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年代每集經典臺詞 覺醒年代金句摘抄
《覺醒年代》堪稱主旋律藝術作品的典范,這部劇可謂踐行了那句話: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下面是查字典網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覺醒年代每集經典臺詞,歡迎大家參考!
覺醒年代每集經典臺詞
第一集
李大釗:海上風大,保重身體。
陳獨秀:船過山東嘍
陳獨秀:我叫他們禮義廉。禮義廉,無恥啊。
陳獨秀:慚愧啊。十多年了,我陳獨秀先學康梁,后隨中山,致力政治革命。東奔西走,九死一生,光日本就去了五次。結果到現在,不還是一事無成嗎?
陳獨秀:“仲甫,都幾點了。你還坐那干嘛啊。外面黑漆麻乎的,什么也看不見。睡覺,把燈關了,啊。” “看得見。”
李大釗:吾輩學生,于國民中尤當負重大之責任。研究精神上之學術者,宜時出其優美之文學,高尚之思潮,助我國民精神界之發展。研究物質上之學術者,宜時攄其湛深之思考,施其精巧之應用。謀我國軍事工藝器械之發達,誠以精神具萬能之勢力。茍克持之以誠毅,將有偉大之功能事業。基于良知一念之微明,則曹沫雪辱,勾踐復仇,會有其時。
第二集
陳獨秀:在他們面前,我們的制度落后了,我們的思想也落后了。一句話,我們的人,落后了。這是我們泱泱中華,幾千年文明史上的第一次,對嗎!
陳獨秀:要想光復中華昔日之輝煌,首當其沖的,要造就一代新人。
陳獨秀:天生我才,不敢擔當,就是失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
李大釗:改進立國之精神,求一可愛之國家而愛之?!秴捠佬呐c自覺心》
第三集
陳獨秀:天下的路是留給天下人走的。有志者,事竟成。
陳獨秀:要找到世界上最先進的思想,來武裝我們的人民,來塑造新一代青年,來創造一個嶄新的國家。
陳獨秀:當代中國的新青年,我以為應該有六個標準。一、自主的,而非奴隸的。二、進步的,而非保守的。三、進取的,而非退隱的。四、世界的,而非鎖國的。五、實利的,而非虛文的。六、科學的,而非想象的。六條標準,總的來說,就是科學與民主。要造就一代新青年,唯有用科學的民主并重。
陳獨秀:凡是違反科學與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遺留,圣賢之垂教,社會之崇尚,皆不值得提倡。
毛潤之:征友啟示,二十八畫生者,長沙布衣學子也。但有能耐艱苦勞頓,不惜已身而為國家者,修遠求索,上下而欲覓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故曰:愿嚶鳴以求友。,敢步將伯之呼。(旁白)
毛潤之:文明其思想,野蠻其體魄。心力體力合二為一,世上事未有不成。
旁白: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毛潤之日記)
李大釗: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雖老,猶未老也。是則地球一日存在,即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即地球之青春一日存在。(《青春》節選)
旁白:號召青年沖決過去歷史之網羅,破壞陳腐學說之囹圄。以青春的精神不斷改造自我。以青春的朝氣,青春的理想,喚醒百年沉睡的舊中國,建立青春之中華。
陳延年:若要愛國,則必舍家。
第四集
葛樹貴:我們窮人生下來就是等死的命,窮人不是跪著的命。死也得站著不能跪著你知道嗎
李大釗:憨坨唄。姐,憨坨回來了。
李大釗:工兵作為一個人,確實是最弱的。但是工兵呢,可以做很多很多厲害的武器。你們想啊,一堆工兵湊到一塊兒,能做出各種各樣很多很多的武器。
李大釗:以后你們長大之后呢,無論是當工兵還是當其他的,這個由你們自己選擇,但是記住,無論我們當什么,我們要當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我們要當一個,永遠不禍害老百姓的人。
李大釗:據說是個肥差,收入也挺高的。但是我拒絕了。現在的軍閥,禍國殃民,把老百姓的日子弄的那么苦。我立下了毒誓:我就是死,也不和他們同流合污。
趙紉蘭:你踏實去辦,我守著這個家。
蔡元培:教育救國,科學救國,人才救國,這正是我蔡元培之追求的理想。
汪大燮:當今中國百廢待興,開風氣之先的,某過于陳獨秀所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最有吸引力的,也某過于陳獨秀所高擎的科學與民主兩面大旗。普及科學與民主,根子在教育。你蔡元培,要是能借北大這塊兒寶地改革創新,重振我中華民族,就有了依托和希望。
第五集
陳獨秀:我是剛剛跟勞苦大眾學的方法,特痛快。趕緊吃,吃完拉活去。
范源濂:從今日起,您就是北大校長了。北大校長,重任在肩,拜托了。
陳獨秀蔡元培:“你怎么找到這兒了?”“我總能找到你。”
第六集
葛樹貴陳獨秀:“陳先生,您那么大一先生,真是一點架子都沒有,還親自包餃子呢。”“我還親自上廁所呢。”“喲,那真是麻煩您了。”
李大釗:一本《新青年》,給中國人帶來了德先生和賽先生。一聲新文化的吶喊,讓我們中國人看見了新生活的曙光。
錢玄同: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蔡元培:我有三件事要告訴諸君。一、抱定宗旨。諸君來此求學,必抱有一定宗旨。須知宗旨,正大與否,必先知大學之性質。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之者也?,F在外面常常有人指責北大之腐敗。是因為來此求學者,都抱有當官發財的思想,以此為捷徑。因為一心要做官,一心想發財。所以,從不問教員之學問深淺,唯問教員官職的大小。官階大的,就特別受歡迎。這大概是為了方便畢業時有人提攜吧。我想說的是,諸君來北大求學,三年或四年,時間不謂不多,如能愛惜光陰,孜孜求學。則其造詣定然會很高很深。諸君來北大求學的宗旨,是做官發財?那這個宗旨就錯了。求學的路,就必然走偏了。平時冶游,考試來了,才去翻讀講義。不問學問之有無,唯爭分數之多寡??荚嚱Y束,書籍束之高閣,毫不過問,潦草塞責。文憑到手,即可以此活動于社會。光陰虛度,學問毫無。這是自誤啊。……諸君在這個時候,如果不打好基礎,勤奮求學。萬一為了生計所迫,做了教員,則一定會耽誤學生吶。你進入政界,則一定會耽誤國家呀。這是耽誤別人。誤人誤己,所以宗旨不可以不正大。這是我希望于諸君者之一。
二、砥礪德行。如今的社會風氣呀,越開越茍且敷衍。只顧眼前,道德淪喪。敗壞德行的事情,觸目皆是。不是德行根基牢固之人,少有不被這種社會風氣所污染。各位,國家的興衰,要看社會風氣是高尚還是低劣。如果都流行于這種社會風氣,前途不堪設想。所以要有卓越之人,以身作則,盡力去矯正這種頹廢的社會風氣。諸君皆為大學學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責無旁貸。如果德不修,學不講,還與這種頹廢的社會風氣同流合污,那亦是侮辱自己。更何談,做他人的榜樣呢?所以,品行不可以不嚴謹對待和修養。這是我希望于諸君之二。
三、尊敬師友。坦誠相見,開誠布公,相互勉勵。各位,我們同處北大,要榮辱與共啊。我相信我們北大一定會是出文化大家思想大家都地方。(北大就職演講)
陳獨秀:我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第七集
蔡元培:文化,是政治的先導。
蔡元培:在當今這么一個混沌時代,其實每個人都在為國家尋找出路,只是思路不同罷了。
陳獨秀:文學革命之,氣運、醞釀,已非一日。余甘冒全國學究之敵,高張文化革命之大旗。
陳獨秀:曰,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曰,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曰,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演講)
鄧中夏:先生,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蔡元培:當今中國變局轉型,大家都在尋找出路,各種政見理應相互激蕩。北京大學是教書育人,研究學問的地方。各種學術觀點爭論呢,它是個正?,F象。正可謂君子和而不同嘛,更應該兼容并包。
第八集
陳獨秀:北大教授,第一位的標準就應該是師德。你德行不夠,學問再高都不能做北大教授。教授為人師表,我們不能找個壞人給學生做榜樣吧?
行刑人:蘸血要趁熱啊~
魯迅:躲進小樓,不問春秋
魯迅錢玄同:“假如啊,有這么一間鐵屋子。絕無窗戶,而且是萬難破毀的。里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就就要被悶死。然而從昏睡入死,他們全然不知道就要死的悲哀?,F在,你,大嚷一聲,驚醒這幾個較為清醒的人。但是這不幸的少數者,要去承受這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你對得起他們?” “如果我嚷幾聲,能叫醒那幾個人。你就絕不能說,他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李大釗:英雄淘盡大江流,歌舞依然上畫樓。一代聲華空醉夢,十年潦倒剩窮愁。竹簾半卷江天雨,蕉扇初迎海外秋。憶到萬山無語句,只應共泛五湖舟。
李大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李大釗:同胞們,他們可以掐死我們的民國。但是他們掐不死,民眾內心當中的共和。他們可以擋住天上的太陽,但是他們無法擋住民主的光芒。
第九集
蔡元培:陳獨秀啊陳獨秀,也就是你啊,能在北京大學校長室這么肆無忌憚的說話。
蔡元培:用人啊,它有時候就是要讓對手啊,他找不到反對的理由。這都是要變通的。
我相信你為北大設計的?;眨贝蟮膶W子會世世代代的地佩戴下去,永不褪色。
陳獨秀:別買太多啊,我就一個箱子,不多帶。
第十集
旁白:張勛復辟,宣告了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徹底流產。慘痛的教訓,促使人們對資產階級革命進行反思與批判。先進的中國人開始認識到,僅僅靠通過移植西方政治制度的辦法,難以救中國。要從根本上改造中國。除了文化覺醒和思想啟蒙,還要傾聽大眾的呼聲,找到符合中國實際的革新之路。
陳喬年汪孟鄒:“我爸不會走了吧?” “那不會。沒見到你們呢他不會走。哦,走也走不遠。”
陳延年:人類社會最理想的狀態,是全社會所有的人,都會通過自律來不斷地實現道德的自我完善。
陳延年:我有六不。分別是不閑游,不看戲,不照相,不下館子,不講衣著,不談戀愛,不作私交。
陳延年:我一直叫你陳獨秀,陳獨秀先生。(陳延年:爸,我給你斟滿)
劉師培:北大者,上乘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組庭。
胡適:我愿意追隨先生,無怨無悔,做一頭弘揚新文化的徽駱駝。
蔡元培:領歷史的潮流,開一代新風。
蔡元培:初衷不改,堅定不移。
胡適:我不在乎它的語言、語音、語調,我不在乎它是否是正宗的英國人的倫敦腔還是下等人的發音。我在乎的是它所表達的內容。如今我們回來了,請你們看分曉吧。這句話是每一位北大學人對一個舊的中國,一個舊的文化的宣言。也是我們對于辦好新北大的,一個鄭重的承諾!
第十一集
胡適:吾他日能見中國有一著名的國家大學,可比此邦的哈佛,英國之牛津劍橋,德國之柏林,法國之巴黎。吾死,瞑目矣。
胡適:國無大學,無國家藏書樓,無博物館,無美術館,乃可恥耳。
胡適:今天,我終于回來了。我胡適回到中國別無奢望,但求一張苦口,一支禿筆,獻身于,北大邁向世界著名大學的進程。
蔡元培:做學問的,不能人云亦云。
辜鴻銘:我們中華的學校是教人明辨是非,激發向美向善的情感,遵守道德的地方,這是我的道場,我不能離開啊。不能夠,我。
辜鴻銘:辮子有什么好笑的呀。這是我們中華文化一條斬不斷的根。在座的各位同學,不管你們愿不愿意聽,只要你們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就要依附于這條辮子。只不過我們不同的是,我的辮子是有形的,頂在頭上。你們的辮子是無形的,藏在心里。千萬不要以為我們割掉了毛發,穿上了西裝,滿嘴的英語,洋人就會高看我們。恰恰相反,當一個中國人西化成一個洋人的時候,恰恰會引起他們的蔑視。只有讓他們看到,我們中國人,有著他們與眾不同的文明與精神,他們才會在心里對我們有真正的尊重。
辜鴻銘:何為中國人的精神?眾所周知,在當今的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比如說美國人,他們淳樸、博大,但是他們不深沉。英國人,純樸、深沉,但是不夠博大。德國人,博大、深沉,但是沒有純樸。
辜鴻銘:我們中國人,思想,性格,有很多的弱點。但是,在我們中國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沒有的,難以言喻的東西,那就是,溫良。
辜鴻銘:溫良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同情,和人類智慧的力量。我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們中國人之所以有同情的力量,是因為我們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生活在一種心靈的生活里。中國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種情感生活,是一種來自人性深處的情感,是心靈的激情,和人類之愛的情感。
辜鴻銘:禮貌的本質是什么呢?是體諒、照顧她他人的情緒。中國人的禮貌是發自內心的,他們懂得自己的感情。他們會將心比心,以己及人。顯示出體諒和照顧的特征。
辜鴻銘:我辜鴻銘,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娶在東洋,仕在北洋。但是我,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辜鴻銘:真正的中國人,是有著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過著心靈生活的人。中國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國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國人的心靈與理智的完美和諧。
第十二集
高一涵李大釗:“將來不知道會不會有人,還記得今天這個日子。”“會的。憑著咱們自己的努力。”
陳獨秀:以北大為依托,以科學和民主為旗幟,以倡導新文化運動、宣傳新思想、培育新青年為基本宗旨,意在整個中國掀起一場廣泛而深刻的思想啟蒙運動,尋找一條科學的救國之路。希望各位同人齊心協力,共同肩負起這個神圣的使命。
汪大燮:外交無小事
李大釗:主權才是國家最大的利益。
陳獨秀:我們北大一手托著國格,一手托著公理。失掉了哪一個,都是對這個國家的犯罪。
胡適:各位先生,我不遠萬里從美國回到我的祖國,我為的就是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蔡元培:我們要捍衛國家的主權和北大應有的利益。
辜鴻銘:有了正確的人生觀,你們的人生就有了方向,你們的命運就有了光明。我們學好英文詩,學好英文,就是把我們中國人做人的道理,把我們溫情敦厚的詩教,寓教于四夷之邦。
第十三集
李大釗:這位爺可是怎么邪乎怎么作的主兒
陳獨秀:大白天的大燈就滅了吧,費蠟。
辜鴻銘:只要吾一出馬,彼必定害怕。吾一開口,彼必定望風而逃。
辜鴻銘: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辜鴻銘:既然你們可以這樣做,我們為什么就不能呢?這就是你們奉為神靈的民主、自由、平等嗎?
陳獨秀:我們如果可以放棄原則,屈從權勢,那今天我們就不來談判了。
上天既然創造了人,就應該給他們一條活路。藥還是有的親,只不過需要有人去找才行。
魯迅陳獨秀:“藥在何處?尋藥之人又是誰?”“我,我們”
第十四集
魯迅:瘋了,人瘋了,天也瘋了。
高君曼:誒陳仲甫,你怎么什么事情都跟別人不一樣啊。
陳獨秀:瑞雪兆豐年,獨秀寫春聯。
陳獨秀:這是一個好年,打年頭我就覺得有六喜。這第一喜……我們這個家這么多年,第一次有這么多人,一塊兒來喜慶地過年,不容易。那第二喜,就是適之的新婚大喜。十三年的長跑,從大清朝跑到民國,經歷兩次復辟,終成正果,這是一個傳奇……。第三喜自然是你們年輕人了……總算把你們從上海弄到北京來了……四喜,是個丸子,大肉丸子。第五喜,去年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布爾什維克按照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學說,發動武裝暴動,成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第六喜,紅樓讀書會……
葛富貴:這年啊,富人叫過年,窮人,過關。
小孩子:你就是那個大胡子!
第十五集
李大釗:傳播真理,開發民智,進而改變整個社會,這個才是我們的最高目的。而且這個需要我們幾代人全心全意的付出,可能要延續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事業。
李大釗:我是真心希望大家,能夠把心靜下來,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路。
胡適: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狂人日記》片段)
蔡元培:尤其是最后這一段,他說:沒吃過人的孩子或許還有,他在問誰?接著他又說,救救孩子。憂憤而深廣啊。(《狂人日記》片段)
陳獨秀: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是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片段)
毛潤之:要用新思想,新文化,新倫理,來武裝我們會員的頭腦,改良我們會員的品行,進步我們會員的學問,這也是我們新民協會的初衷和使命。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新民學會成立)
蔡元培:那個,他老打攪我。……讓新文化在謾罵和斗爭中,茁壯成長起來。
李大釗:我們要重視文學的社會作用,強調文學要為社會的進步而服務。
辜鴻銘:如果為了是恢復大清正統,匡復孔教三綱,我辜鴻銘義不容辭。但是,如果為了是掀翻蔡元培先生,我不敢茍同,而且堅決反對。
劉師培:我與湯公一致,我贊同復古和恢復帝制,但我絕不反對蔡元培和陳獨秀。
胡適:達意是言語文字的主要功能不能達意的語言是不美的。
第十六集
張豐載林紓:“我看,冤有頭債有主,要反擊,還得拿陳獨秀這個挑頭的開刀,不能怕。”“什么話。文化之爭,堂堂正正。如此下作,非士之所為。虧你們想的出來!不!”
柳眉陳延年:“讓我演個老頭兒,我不干。”“你想想,從古至今,不管是演戲的還是看戲的,多數都是男性。女性永遠都是被排斥在主流語境之外的。而我們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是什么,是民主和自由,是所有民眾的覺醒。這民眾不單單包括男性,更有千千萬萬的女性,所以你來演這個角色,本身就是對王敬軒之流一個巨大的諷刺。”
冬秀胡適陳獨秀:“要不我,我還是先回去吧。”“冬秀,今天這第一步,你已經算是走出來了,往后這樣的場合還多著呢,你打算都不跟我出來嗎?嗯?胡夫人?”“適之、冬秀,挽起手來,前行。”
像一根火柴在摩擦中燃燒,黑暗的夜空出現了光明。像一聲嘹亮的號角,吹開了人的思想自由翱翔的空間?!缎虑嗄辍返膮群?,就是躁動于母腹之中新生嬰兒自由的歌唱。紅樓的曙光,就是點燃了天空中萬朵紅霞的那根火柴。這聲吶喊,招來了多少衛道士橫眉冷對的目光。這束曙光,引導著多少斗士勇敢地走向了戰場。(活報劇《紅樓鐘聲》報幕)
可笑,先生將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的一切罪惡,完全歸到本志所倡導的新文化上,實在是荒謬。我倒要問問,辛亥革命以前扶持大教,昌明圣道那套老曲子,已經唱了兩千多年了。為什么會鬧到朝政不綱,強鄰虎視,國土淪喪的地步?
國之不昌,實乃西洋邪教所為,但貴刊對西洋學說從不排斥,爾等同人編輯多為西教信徒,崇洋媚外,不失為爾等本性。
本志所信仰和倡導的,是陳獨秀先生豎起的科學和民主兩面大旗。用科學和民主的精神提升我們的國民性。這難道不是抵御外侮、振興中華的根本之道嗎?
爾等提倡新學流弊甚多,特別是婦女。一入學堂,尤喜摭拾新學之口頭禪,語以賢母良妻為不足學,以自由戀愛為正理,以再嫁失節為當然,甚至,剪發髻,曳革履,高視闊步,恬不知恥。
孔教三綱統治中國兩千多年了,受害最甚者莫過于是婦女。三從四德,男尊女卑,夫為妻綱,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這樣的封建教條,像一張血盆大口,無情地吞噬了婦女的尊嚴、情趣、自由,甚至是生命。造成了多少滅絕人寰的人間悲劇。請問,這樣罪惡的封建禮教,難道就不應該被廢除嗎?先生號稱是賢德之士,卻把這吃人的禮教奉若神明。請問,你的老母妻女答應嗎?臺下在座的這些女學生們,能夠答應嗎!?
不答應!不答應!不答應!
先生聽到臺下的呼聲了嗎?聽到這終于爆發的吶喊了嗎?先生不愿舍棄舊學本是先生的自由,記者無權干涉。但記者要奉勸先生一句:新學先生不喜,舊學先生不精。若先生再下十年的功夫,待《新青年》發行到第二十四卷之時,再與記者談。望記者能刮目相看。否則,記者就將不學無術頑固胡鬧八個字,贈予先生。生為考語,死作,墓銘!(《紅樓鐘聲》話劇臺詞)
第十七集
陳獨秀高君曼:“大丈夫言必信行必果,我尊重你。你可以不破戒,我今天要破戒。”“你破什么戒?”“我要破二十年不談政治的戒。從今天起,我陳獨秀又要開始談論政治了”
陳延年高君曼:“我感不感興趣怎么還得必須呢?”“這慶祝慶祝怎么還慶急眼了呢?”
陳喬年:同志,你餓嗎?你沒吃晚飯吧?
陳喬年毛潤之:“那你想聽哪個老師的課?”“我想聽陳獨秀先生,還有胡適先生的課。若能如愿,我這趟也不虛此行了。”“包在我身上了,保證讓你如愿以償。”“包你身上?”“哦,仲甫先生是我爸。”
第十八集
游行人陳獨秀:“陳獨秀滾出北大,陳獨秀偽君子,大點聲兒再大點聲兒……”“誒,你們忙你們的”
胡適陳獨秀辜鴻銘:“那我明白了,辜教授肯定選丙種。”“應該是這個意思。”“甲種,上上。”“好嘞。”
陳獨秀:有爭論、有辨駁,才能推動文化向前走嘛。
陳獨秀胡適:“你真乖。”“啊,怎么了仲甫兄?”“沒什么,就是有點困惑。每天晚上十點鐘必須準時上床,你要不同意她來硬的,誒,她她,這怎么來硬的,誒你怎么就干不過她。我確實挺困惑啊。”
毛潤之:現在的中國,正在大轉型的時代。舊的道德土崩瓦解,新的風尚尚未形成。人們很容易無所適從,人心浮躁。道德失范呢,就在所難免了。他律,如果沒有法律的支持,自律就顯得格外地重要。
李大釗:道德是變化的,真理是永恒的。我們如果拿舊的道德來衡量新時代的行為,這個叫什么?這個叫逆歷史潮流而上的衛道者。所以守舊,就是失德。道德是用來律己的,不是用來責人的。道德是用來躬行實踐的,不是在嘴里頭空喊的。
李大釗:道德的要義是修身,修身的最高境界是追求真理。追求好比煉獄啊,就像玄奘法師取經,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一樣。我們之所以創辦《新青年》,就是為了要培養一大批像玄奘法師那樣的取經者,來為我們這個病入膏肓的中國,尋找一劑藥方。我認為這個才叫講道德,講大德。
毛潤之李大釗:“先生,那您找到那個藥方了嗎?”“還沒有,不過,我們已經在路上了。”
陳獨秀高君曼:“君曼,既然小鬼上門,躲無可躲,避無可避。那今天咱們就開誠布公。”“仲甫你不用說了。自打我跟你從安慶邁出那一步,我就知道今后的路該怎么走。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比誰都清楚。我雖在家相夫教子,但我的心時時刻刻跟你在一起。是非人心不足論。”
第十九集
毛潤之:我認為當今時代,要做好一名新聞記者,知識博學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甚至并不是最重要的基本要素。而且呀,這知識不一定完全來自于學校的教育,社會也是個大學嘛。所以我認為,要做一名出色的記者,比知識更重要的,就是人的思想、立場,還有職業操守。
毛潤之:作為一名新聞記者,不能人云亦云。要對自己獲取的信息分析、論證、去偽存真。由表及里,做出自己的判斷與結論。當然,這里面立場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只有站在大眾的立場上,站在歷史潮流的前面,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和要求。我們的文章,才有助于這個社會的進步。
毛潤之:要想做好一名記者,首先要嚴格地遵守職業操守,遵循新聞的客觀性真實性,努力的堅持真理,堅持實事求是,自覺地拒絕利益的誘惑和污染。我們現在身處亂世,操守品行才至關重要。
毛潤之:鐵肩辣手。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陳獨秀: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依仗自身強力,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強權……不論對內對外,強權是靠不住的,公理是萬萬不能不講的了。
蔡元培:這個勝利來之不易啊。我們要乘著這個東風,把世界上不平等的黑暗主義,消滅掉。用光明主義,取代它。我希望,國內持強權論的,崇拜武斷主義的,好弄陰謀,執著偏見,都要趕快放棄這種黑暗主義,為中國的光明做出努力。
李大釗:我們戰勝的究竟是哪一個?我們慶祝的,究竟又是為了哪一個而慶祝呢?我老老實實地講一句公道話。這次戰勝的,絕不是聯合國家的武力,而是全世界人類的新精神。這次戰勝的,也不是哪一個國家、軍閥或者資本家的政治。而是世界的庶民。我們慶祝的,也不是為了哪一個國家,或者哪一個國家的一部分人而慶祝,是為了全世界的庶民而慶祝。我們不是為了戰勝德國而慶祝,而是為了打敗了世界的軍國主義而慶祝。
李大釗:須知今后的世界,要變成勞工的世界。我們應當用此潮流,使一切人人都變成工人的機會。不應該用此潮流,使一切工人都變成強盜的機會。凡是不做工,吃干飯的,都是強盜。強盜和強盜,謀取不正的財產,那也是強盜,沒有什么分別。
辜鴻銘劉師培:“我聲明,我辜鴻銘,絕不做詆毀蔡先生的事情。對不起,告辭了。”“我也告辭了。”
陳獨秀:這做學問,固然沒錯。但是,舉國維艱之時,責任不是更重要嗎?
更新ing……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覺醒年代每集經典臺詞,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覺醒年代每集經典臺詞,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網站。
上一篇: 中學生侏羅紀讀后心得 下一篇: 有關覺醒年代的作文素材 覺醒年代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