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作文素材摘抄范文4篇
文化自信對于我們來說,平時看不著摸不到,但若是沒有了文化自信,那么你看滿街都盡是蕭條之境,毫無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文化自信的作文素材摘抄,歡迎大家參考。
文化自信的作文素材摘抄(一)
若將國家比作一個人,那么文化自信即如人的精神之鈣,你無法從身體發膚間捉摸到它的蹤跡,然而一旦缺乏,則頓見其形神萎靡。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遠古至今,歷史見證了無數繁榮文化的覆滅,四大文明古國,何以唯華夏文化能泱泱五千年,弦歌不絕?
中華文化,有容乃大。唐朝儒釋道三教合一,漢人積極吸納胡人文化,遂成就了一代六國來朝、八方覲見的文化盛世。近代蔡元培興辦北大,實行“兼容并包,學術自由”的方針,于是有大師輩出,見證了北大最輝煌的歷史。正所謂“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文化自信,不是唯我獨尊的高處不勝寒,而是在心懷自豪的同時,仍能辯證地看待外來文化。唯有兼容并包、博采眾長,文化之長河才能匯入新鮮的支流,綿延不絕。
中華文化,窮且益堅。清末,不平等條約的簽署、列強瘋狂的瓜分與掠奪,使曾經那傲立東方的雄獅,頃刻化作他人刀下的魚肉。可這雄獅縱然遍體鱗傷,也不曾放棄生的希望。反觀同樣遭遇殖民的印度,卻在外來文化的入侵下喪失了信仰、丟失了語言和文字,最終被徹底改造。評價一種文化是否偉大,固然要看它創造了怎樣的輝煌,但更應看它能承受怎樣的黑暗。
正是這樣一種中國文化,鮮活在從古自今的中國人心中,生生不息,正如陸放翁那一聲長嘯:“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震徹古今。而新時代的到來,也賦予了文化自信更加重要的意義。隨著全球化的加速、兩極化的加深,經濟是發展的手段,而文化是立足的根本,唯有在這空前的文化大融合中堅守自我,才能和而不同,彰顯大國本色。
令人欣喜的是,當今社會并不缺乏文化自覺。君不見那層出不窮的文化節目,如《國家寶藏》《信·中國》,都洋溢著中國文化的自信?更有以余秀華、趙日初為代表的很多農民們,也開始積極投身入詩歌、繪畫等文化事業,自下而上,頗有“洛陽紙貴”之氣象。正如建大樓要先打好地基,下層才能作用于上層,文化自信的建設,也應如是。文化自信不是少數知識分子對前沿理論的自信,而是廣大群眾對自身所處文化環境的認可與熱愛,文化不僅是詩詞歌賦,也是黃土和青天。
精神之鈣,鑄就中華脊梁。文化自信,看似宏大,實則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內心的熱愛。
文化自信的作文素材摘抄(二)
一個國家,尤其是一個處于經濟快速發展中的國家,一個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國家,他的去向是什么?對于物質相對富足了的中國,我們需要一個夢想,一個中國崛起傲然世界的夢想。
“中國夢,我的夢。”中華的崛起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可要實現夢想,我們的努力方向又通往何方?在發展的夜航中,在時代的洪流中,有了堅固的巨輪不夠,更重要的是掌舵人,是靈魂。這靈魂便是文化自信。沒有對傳統文化的高度認同,沒有對民族思想精神的探求與學習,夢想將遙不可及。發展文化,建立大眾的文化自信,在中國夢實現的道路上至關重要。
但中國的歷史,是以儒為主的歷史。“為政以德,劈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是孔子為政的觀念。儒家講求以德治國,是要百姓愛德行而被感化,自發的擁戴國主。而當下中國社會的法治,是否與傳統文化思想背道而馳?那與社會現實不符的傳統思想,能否在當今令當代人樹立文化自信?
其實,法治下的中國社會仍包含儒學思想。死刑前的緩期,是對犯人們抱以合理的寬恕之心;各級代表聯合修訂憲法,是將最能代表眾人的意識統一。法律并非刻板的非黑即白,也非不知變通泥于條規,這種含有溫情的嚴肅與為人民服務的秩序維護是法治下儒家的“愛人”思想。
儒家思想中未嘗沒有法治之意。“上好禮,則民易使之”,“禮”便是規矩,是眾人認同并應當遵守的條例,與“法治”的條規相通。儒家講禮樂,正是欲用一種外在形式來約束人民的行為,起到社會秩序不亂的目的;而法治講法律,同樣顯明底線來維護公共利益安全。二者雖形式不一,本質相同。
因此我們不妨說,法治與傳統思想并不沖突。相反,“仁”,“義”,“禮”,“智”,“信”和“忠”等價值觀依然適用于今日,被當下所借鑒。以德治為主人治為基礎,相輔相成。有儒的法,有了人情有了引導,眾人不再畏于強權心含抗拒;有法的儒,令人有了顧忌有了提醒,眾人不再無所畏懼肆意妄為。二者的有機結合,正是促進人們對文化的更深解讀,給人對傳統思想的認識從而將歷史遺留下來的精華發揚光大。這是一種文化自信,對于文化價值的肯定將轉變為一種文化信念,而這信念終有一刻將蛻變為信力,在中國夢的實現上爆發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由法治加深文化自信的中國,終將使國運更加興旺,實現眾人的中國夢
文化自信的作文素材摘抄(三)
中華的文化含蘊深厚而久遠,傳承足有上千年,到現在依然留下了很多歷史和文化。在傳神的歷史長河中,我們體會到了古人的生活,感悟他們的是非功過。學習他們的文化知識,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見識和素養。
從史前的部落文化到傳說中的炎黃二帝再到上古三代夏、商、周,它們敘述著人類的起始和文明的開始。
在戰國時期,這個諸侯紛爭的亂世,人們的思想空前繁榮,文化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形成了諸子百家掙鳴的盛世局面。它們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傳承于后世。
上千年的文化傳承,在這片神奇的九州大地上誕生,成就了一代代的名人大家,著出了一本本影響后世的名作。
古人留下的典籍名著多不勝數,它們的文化價值根本無法估量,所創造出的精神財富更是難能可貴。就用《論語》一書來講,它記錄了偉大圣人孔子的言行談論,告訴了后人為人處事的態度和方法,教導人們的道德行為,這對文人學士以至于所有人來說都是受益一生的圣典。即使是現在,老師依然會用它來教導我們。
文化做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征,決不可缺失。文化是人類所創造的,但也在影響著人,對我們一生的成長很重要,它無時無刻都在我們的世界中。它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增強著我們的精神力量,豐富著我們的精神世界。
著名的文學家南懷瑾先生曾說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文化亡掉了就會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
因此文化的作用很重要,這也使得文化傳承變得尤為重要。我們要了解文化、學習文化、探究文化,不斷完善自己的文化儲備和素養,將祖先們一代代創造的精神文化財富繼續傳承下去。
文化自信的作文素材摘抄(四)
文化曾經的缺失是中國難以治愈的疤,在那個閉關鎖國的年代,中國這頭曾經吼一吼都會令世界為之膽寒的雄獅,卻一度沉睡不醒。自大的君主,愚昧的國人,與世界先進文化的脫離導致我們幾個世紀的落后,那些曾經的恥辱給中國文化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幾個世紀后的今天,在所有人都認為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蘇醒了時,我們是否應該讓中國文化也再次站在巔峰,引領世界。
歷史的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千年時光彈指一揮間悄然滑過,回想幾千年前屹立于世界之巔的中國文明--那令人驚嘆的四大發明,先秦諸子的百家爭鳴以及一系列的科學成就,這些無一不昭示著中國文化曾經的繁榮與昌盛。而如今,經歷過近代那場持續多年的恥辱的我們,卻不再相信祖先代代傳承至今的古老文化,轉而把西方文化奉為經典,一味的批判中華文化的腐朽與落后。可是,請試想,假如中華文明真的沒有與時俱進,那么為什么世界四大古文明如今只剩我們這一支還依然在迸發活力,為什么經歷了如此多的坎坷,它依舊屹立于世界東方,巋然不倒。我們的文化一直都在創新啊,只是有些人不曾發覺罷了。就拿漢字來說,經歷了小篆、隸書、楷書再到行書,到如今,簡體漢字已被我們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設想一下,假如我們還要寫那些壁畫繁瑣的字體來表達自己,那么生活中會平添多少不便!
其實我們應該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信,因為它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因為它為人類的文明進步所做的巨大貢獻,也因為它曾帶領中國沖向世界的巔峰!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哪一項不是改變世界前進步伐的發明啊。而且中國的茶道、功夫、儒學思想更是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馬可波羅曾在他的游記中贊美中國是"物產豐富的天朝大國",讓無數的西方人神往。擁有著這樣優秀過去的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不必依仗于外國人的肯定,我們的文化底蘊本就比他們深,為什么還要他們來肯定。中國人少的只是那一份對于自己文化的信仰與自豪,只要再多一份自信和從容,我們一定可以讓華夏文明在二十一世紀煥發出無與倫比的活力,讓世界看到中國這頭沉睡的巨石在蘇醒后究竟可以爆發出多么大的威力。
孔子學院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開辦,無數的外國人慕名進入;"中國年"在俄羅斯成功舉辦,吸引了大批外國游客前往游覽;中國的功夫之鄉每年也都吸引大批外國人前來拜師學藝。這一切都證明了中國文化對于世界的吸引力。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一個國家的文化強大了,這個國家才會真的強大。試問,一個只有GDP支撐的國家,又能在復興之路上走多遠!
我們要不斷發揚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讓文化成為祖國崛起的堅強后盾。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要對自己的文化有堅定的自信。我相信,終有一天中國會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國文化會再次引領世界!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自信的作文素材摘抄,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文化自信的作文素材摘抄,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文化自信的作文素材摘抄范文4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學校推廣普通話活動總結簡報范文4篇 下一篇: 學生感謝老師的一段話50字左右(精選5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