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強對我國發展的重大意義論文1200字
科學技術是社會進步的核心動力,社會發展水平的大幅度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分不開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科技自立自強對我國發展的重大意義論文1200字的內容,快來讀一讀吧!
科技自立自強對我國發展的重大意義論文1200字1
“強國之箭”筑夢太空 “星辰大海”征途漫漫
椰風拂碧海,神箭沖九霄。5月5日,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制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起跑、加速跑,再到沖刺跑,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以萬鈞之力拔地而起,直指蒼穹。“胖五”承擔著光榮而艱巨的使命,經歷近十年的研制歷程,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無疑讓中國航天有了更加寬廣的表現舞臺,也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這“成功”源于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黨的領導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建設航天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的堅強政治保證。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幾代航天人團結拼搏、眾志成城,在航天載人工程戰線上接續奮斗、奉獻有為,不斷立下新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重重挑戰,航天戰線堅決貫徹黨中央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克服困難再次創造紀錄。實踐證明,只有堅定地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黨的各項事業才能不斷取得勝利。航天事業是黨的事業、國家和民族的事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滄桑巨變,取得一項又一項重要科技成果,并為維護國家安全、推動科技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些“成功”都源自于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堅強領導。黨的領導是統籌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是我國航天事業持續向前發展的主心骨,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造輝煌的力量源泉。
這“成功”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強大優勢。
道路,關乎著國家命運、民族命運和人民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正是新時期建設航天強國、世界科技強國的獨特優勢。自主創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中國航天戰線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自力更生。這是一條以科學理論為指導解決困難和問題的道路,讓航天事業前進有方向、有突破。這是一條航天人不斷創造歷史的實踐道路,一代又一代科技人才前赴后繼投身航天事業,用智慧和力量匯聚起推動科學發展的磅礴力量。這是一條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道路,在環境嚴峻、條件艱苦的情況下,舉全國之力創歷史豐碑,激勵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開創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新局面。
這“成功”源于中國航天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迅速發展,我國航天事業不斷取得巨大成就,這離不開中國航天隊伍的優良傳統和航天精神的強大支撐,老一輩航天人把青春年華書寫在浩瀚無限的太空,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鞠躬盡瘁,為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在航天事業的偉大進程中,“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激勵著以航天人為代表的廣大科技工作者敢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讓中國航天人步履矯健而鏗鏘。“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正是中國航天人艱苦奮斗、攻無不克、探索創新、忘我犧牲的真實寫照,他們知難而進,重重困難面前百折不撓,他們滿腔熱血,道道難關面前絕不退縮。中國航天的光榮傳統和嚴慎細實、精益求精的優良作風是中國航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根”和“魂”,也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
建設航天強國之路征途漫漫,攀登科技高峰永無止境,向中國航天致敬,實現航天夢、強軍夢、中國夢需要一代代人為之不懈奮斗!
科技自立自強對我國發展的重大意義論文1200字2
假如給你11年的時間,能干出什么來?近日,陳秀雄、王兵教授給了我們一個響亮的答案:成功證明“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任何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是偶然天成,而是用時間加耐力熬制的結晶,尤其在科研領域。語言學家王力即便在84歲高齡時,依然堅持每天伏案8到10小時,任何與研究和寫作無關的事一概不問;小麥育種專家王輝40余年與土地為伴,為了看到麥子的“神”,在田野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兩彈元勛”鄧稼先埋名戈壁數十載,常年風餐露宿,“用最原始的辦法”破譯原子彈的奧秘……要想取得一番成就,必先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我們在羨慕、祝賀別人取得的成果時,也應該時常思量,我做了什么,找到與成功者“最大的公約數”,才能無限接近成功。
然而,時下也有一些人心浮氣躁、急功近利。有的瘋狂追求“一夜成名”“一舉奪冠”,有的羨煞“眾星捧月”“前呼后擁”,有的則為了“露個臉”,活躍于各種聚光燈下,還有的這山望著那山高,換工作就像換衣服。
時代需要仰望星空者。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首次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擺在首位。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離不開仰望星空的人。工作年限久,是一種長度,但我們的工作還應該有高度。一些人退休時,回首工作歷程,除了有數十年的工作經歷,什么都沒有留下;有的人雖然工作時間不長,卻留下了驚艷世人的豐功偉績。這些人就是“攀巖者”,是敢于攀登高峰的勇士。把工作干出彩永遠比把工作干完難得多。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風云激蕩,大國博弈日趨激烈,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黨和國家需要更多勇攀高峰的人,需要我們爭做行業登山人、排頭兵。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勇當攀登者就是要敢于挑戰,直面難題。大事難事看擔當。遭遇瓶頸,是依樣畫瓢“跟著干”,還是銳意創新“帶頭干”,檢測出是否具有緊跟時代的格局與胸襟,只有讓“想做的事永遠超過能做的事”,才能夠在風云際會之時,為國家和民族作出突出貢獻;勇當攀登者就是要有水滴石穿、磨杵成針的毅力。有些路看起來很近走下去卻很遠,缺少耐心永遠走不到頭。著學術也好,干工作也罷,如果不能守住清貧,耐住寂寞,就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惟有久久為功、孜孜以求方能一舉成名天下知。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有腳踏實地,亦步亦趨,從現在干起,從小事做起,方能在未知的“無人區”、創造的“高寒區”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著書立說”。
科技自立自強對我國發展的重大意義論文1200字3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要“造就更多國際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科技人才不斷攀登科技高峰,國家才能走向發展高峰。要深耕科技人才成長沃土,營造敬才重才尚才愛才的濃厚氛圍,范文參考網TOP100范文排行大力培養、引進、用好科技人才,讓科學技術造福人民、引領發展。
精心培育,鍛造愛國奉獻精神。中國的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愛國奉獻精神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中不斷傳承發揚。新中國成立以來,以錢學森、鄧稼先、于敏等為代表的無數優秀科技工作者們滿懷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情厚愛,甘愿隱姓埋名數十載,揮灑青春熱血,矢志不渝地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斗終生。培育、引進科技人才,最重要的是賦予他們“精神屬性”。要在科技人才中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養他們向科技要問題、要方法、要答案的品質,引導他們堅定科技報國、科技為民志向,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學技術成果用到提升社會發展水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實踐中來。要做到精準識才、精準選才、精準育才,在各行業各領域發掘培養頂尖人才,提升科學素養和攻堅能力,練就“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無私奉獻,切實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搭建舞臺,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現科技創新,需要科技人才的智力支撐,工作總結范文也需要搭建起人才施展本領的舞臺。要建立完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和使用體系,給科技人才描畫一個德才表現的“全景像”,制定一張精準使用的“說明書”,切實把科技人才的創造活力“量”出來,把潛能挖掘出來,貼上“實用”標簽,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當其時。要結合地方科技發展水平,為科技人才隊伍提供科研攻關的技術保障,不斷深化科研院所同地方政府、企業的“產學研創”合作模式,鼓勵科研院所在地方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實踐基地,推動地方建立科技人才“智庫”,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和科技指導。要結合實際建設科研基地和產業園,優化科技人才工作環境,為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政策支持,推動科技人才把“金點子”轉變為實實在在科研成果,實現更多從“0”到“1”、從弱到強的突破,為科技自立自強打下堅實基礎,讓人民享受到科技創新帶來的豐厚成果。
優化服務,涵養尚賢愛才風氣。“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崇尚科技、發展科技要從尊重科技人才開始。以誠相待、以禮相待、以心相待,科技工作者們自然會全心全意為國家為人民殫精竭慮付出。在2017年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總書記看到當時已經年逾九旬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譽所長黃旭華站在代表們中間時,挪椅子、扶老人、坐身邊,一連串動作彰顯出泱泱大國對科技人才的崇高禮遇。范文參考網要大力營造敬才愛才、崇尚賢才的濃厚氛圍,真誠關心人才、愛護人才、成就人才,為科技人才“松綁解縛”,暢通申報審批“綠色通道”,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住,讓科技人才把精力都用在事業上。要強化科技人才激勵關懷、服務保障,針對科技人才開展精準服務,經常性開展科技人才交流、療養、慰問,在全黨全國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尊重人才的氛圍,切實增強科技人才在心靈上的歸屬感、獲得感、成就感。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在這“大變局”中把握機遇更進一步,創新創造是關鍵。要引導廣大科技人才們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精神,把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融入奮斗歷程,讓科技之花綻放在祖國每一片土地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創新創造的磅礴偉力。
以上就是小編為收集的科技自立自強對我國發展的重大意義論文1200字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查字典網”!
【科技自立自強對我國發展的重大意義論文1200字】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7月青年醫生入黨申請書 青年醫生入黨申請書1000字 下一篇: 離職報告規范范本簡單 離職報告中的離職范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