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時代楷模彭士祿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范文5篇
一個人不可能永生,但可以不朽,時代楷模彭士祿他高風亮節、淡泊名利,是紅色家風的優秀傳承者,是科學家精神的杰出踐行者。下面是查字典網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1時代楷模彭士祿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參考!
2021時代楷模彭士祿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一】
彭士祿,男,漢族,192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x海豐人,我國著名的核動力專家,中國核動力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是黨的早期領導人、我國農民運動的先驅彭湃烈士之子,年幼時父母犧牲,8歲就被國民黨反動派投入監獄,此后顛沛流離,幾經輾轉到達x,在黨的培養下成長成才。上世紀50年代,他響應黨中央號召,隱姓埋名投身核潛艇研制事業,擔任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主持了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設計、裝備、試驗以及運行的全過程,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貢獻。改革開放后,他負責引進大亞灣核電站,組織自主設計建造秦山核電站二期,引領我國核事業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曾任原第六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原水利電力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科技顧問,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21年3月在x逝世。
彭士祿同志個人成長和家庭發展,歷經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各個歷史時期,見證黨的建立、鞏固、發展的百年奮斗歷程。他繼承先輩遺志,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始終保持著對黨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他以身許國、科技報國,求實創新、敢于拍板,踐行了“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錚錚誓言,為我國核動力事業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高風亮節、淡泊名利,永葆初心、不改本色,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不息、躬耕不止,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生動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
彭士祿同志的先進事跡廣泛宣傳報道后,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科技工作者普遍認為,彭士祿同志是紅色家風的優秀傳承者,是科學家精神的杰出踐行者,是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中國核動力事業的拓荒牛。大家紛紛表示,要以“時代楷模”為榜樣,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從黨百年奮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把個人成長奮斗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時代楷模”發布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于追授彭士祿同志“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他先進事跡的短片。中央宣傳部負責同志為彭士祿同志親屬頒發了“時代楷模”獎章和證書。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協、中國核工業集團黨組負責同志,x省有關方面負責同志以及干部群眾、科技工作者、青年學生代表參加了發布儀式。
2021時代楷模彭士祿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二】
三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五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icid國際節水技術獎”,10多個省市區4800多萬畝水稻灌區大面積推廣使用,增產節支總額達數百億元……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依然熠熠生輝,彭老卻猝然離去,令人扼腕不已。生前為國家為社會鞠躬盡瘁,直至以身殉職,逝后仍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對世人發出殷殷感召。懷揣崇敬,循著彭老短暫而華麗的人生履歷,想找尋其生命中最重要的關鍵詞,以期對自己有所啟迪與激勵。往復數遭,自以為得了一個“真”字,這也是我等庸庸之輩口中稱頌,而實難踐行(敬請期待好范文網推出更好文章:得了的。
教書真教,言傳身教,愛生如子,“學習的事情我負責,生活的事情師母負責。”學生人才輩出,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的呢過人才計劃54人;辦雜志真辦,“論文質量關乎期刊生命,一定不能有水分。如果你們實在擋不住,那就我來擋”;搞科研真搞,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干活,每年至少1百天在田里……
在這個“熙熙為利來,攘攘為利往”的年代,這個潛心做一個泥腿子教授,一個從土地里“長”出來的農田水利學者,真真是一朵奇葩。
3?15晚會剛過,各種假象隨之浮出水面,令人眼花繚亂。假質保,假服務,假商標,假日期……以假亂真,渾水摸魚。究其罪惡之源,就是“馬上要”的心態,馬上要出名,馬上要得利,吃不了苦,扎不下根。彭老說:“節水灌溉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至少要20年才能出成果。”就這種甘于寂寞、默默耕耘的精神試問幾人能夠?教書育人也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的就是彭老這種求真務實的精神,淡泊名利的境界。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首先教師自己能夠像彭老一樣“里里外外都老老實實”,以自己的真情實感,憑自己的真才實學,潛下身,真鉆研,真育人,而后才能培養出“有創新,有實踐,有責任”的學生,求真務實的社會之風亦才可期。捫心自問,我們每天花多少時間和學生在一起?班里每個學生的性格脾性,學習習慣,家庭狀況是否真的下了功夫去了解了?我們花多少時間研究教材?教材的知識要點,以及在整個課程安排中的位置認真思考過嗎?自己從事的課題真的開展研究了嗎,真的能解決教育教學問題嗎?有多少同仁一輩子端著教育這碗飯,從未曾主動思考過教育問題,未曾真正掌握教書育人的技藝,更不用奢談領悟教育的實質了。
像彭老這樣一輩子沉潛于科研與教學第一線,做著經世致用、關乎國計民生的學問,才是這個時代的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愿這次學習不要只是一陣風,教育行業能多一些彭老式的實干家,中華民族的復興夢才會落地生根。
而作為教師,我們職責又是什么?古人說是傳道、授業、
解惑。傳道即傳做人之道,研究做人的學問,我私下認為這是教師至高無上的職責。授業即教人做事,能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某些謀生的本領和手段,當然有些學生如果在這些方面有特定的天賦的話,那他可能超過老師成為這方面的優秀者或專家。解惑即幫學生解決生活中所遇上的各種難以想明白的問題,這可能更多的傾向于生活哲學思考和討論,或屬于博導的范疇??梢哉f,教師是除家長外,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最大的人。特別是小學生,平時在家都是父母監護,在學校視老師為最親近,最信任,最崇拜的人,所以教師的道德,人品表現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其一生。一個教師的師德表現是多方面的,我們要時刻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為人表率。如上課時要衣冠整潔,精神飽滿,不可將個人絲毫的不良情緒表現在課堂上。更不可能在課堂上發牢騷,抱怨學校或貶損其他老師。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書更重要,知識的缺乏可以后天彌補,但一個人的道德觀,世界觀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改變。而彭世彰的事跡不僅告訴我們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而且要時刻想著學生。
一個人不可能永生,但可以不朽。彭世彰視事業如性命,用孜孜不倦的探索、用奮斗、用生命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是不朽的,是值得我們銘記的。
2021時代楷模彭士祿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三】
近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了您的先進事跡,并授予您“時代楷模”稱號。您的事跡讓我認識到了您是一位高風亮節、淡泊名利、艱苦奮斗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風雨變幻無常的20世紀,您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成功下水作出了重要貢獻,從此中國國防力量再添一國之重器。
您曾說,“坎坷的童年經歷,磨練了我不怕困難艱險的性格。父母把家產無私分配給了農民,直至不惜犧牲生命,給了我要為人民、為祖國奉獻一切的熱血。”您的父母是英雄,是共產主義的革命烈士,他們用生命詮釋了什么叫做共產主義信仰,用熱血講述了什么叫做愛國為民的精神。姓百家姓,穿百家衣,吃百家飯,年幼的您甚至被捕入獄,嘗遍了世間苦難。看到年僅10歲的您,因雙腿在獄中被折磨得無法行走,愣是爬了十幾公里,滿身是血回到養母家中,眼眶中不覺充滿了淚水。您沒有因為苦難的童年而放棄前進的人生,對社會產生哪怕一絲的不滿,“我對人民永遠感激,無論我怎樣的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報他們給予我的恩情。”
您無疑是好學進取的,以優異成績取得了前往蘇聯留學的機會,在蘇聯留學期間,又獲得了蘇聯頒發的優秀化工機械工程師證書,但只因一句“祖國需要”,你就踏上了新的征程,人生軌跡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因為祖國需要,您改學化工機械工程為原子能核動力專業,從新開始;因為祖國需要,您克服資金、技術、環境的困難,帶領學生削尖腦袋、坐圓屁股在x大山中攻堅克難,一直默默無聞;因為祖國需要,年近花甲之年,您四處奔波,為祖國核電站事業奠基;因為祖國需要,您捐贈了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00萬港幣獎金,用于培養核事業人才。您是我們的榜樣,是所有中國人的榜樣,從您的身上,我們能學到很多很多。要學習您的“愛國主義”精神,堅定為祖國可以付出一切的信念,始終把祖國放到心中最高處;要學習您的“艱苦奮斗”精神,攻堅克難擔當作為,不畏艱苦奮發圖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干出一番事業;要學習您的“淡泊名利”精神,爭當螺絲釘,不以名利左右人生,不因虛榮阻礙前進,堅守初心不忘使命;要學習您的“無私奉獻”精神,一輩子兢兢業業,不求感恩回報;要學習您的“創新精神”,積極探索未知領域,用創新推動社會發展,用創新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用創新鞏固祖國安全。
“只要祖國需要,我愿意貢獻一切”,這是您的誓言,也是我們的誓言,是我們人生的指路明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人生理想,在這個理想下,我們都是祖國建設的參與者。“只要祖國需要,我愿意貢獻一切”絕不是口上說說就行的,我們要學習您,發揚好“黨員干部是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磚頭精神”,真正在工作上緊跟黨的方向,學習上積極主動,生活上廉潔自律,努力成為祖國建設的基石。中國人中國夢,讓我們跟著您的腳步,踏上您曾走過的路,擔負祖國使命,肩負群眾期盼,為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添磚加瓦。
時光流逝飛快,但您的事跡在時間長河上將被永遠銘記,您的成就將被載入史冊,您的高尚品格將繼續引領中華民族永續前進。
2021時代楷模彭士祿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四】
“為公明白,為私糊涂,以此自勉”
彭士祿個性質樸無華,舉手投足真性情,但是,做起科研卻極為嚴謹。
“為公明白,為私糊涂,以此自勉。”彭士祿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
他認為,凡工程技術大事必須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數,一點兒也不能馬虎。但人總不完美,對事物總有幾分模糊。這時就要不恥下問,調查研究,收集信息,通過試驗等來搞清楚。
20世紀60年代,為了建立反應堆物理的計算公式,彭士祿帶領團隊夜以繼日計算了十幾萬個數據,確立了計算公式,但仍沒有把握確保反應堆在常態下安全受控。
思想匯報范文當時,計算主要靠手搖計算器和計算尺,因理論值與實際值還有一定的差值,他們被迫做了1:1零功率試驗,發現了誤差,修正了公式,補添了近一倍的可燃毒物棒,保證了反應堆在常溫下安全可控,把反應堆的“脾氣”摸得清清楚楚。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退休職工郭勇欽佩地說:“彭老素有‘彭拍板’的美譽,是因為他牢牢掌握著實驗數據,這是他大膽拍板的重要依據。”
彭士祿曾說,凡事有七分把握就“拍”了,余下三分通過實踐去解決。科技人員最珍惜時間,時間是生命,是效益,是財富。有些問題只有盡快定下來,通過實踐再看看,錯了就改,改得越快越好,這比無休止的爭論要高效得多。
做一個明白人談何容易?“這要有超前意識,對問題有新思路、新見解;對工程技術能親自計算主要技術經濟數據;對工程進度能說出某年某月應辦哪幾件關鍵事;對技術攻關能親自掛帥出征,出主意,給點子……”彭士祿在回憶錄里寫道,但當一個糊涂人則更難,難得糊涂。凡對私事,范文參考網TOP100范文排行諸如名利、晉升、提級、漲工資、受獎等,越糊涂越好。
是的,當國際社會稱他為中國“核潛艇之父”時,彭士祿坦言,中國核潛艇研制成功絕不是一兩個人的作用所能及的,它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沒什么“之父”之說。我充其量就是核潛艇上的一枚螺絲釘……
是的,當彭士祿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后,他毅然將全部獎金100萬港幣捐獻給組織,并要求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經組織多次說服后才同意命名為“彭士祿核動力創新獎”,獎勵在核動力領域做出重要創新成就的年輕人。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語出戚繼光《望闕臺》,這也許是對彭士祿院士一生“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最真實的寫照。
2021時代楷模彭士祿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五】
2020年1月15日,中國核工業創建65周年之際,彭士祿生前最后一次出現在鏡頭前,心中念念不忘的還是國家的核事業。
彭士祿的一生,始終熱愛黨,熱愛祖國。他3歲母親犧牲,4歲父親彭湃英勇就義,1951年留學蘇聯,學成歸國就投入到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的研究論證中。
為了研制新中國的第一艘核潛艇,彭士祿他們從零起步,他重行動、不空談,埋頭苦干,開拓進取,使得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上馬兩年后開工,開工三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1974年8月1日,正式列入海軍戰斗序列,創造了世界核潛艇史上罕見的速度。此后,彭士祿又做起了我國核電發展的拓荒牛,先后組織引進第一座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指揮自主設計建造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成功讓我國實現了核電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為了祖國的核事業,彭士祿隱姓埋名工作了數十年。49歲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晚年基本失去了胃功能,只能靠一根鼻飼管提供營養。但他從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從未向組織提出任何個人要求,始終以國家的利益為先。2021年3月22日,彭士祿在x逝世,享年96歲。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時代楷模彭士祿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2021時代楷模彭士祿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網站。
【2021時代楷模彭士祿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范文5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描寫梔子花的作文300字三年級 梔子花的作文三年級小學300字 下一篇: 描寫海棠花的作文300字 描寫海棠花的作文300字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