行業有影響力的人物,對站出來抵制暴力顧慮重重,是怕引火燒身。但只要稍稍向前看遠一些,就能明白,倘若今天因為懼怕而一時啞忍,看似保全了自己,實則是遺禍無窮。香港一旦被激進暴力分子打上恐怖、失序、不安全的標簽,就會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產生不可估量的重創,到頭來損失最大的還是香港的商業、金融業乃至各個領域。如今,已經到了危及香港整體利益和各行各業自身利益的關鍵時刻,每一個香港人心中都需要一桿秤。
不受嚴厲懲處的不會輕易收手,暴力亂港的勢力不會自行褪去,反而是你越弱、他就越強。如果在今天這樣一個退無可退的時刻,一些人還在猶豫、觀望、抱怨甚至投機,那么最終必然悔之不及。香港是一個工商業高度發達的社會,經不起一點折騰。大家救香港,就是救自己!
之前,已有一些香港的企業家、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站出來對暴力說不,也有大的地產企業捐出土地用于興建公屋,聚焦香港發展的深層次問題,獲得了廣泛認同和好評。現如今還需要更多有識之士挺身而出、帶頭發聲、傳遞正能量,并且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抵制暴力,抵制煽暴縱暴的行為,支持特區政府和警方嚴正執法、維護法治。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止暴制亂的聲音越響亮,邪惡暴力的聲音就會越微弱;讓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充盈香港,極端激進分子的暴力兇焰一定會被撲滅。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先進人物伍淑清心得體會范文,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學習先進人物伍淑清心得體會范文,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伍淑清事跡作文素材 學習先進人物伍淑清心得體會】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做文明學生創文明校園國旗下講話稿 下一篇: 100周年建黨節祝福語簡短 慶祝建黨100周年祝福語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