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方言分類目錄
中國西部民族語言文字特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的重要特征。我國西部民族多,所以語言文字也很多,并表現為以下特點:
一、100多種語言,分屬四大語系
每一個民族都要通過語言進行內部交流和與其他民族進行交流,所以每個民族至少有一種語言,有的還會講幾種語言。我國的回族使用漢語,滿族過去曾有自己的語言,后逐漸使用漢語,其他53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新中國成立時,我國56個民族實際使用的語言超過100種。
語言根據他們共有的特點可以劃分成不同的“語系”。我國西部民族使用的100多種語言分屬4個語系。
一是漢藏語系。這是中國四個語系中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中國是漢藏語系的故鄉,漢語、藏語屬于漢藏語系。絕大多數中國人使用的語言屬漢藏語系。
二是阿爾泰語系。這是我國第二大語系,有3個語族18種語言。這個語系的語言主要分布在新疆、內蒙古、甘肅、青海等省(區)。
三是南亞語系。我國屬于南亞語系的有佤族、德昂族和布朗族,都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南部。
四是印歐語系。屬于印歐語系的語言是俄羅斯語和塔吉克語,使用人數不多,都分布在新疆。
此外,我國的京語還沒有最后確定屬于哪個語系。
一些民族的語言自身因地域不同也存在差異,存在“方言”。如藏語有三大方言;湖南、四川、貴州、云南的苗語各有方言特點;彝文的字數在云南、貴州、四川也各有不同。因此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
二、30多種文字,歸屬四大類型
我國56個民族有100多種語言,但只有一部分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因為語言是和人類社會同時形成的,有了民族也就有了民族語言,而文字是記錄和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文字比語言的產生要晚得多,它是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在我國,由于各民族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同民族產生文字的時間有先有后。加上一些民族在與其他民族交往中直接使用了其他民族的文字,所以到新中國成立時,一些民族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字,有的民族甚至還處在刻木記事、結繩記事的階段。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只有20來個民族有自己的文字,這些民族是:漢、蒙古、藏、維吾爾、朝鮮、哈薩克、錫伯、傣、烏孜別克、柯爾克孜、塔塔爾、俄羅斯、彝、納西、苗、景頗、傈僳、拉祜、佤族。
在西部,少數民族文字的情況也是多種多樣。其中傣族有四種不同形式的拼音文字;納西族有象形文字東巴文和音節文字哥巴文;錫伯族的文字與滿文很相似;苗族解放前有拼音苗文;景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有拉丁字母或其變體拼寫的文字,這幾種文字是鴉片戰爭后外國人主要是傳教士創制的,都很不科學,只在部分基督教徒中使用。壯族和侗族在部分地區使用過以漢字來標音表意的“土俗字”,一般叫做“方塊壯字”和“方塊侗字”。水族有外形像古代漢字并有少數象形字的“水書”,白族有借漢字標音的“白文”。
我國《憲法》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幫助壯、布依、苗、傈僳、哈尼、佤、侗等民族改進或創制了文字。現在我國使用的少數民族文字有30多種。
我國各民族的文字,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
第一是表意文字。漢字屬于表意文字,起源很早,古人分析歸納了漢字造字的六種方法,稱作“六書”。漢文字的構造特點和它廣泛的適應性,不僅成為漢人的統一的交際工具,也是各民族歷史上已形成的共同交際工具,對統一多民族中國的形成和發展,對中華民族的團結和進步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方塊漢字、方塊侗字、水書和白文,也屬于表意文字體系。
第三是音節文字。有納西族的哥巴文和彝族的老彝文。老彝文形體類似漢文簡化的篆書,絕大部分是獨體字,也有一部分是合體字,各地字形略有不同,行款因地區不同而呈現差異。規范的彝文一字只讀一音,一音只有一字,是一種嚴格的音節文字。
第四是拼音文字。也叫音素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廣的文字類型。我國除上述幾種文字外,其余都屬于拼音文字。
三、語言彼此吸收,共同使用
雖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但這一語言并不一定為該民族所獨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族講同一種語言的情況是很常見的。比如回族和土家族現在都講漢語。
同一民族操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的例子也很多,如瑤族中就有一部分人講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的勉語,一部分人講苗語支的布努語,還有一小部分講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的拉珈語。這些現象是長期歷史過程中交錯居住產生的。
各民族之間互相學習語言文字的現象在中國非常普遍。漢語是許多少數民族使用或兼用的語言,與少數民族雜居或在民族地區工作的漢族,也學習使用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學習語言。有的民族現在使用的文字和過去使用的并不相同,有的民族是借用改造了其他民族的文字作為自己的文字。比如維吾爾族直到13世紀時仍在使用回鶻文,13世紀以后使用阿拉伯字母察合臺文和維吾爾文;蒙古族使用的文字則是經過加工改造的回鶻文,即維吾爾族曾經使用過的文字。
國家鼓勵不同民族互相學習語言,在有條件的學校使用少數民族語言和漢語兩種語言教學。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也是交流情感的工具,民族間互相學習和使用語言,對增進了解,促進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合作有著積極的作用。
語言文字也是不斷發展的,并相互吸收和影響,各種少數民族語言中都有相當多的漢語借詞。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各民族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各民族之間交往的日益頻繁,現存的一些本來就十分接近的語言會向統一的方向發展,兩種或幾種語言也有可能發展成為一種語言。當然這是比較長遠的事。
猜你喜歡
網友關注
- 閩南語方言——談論活動
- 朋友——譚詠麟
- 東北話中的“磨嘰”
- 閩南語方言——年、月、日
- 錘子
- 全日愛——黎明
- 閩南語方言——談論事物
- 各地方言版“我愛你”
- 粵語歌曲學習--where did you go(鄧紫棋)
- 閩南語方言——關于日期
- 閩南語方言——關于拜訪
- 四川話詞匯構成(三)
- 四川話詞匯構成(五)
- 四川經典段子
- 閩南語方言——關于年齡
- 閩南語方言——關于購物
- 岷縣方言版情書
- 西安碎碗的笑話
- 閩南語方言——課堂用語
- 閩南語方言——形容物品、度量、比較
- 湖南方言土話大全
- 閩南語方言——敘述時間
- 全國各地如何叫老婆
- 卡啦永遠ok——譚詠麟
- 粵語歌曲學習--無賴(鄭中基)
- 水中花——譚詠麟
- 喬布斯情書大改寫,網友比拼方言版
- 讓一切隨風——鐘鎮濤
- 閩南語方言——辨別身份
- 茂名方言笑話
- 四川人來京的奇葩一天游
- ok啦——五月天
- 續集——容祖兒
- 湖南方言鬧笑話
- 重慶方言
- 學生爆笑方言聽寫古詩
- 東北話速成寶典(上)
- 臺灣土話—臺灣諺語之美生命禮俗篇
- 廣州為什么叫羊城呀
- 廣東話撲街的意思
- 閩南語罵人大全
- 粵語歌曲--all about you(鄧紫棋)
- 閩南語簡介
- 大家來學藏語
- 啾啾啾——五月天
- 東北話速成寶典(下)
- 四川話詞匯構成(四)
- 四川話詞匯構成(一)
- 閩南語方言——關于語言
- 官家山版方言情書
- 杭州話同普通話詞匯對照
- 歲月無聲——beyond
- 閩南語方言——提問題
- 笑談廣東話粗口
- 東北方言小幽默笑話之坐出租
- 傻女——陳慧嫻
- 四川話詞匯構成(六)
- 風流——陳小春
- 一生中最愛——譚詠麟
- 閩南語方言——關于介紹
- 閩南語方言——辨別物品
- 幽默的四川方言
- 東北話中的“整”
- 山東海陽方言情書
- 上海話怎么稱呼人
- 閩南語方言——問候語
- 爸爸去哪兒各地方言版大全
- 閩南語方言——關于所有物
- 內蒙方言詞典
- 常用閩南語方言
- 冷雨夜——beyond
- 纏綿游戲——梁漢文
- 四川話詞匯構成(二)
- 湖南方言的笑話大全
- 河南方言十則
- 閩南語方言——收音機和電視機
- 閩南語方言——談論日常生活
- 高邑方言版情書
- 上海話問候打招呼怎么說?
- 臨夏方言版情書
- 閩南語方言——詢問地址
精品推薦
- 惠農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9/16℃
- 茌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庫爾勒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2℃
- 鞏留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9℃
- 萬榮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3/17℃
- 洛浦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澤普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5℃
- 晉城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級,氣溫:22/13℃
- 中寧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0/16℃
- 博樂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