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士祿事跡觀后感 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心得體會范文5篇
農民運動大王彭湃的兒子,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一生經歷起伏跌宕,是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參考!
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心得體會[一]
彭士祿,1925年11月18日出生,x省海豐縣人。1956年畢業于莫斯科化工機械學院,后在莫斯科動力學院核動力專業進修,1958年結業回國。
曾任造船工業部副部長兼總工程師、水電部副部長兼總工程師、x省委常委、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中共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問、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核動力學會名譽理事長。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彭士祿長期從事核動力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范文寫作在20世紀60年代,主持了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設計、試驗以及運行的全過程,并參加指揮了第一代核潛艇的調試和試航工作;參加、組織研制成功的耐高溫高壓全密封主泵達到了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在80年代初,提出投資、進度、質量三大控制要素,為大亞灣核電站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秦山二期核電站的建設中,提出以我為主,中外合作,自主設計、建造兩臺60萬千瓦機組的方案,并親自計算主參數、進度與投資,為秦山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
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作為第一完****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988年獲國防科工委為表彰優秀總設計師頒發的《為國防科技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榮譽狀》;199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21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彭士祿一生經歷起伏跌宕,為我國核動力領域作出重要貢獻。他常揣著明白與糊涂:凡工程技術大事必須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數,一點兒也不能馬虎,凡對私事,諸如名利、晉升、提級、漲工資、受獎等,越糊涂越好。
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心得體會[二]
3月22日,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核動力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士祿在京逝世,享年96歲。彭士祿院士長期從事核動力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音容笑貌猶在,思想精神長存。彭士祿院士逝世的消息公布后,社會上、網絡上自發以各種形式深切緬懷這位功勛卓著的科學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彭士祿院士的逝世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一方面是因為他一生中為國家做了轟轟烈烈的兩件大事:作為中國首任核潛艇總設計師為核潛艇設計了心臟,為中國建設了核電站。可以說兩次掀起核巨浪,改變了核動力的發展格局。
另一方面,彭士祿院士拳拳愛國之心,讓人動容。他畢生致力于核動力事業,不求名、不逐利,曾在自述中寫道:如活著能熱愛祖國、忠于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簡單的話語,蘊含著深情,感動著大家。
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中國核動力事業能夠從無到有、由弱變強,中華民族能夠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離不開一大批像彭士祿院士這樣忠于黨、忠于人民、熱愛祖國、熱愛科技事業的科學家。
回望歷史,他們為了國家富強,選擇上草原、進沙漠、蹲山溝、踏海浪,逆風而行,奔波于祖國大地,與炎炎烈日、凜冽風沙做伴,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回望歷史,他們為了理想信念,選擇隱姓埋名、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把生命置于危險之中,把國家置于安全之地。
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走向未來。深切緬懷彭士祿院士,就要把他與祖國同行、與科學共進的科學家精神匯入到中國力量、中國夢想中,讓我們在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心得體會[三]
12月17日,水寨中學迎來了科學家精神傳承2021報告團的彭潔教授,她為高中一級年級學生帶來了題為《忠于理想的兩代人》的報告。她在報告中講述了她的祖父彭湃忠于革命理想、英勇就義的事跡;她還講述了父親彭士祿忠于科學理想,在危險環境中成長,在核動力道路上奮勇求索,艱苦拼搏,最終成為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的事跡。
我在報告現場用心聆聽著彭潔教授繪聲繪色、飽含深情的講述,并嘗試著當時那個時代的所有人共情。在彭潔教授的講述中,我的腦海里閃現出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面:彭家四少發出不要交租了的吶喊,周圍人目瞪口呆的畫面;彭湃當眾燒自家田契,將自己名下所有田產分給農民,農民歡呼雀躍的場面;彭湃被捕后即使被打折雙腿,仍視死如歸,高唱共產主義《國際歌》英勇就義的場景;年幼的彭士祿被奶媽背著逃難的危急時刻;彭士祿為躲避反動派的捉捕,四處流浪討飯的場景;彭士祿被捕入獄后倍受折磨,成為小囚犯的被登上報紙的圖片;彭士祿歷經千難萬難終于回到黨組織的激動瞬間;彭士祿回答陳賡將軍是否愿意改行學原子能核動力專業,他堅定且簡單回答: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愿意!的決然;彭士祿在家里反復計數實驗數據,與同事們熱烈討論的場景整個報告過程,我的內心掀起陣陣波瀾,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彭家這兩代人生于不同時代,但都忠于自己的理想,并將自己的理想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在革命時期,彭湃拋棄自己原來的地主身份所帶來的榮華富貴,尋求廣大人民當家作主的革命道路,為的是讓中國人民站起來;在和平時期,彭士祿根據國家需要,改學原子核動力專業,數十年隱姓埋名,甘于奉獻,為的是讓中國人強起來。他們都放棄了私利,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國家和人民,所以他們注定為國家和人民所銘記,彪炳千古,流芳百世。
可能是彭湃所處的時代與自己相對較遠,我對報告對象彭士祿這個核潛艇之父更感興趣,于是我在報告會后上網查找了彭士祿的相關信息。我越是了解彭士祿的生平事跡,對他越發由衷地敬佩。
彭士祿是英烈彭湃之子,中國著名的核動力專家,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在20世紀60年代主持了潛艇核動力裝制的論證、設計、試驗以及運動的全過程、研制成功的耐高溫高壓全密封主泵達到了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人們稱彭士祿院士為中國核潛艇之父、中國的里科弗。然而站在當時科技領域高端的彭士祿卻有著不幸的童年。
1925年農歷十一月十八日,彭士祿出生于x海豐。在他三歲的時候,母親蔡素屏遭反動軍閥殺害。第二年,時任中共中央農委書記的父親彭湃在x犧牲。童年時期,他幾經入獄和逃難。小時候的彭士祿歷經了無數坎坷與磨難。1940年,周恩來派人把彭士祿接到x。在x中學,他學習刻苦,勞動積極,成為模范生,后到x自然科學院學習。
1949年,彭士祿被派到x工業大學學習,后又轉到x大學應用化學系學習。1951年彭士祿被選派留學蘇聯,1956年以全優成績畢業,獲優秀化工機械工程師證書。當時正在蘇聯訪問的國防部副部長陳賡找到他對他說:中央已決定,選一批留學生改學原子能核動力專業,你愿意改行嗎?彭士祿堅定地回答到: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愿意!從此,彭士祿與核動力結下了不解之緣。
1959年蘇聯以技術復雜,中國不具備條件為由,拒絕為研制核潛艇提供援助。毛澤東主席在當時豪邁地提出,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彭士祿和他的同事們深受鼓舞,決心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盡早將核潛艇研制出來。
1965年3月,彭士祿告別x的妻子兒女,只身入川,參與籌建中國第一座潛艇核動力裝置陸上模式堆試驗基地。經歷了6年的艱苦奮斗,我們中國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終于造出了第一艘核潛艇,使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后,成為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1971年,因為工作需要,彭士祿再一次搬到x任核潛艇總體設計研究所(現719所)副所長兼副總工程師,任職到1973年5月。上世紀80年代,彭士祿主持x大亞灣核電站建設工作時期,他更是常駐x,幾個月才能借回京匯報工作之機回家探望一下。彭士祿80高齡時還在視察核電站的建設工作,經常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年事已高的他并沒有在家享受生活,依然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每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出差,很少能見到家人。
1978年,當他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時,他正在工地上,有人通知他去參加國家科學大會,他根本不知自己是受獎者。在他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時,他還驚訝地說:我也可以得獎?其實什么時候調級,什么時候評職稱,什么時候漲工資,他一概不知,也不打聽。別人的房子是越調越大,而他卻從七間的將軍樓搬到四室一廳的單元房里,把大房子讓給別人,他總說,國家給我的太多了。他擔任過不少單位的顧問,從不拿報酬。他說,只要對國家民族有利,比拿點小錢更有價值。
彭士祿在1996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自述》中,用四點總結自己:其一,一家與百家;其二,主義與精神;其三,明白和糊涂;其四,拍板與改錯。
短短的2000字自述,對于一家與百家主義與精神的解讀,切實地反映了彭士祿所經歷的非同一般的童年生活以及經歷磨難之后所展現的精神和氣節。明白與糊涂拍板與改錯更加詮釋了彭士祿對待生活、工作和研究的態度以及敢于承擔責任、敢擔當的為人品格。
對于擔任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一職,彭士祿有這樣的描述:由于歷史的誤會,我有幸參加了我國核潛艇研制的全過程。時值文化大革命,老虎都被趕下山了,只好猴子稱王,我也被抬上總師的寶座。此話足以可見他面對功名利祿時所表現出的淡定和從容。
對于對黨的回報,彭士祿曾在自述中寫到:我堅信共產主義必勝無疑,作為共產黨員,我將為之奮斗終身!也許因是屬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勁精神,不做則已,一做到底。活著能熱愛祖國,忠于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群體團結,是合力,至關重要,最怕窩里斗,分力抵消,越使勁越糟糕,最后變成負力,悲矣!盡自己的力氣去做正功,沒有白活。
縱觀彭老一生,他作為著名核動力專家,中國核動力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擁有飽受磨難的童年,劫后余生奮發圖強的少年,學成歸國后開拓核動能領域,為國家默默奉獻的壯年,功成名就后仍然謙虛低調,不慕名利的晚年。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出苦寒來,飽經生活磨難考驗的彭老,形成了百折不撓、堅韌不屈、知恩圖報、愛黨愛國愛民、淡泊名利的科學家可貴品質。他身上散發出來的人格魅力讓他成為夜空中最閃亮的星,他是最值得當代年輕人去追逐的科學家明星。
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心得體會[四]
坎坷的童年經歷,磨練了我不怕困難艱險的性格,我對人民永遠感激,無論我怎樣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報他們給予我的恩情。
彭士祿,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從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到大亞灣核電站,再到秦山二期核電站,無不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他是我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民運動大王彭湃的兒子。
彭士祿1925年生于x海豐,3歲母親犧牲,4歲父親遭叛徒出賣英勇就義。為了躲避國民黨反動派的斬草除根,年幼的他先后被送到幾十戶百姓家寄養。彭士祿曾深情地回憶,這些老百姓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雖然自己姓彭,但心中永遠姓百家姓。
15歲時,彭士祿來到了x,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品學兼優的彭士祿通過考試赴蘇聯留學。1956年,彭士祿畢業于蘇聯莫斯科化工機械學院,后又在蘇聯莫斯科動力學院核動力專業進修。
學成歸國后,彭士祿在原子能所工作,主攻核動力。1958年,中國打算啟動核動力潛艇工程項目,蘇聯以中國不具備條件為由拒絕援助。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成為彭士祿和同事們的必然選擇。1965年,數千名工程技術人員從全國集中到x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荒僻山谷我國第一個核動力研發綜合基地就此誕生。
1972年,由彭士祿領軍建造的1∶1核潛艇陸上模式堆啟動試驗,主機達到滿功率轉數,反應堆功率達99%。4個月后,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順利下水,艇上的4.6萬個零部件全部由中國自主研制,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49歲那年,彭士祿在工作中突發急性胃穿孔,胃部切除了四分之三,但他不到一個月就出了院,又開始超負荷工作起來。晚年時,他基本失去胃功能,只能插一根鼻飼管提供營養。有人問他值得嗎?他斬釘截鐵地回答:值得!為了核潛艇,付出一切都值得,就是死了也值得!
彭士祿曾說:我一輩子只做了兩件事:造核潛艇,建核電站。1982年,國家決定在x引進國外技術設備,建造內地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項目,并成立x核電建設指揮部,任命彭士祿擔任總指揮。彭士祿再次披掛上陣,從軍工轉入民用領域,當起了開墾核電的拓荒牛,為大亞灣核電站以及秦山核電站二期工程做出了突出貢獻。
2021年10月25日,時年92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士祿與時年91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在x共同獲得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之后,彭士祿將全部獎金捐獻給組織,作為人才獎勵基金,并要求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后經多次勸說,才同意命名為彭士祿核動力創新獎,獎勵在核動力領域取得重要創新成就的年輕人。
2021年3月22日,彭士祿在x逝世,享年96歲。遵照他的遺愿,彭士祿與妻子的骨灰一起撒入渤海,永遠守望祖國的海洋。
在隆x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宣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彭士祿同志的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
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心得體會[五]
近期,我校組織了全體教職工學習彭世彰的先進事跡。學習之余我深受感動,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偉大,他于平凡的工作中鑄就了閃光的師魂,為我們樹立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榜樣,他們的優秀品質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從彭主任身上,我看到了優秀教師那種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事業為重的高尚品質,對工作一絲不茍的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樂于助人的高尚職業道德。他勤于探索勇于創新勇攀高峰的獻身精神、他們做學問嚴謹務實、腳踏實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趨。教學生言傳身教,厚以載德,他們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甘為人梯,無怨無爭地為教育著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在今后工作中首先應該以彭主任為榜樣,學習他獻身事業,甘為人梯的崇高境界。學習他們以德立教、愛崗敬業、忠于職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真正熱愛教育事業,以教育為快樂,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扎扎實實地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全部的愛獻給自己的事業,獻給我們的國家。其次,要熱愛學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會彭主任為榜樣,滿腔熱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去,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愛不應該是掛在嘴上,也不應該是膚淺的凡事包辦,而應該深入到思想落實在行動上。家長把子女送到學校我們有責任把學生教育好、保護好、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的愛護下和教育下健康的成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和嶄新的精神風貌,向優秀教師那樣努力工作,不求索取,以奉獻為榮。積極進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探索,。對他人寬容一些,多與人為善,與己為善。做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做一個坦坦蕩蕩的人。腳踏實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趨,立足自己的崗位,努力工作和學習,以實際行動為我們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歷史。英雄人物的歷史多為濃墨重彩,而普通百姓的歷史一般輕描淡寫。然而英雄畢竟少數,真正推動社會前進的中堅力量還是那些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普通人。彭世章同志就是這樣的人,他雖沒有驚天動地的成就,卻都有著出類拔萃的業績。節水灌溉及農田生態效應團隊的每一點成績和榮譽中都傾注著他辛勤的汗水。寧肯透支生命也絕不辜負使命彰顯了他堅韌執著,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把農民松開的眉頭當作對自己最好的嘉獎表現出了心系百姓,節水為民的百姓情懷;水稻控制灌溉等新節水理論顯現了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我一次又一次被彭世章同志的精神所感染,一遍又一遍被他崇高的人格魅力所感動!他那兢兢業業、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成功地展示了偉大出于平凡,高尚源于奉獻這樣一個真諦。
今天向彭世章同志學習,不僅要學習他那種恪盡職守、忘我工作的敬業精神。還要學習他在長期工作中表現出的那種勇于奉獻、不求索取的優秀品質。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共產黨人的堅定的信仰和先進的本色,也看到了教育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執著追求。他是我們教育者的光榮與驕傲,是我們學習的典范,更是我們做人的楷模。
我也是一名教師,盡管我們的工作環境有些不同,但我們可以共享同一種精神,同一種信念和同一種操守,那就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作為教師,我們應時刻心系學生,關愛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失去了對學生的愛,教師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樂趣。雖然有時候學生也會氣得我們五臟翻騰,但如果我們的一次次促膝談話,讓內向而悲觀的學生找到了自信,我們組織的一次次成功的活動,讓一群散漫的學生開始約束自我;我們的辛勤勞動換來了學生的健康成長,難道我們不是幸福的嗎?作為教師,我們與學生朝夕相處,彼此了解,雖然整天忙忙碌碌,有時還很辛苦,但是我們應該感到這樣的生活充實而又快樂。學生做了好事,我們高興;學生考出了好成績,我們高興;學生知錯能改,有了進步,我們也高興,這才是一種真正的幸福。
選擇了教育這個行業,我們應為我們的選擇無怨無悔。站在講臺上,我們深感無限的榮耀,因而我們應該意氣風發,克盡職守;站在講臺上,我們時刻覺得責任重大,為此我們應該刻苦探索,無怨無悔;站在講臺上,面對渴求知識的雙雙眼睛,我們應該始終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我們學習彭世章同志的先進事跡,以他為榜樣,大力弘揚恪盡職守,勇于奉獻的偉大精神,用我們無悔的青春和滿腔的熱情,創造我們的幸福和美好的未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心得體會范文,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心得體會范文,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網站。
【彭士祿事跡觀后感 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心得體會范文5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軍訓心得體會550字 下一篇: 關于愛國的演講稿 關于愛國的演講稿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