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觀后感1000字左右三篇
《流浪地球》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的帶來的流浪地球觀后感1000字左右三篇的內容,歡迎閱讀。
流浪地球觀后感1000字左右三篇1
“我原來以為家在身后,現在才知道,家,就在前面。”這句富有深意的話出自電影《流浪地球》。這部科幻電影的作者便是寫出了《三體》這鴻篇巨制的劉慈欣,由他的作品所改編的電影自然不會差,目前僅僅上映一周,票房已經破了20億,在今年所有賀歲電影中一騎絕塵。
這個科幻故事發生在若干年后,那時太陽即將氦閃,整個太陽系也將不復存在。為了拯救地球文明的生命,全人類終于真正團結起來,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萬座雄偉磅薄的“地球發動機”,將地球推出太陽系,飛向4.3光年外的新家園,即三體星系。這場流浪要持續整整兩千五百年,歷經一百代人。
光看《流浪地球》這一題目,很多人會認為這部電影就是一部冷酷而嚴峻的純科幻片,但里面的劇情卻蘊含了極其濃厚的父子情。由于作為領航員的父親劉培強十七年都沒回過家,主角劉啟對即將從外太空歸來的父親有心結,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帶著妹妹偷偷溜出地下城,到已是天寒地凍的地面上闖蕩。剛好地球受到了木星的引力,大部分地球發動機熄火,劉啟便加入到一支救援隊,為重啟發動機踏上征程。而身在“領航員空間站”的劉培強一直不忘關注著兒子,并為他設置了許多順利的路。但他發現人工智能“MOMO”帶著空間站反向逃逸,以為它要叛變,于是與同伴冒著生命危險沖進了主控室,卻得知這是聯合政府在拯救地球無望后的打算,只為留下人類的火種(人類胚胎)。劉培強義正言辭:“沒有‘人’的文明毫無意義!”最后,他懷著對兒子的愧疚,帶著空間站點燃了木星,終于將地球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看到這一幕時,我深深地被感動了。
一部好的科幻電影,除了跌宕起伏的劇情外,最基本的就是逼真的特效了。《流浪地球》可不會只有那些“五毛錢特效”,無論是地球上那一萬座壯觀的發動機,還是外太空那高級的領航員空間站,都讓我感覺簡直是一場視角的盛宴,在我的大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不久前剛剛看過《流浪地球》原著,相比于電影,的確有許多出不同。原著中的主角是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作為旁白講述故事,完全沒有電影中那般富有傳奇色彩。別看電影將劉啟父子間的溫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其實在原著中,彰顯的卻是人性的黑暗。在我看來,電影改編得的確巧妙,不但融入了主題,更是迎合了中國人心中傳統的對家園的眷念,這也正是它成功的一大原因。
電影里總會講述一些大大小小的道理。比如《流浪地球》中行車系統總會說:“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這提醒大家的臺詞在電影里從頭到尾反復重現,現在有的公路甚至已經掛起了這樣的警示牌。在地球即將瓦解前,政府命令空間站帶上人類的胚胎離開。我認為,在現實和希望間,為何不去勇于嘗試創造希望之光呢?!
《流浪地球》既然被稱為“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片”,在劇情、特效、設定、道理各方面都是極其出類拔萃的,走進電影院看看這部片,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一定會被刷新的。
流浪地球觀后感1000字左右三篇2
最近,看群里筆友們分享了《流浪地球》的觀后感,點評雖褒貶不一,但讓我有欲望看的點在于這是一部中國首創的'科幻片!必須要支持一下嘛。另外,從回來至今也沒去看過電影,加上近期與他的關系也在相互促進中,索性約上一起去看看吧。這次倒是一拍即合,還算痛快。下班后,簡單吃了一口,就直奔影城了……到后急忙取了票和眼鏡,沖進播映廳隨便找了個座位就目不轉睛的盯上了屏幕,仔細一看還是錯過了片頭部分,但科幻片所幻出地球還是很具有視覺沖擊力的,隨著也容不得我多想,繼續認真看吧……
寫到這,我得轉念了!我想說,盡管我很認真的感受影片的每一個片段,可當走出影院時我問大叔看懂了嗎?他和我一樣茫然……
或許是錯過了片頭?或許是物理學的太爛?又或者說是對自然科學了解的太少?反正不知如何講述。不過,作為一個愛總結的我,怎能讓它占了時間還沒有收獲?到家我就各種搜索,結論是: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影片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以上文字,就可以讓我似懂非懂了。接著又看了幾篇影評,也相對多元的加深了認識。
然而,不管別人怎么說,我還是要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感所吸收。
首先,音效結合視效,已沖擊到了我的耳目。其次,人物設計戲份雖不夠飽滿,但演員足夠投入。最后,劇中有幾句臺詞還是引起了共鳴。
因此,我選擇的其中一句分享給大家,同時也送給自己:“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望”。當我聽到了這句臺詞時,我相對理解了作為航空軍的違規;也相對理解了孩子的叛逆心理;更聯想到了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為情為利而不理智。
因此,我選擇的其中一句分享給大家,同時也送給自己:“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望”。當我聽到了這句臺詞時,我相對理解了作為航空軍的違規;也相對理解了孩子的叛逆心理;更聯想到了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為情為利而不理智。
對,有感情有情緒是正常的,但我們是高級動物,要從本性一步步提升到本真的境界。
是,人類要發展、要創新,但欲望也要結合自然、結合科學齊頭并進呀。
近幾年,總聽說:地球變暖了!自然污染了!人心浮躁了!人情淡漠了!人性貪婪了!
人類要毀滅了
事實呢,自然確實讓我們沒少開發沒少破壞,人心也確實因金錢而沒少動搖。
那么,回過頭再細想影片的劇情,太陽為什么要毀滅?人們為什么要移到不見天日的地下城?全球為什么要再創新家園
我想,有些答案就擺在那,原本就是很簡單,原本就不用這般復雜的去揣摩這部影片。
所以,還是那句臺詞:“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望。”即便這樣,還希望人類多些理智,少些感性、少些不理智的貪念吧。
流浪地球觀后感1000字左右三篇3
寒假,爸爸帶我去中影星光城觀看了新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
這是一部中國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來太陽急速膨脹,會吞噬地球,人類被迫在赤道附近裝上推動器,由空間站引導,帶著地球離開銀河系,經過2500年,去到新家園。但是在中途,由于幾臺推動器沒了燃料,導致7天后地球將與木星發生撞擊。為了生存,人類有了大膽的想法,他們憑借推動器,點燃了木星,逃離了危難,繼續征程……
“太宏偉了!”在走出影院時,我不禁感嘆。在過去兩個小時中,我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里,親身游歷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滿高科技的空間站,龐大的推射器,一片廢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現,雜而不亂。雖然整個故事發生在未來的時光里,但絲毫不影響現在的我們細細品味。
希望是什么?我在電影中找到了答案。當太陽威脅到人類安全、文明,威脅到地球存亡時,聯合國政府不惜一切代價建造人工行星發動機,開啟“流浪地球”計劃。我看到運輸“火石”拯救行星發動機任務高于一切,“飽和式”救援下無數無名英雄為了全人類存亡而犧牲在途中,得知地球逃脫木星引力為百分之零的情況下,地球聯合國政府開啟“火種計劃”時,我認識到“希望”在那個時代是最不可缺的東西。
雖然有放棄的日本救援隊在車內開槍自殺,有想家的美國救援隊,但在全球廣播發出后,幾乎所有的救援隊都調轉車頭。即使希望的光線像蛛絲一樣難以捕捉,即使是前途一片漆黑,但還總有人愿意去嘗試一下,人類就是這顆在蛛絲般細弱的光線下生長的種子,在滅亡中存活!
正如劉培強對俄羅斯宇航員所說:“沒關系,我們還有孩子,孩子的孩子還有孩子,終會等到貝加爾湖湖水化了的時候。”這就是希望。也正如聯合國政府最后說的那樣:“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這正是因為人類是具有情感的動物,而并非冷血。這才是人類文明在宇宙中生存的理由!
就在地球快要到達木星洛希極限時,中國宇航員開著帶有30萬噸燃料的控制室沖向木星。這時,他開啟了直系親屬通話模式,對自己17年未相見的兒子劉啟說:“兒子,這一次,你一定可以看到我。來,兒子,三、二、一……”看到這里,我瞬間淚流滿面。正因為有了像鉆石一樣珍貴的希望和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懷,才驅使地球獲得更快的速度奔向新的生存星系。
流浪地球承載著人類的夢想和對未來的希望,將會一直以人類希望為漿,以人類的智慧為帆,在以地球為見證者的浩渺宇宙里,走出一條獨屬于人類文明的道路。
以上就是小編為收集的流浪地球觀后感1000字左右三篇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查字典網”主站范文!
【流浪地球觀后感1000字左右三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800字的軍訓心得 下一篇: 2021大學新生軍訓心得體會8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