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1年前的今天,1923年9月7日 (農歷七月廿七),聞一多詩集《紅燭》出版。
1923年9月,留學美國歸來的詩人聞一多的詩集《紅燭》,由泰東書局出版。詩集連序詩共62首,分《李白》、《雨夜》、《青春》、《孤雁》、《紅豆》5篇,大多為詩人留學美國時所作;以對祖國的熱切思念和贊美,對美國侵略勢力的揭露為主要內容。《紅燭》為序詩,《憶菊》、《太陽吟》、《孤雁》等為其中有代表性的篇章。作者崇尚“為藝術而藝術”的理論,部分詩作表現出唯美主義的傾向,帶有一種虛幻的色彩。
序詩《紅燭》!
紅燭啊!
這樣紅的燭!
詩人啊!
吐出你的心來比比,
可是一般顏色?
紅燭啊!
是誰制的蠟---給你軀體?
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
為何更須燒蠟成灰,
然后才放出光?
一誤再誤;
矛盾!沖突!
紅燭啊!
不誤,不誤!
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這
正是自然的方法。
紅燭啊!
既制了,便燒著!
燒罷!燒罷!
燒破世人的夢,
燒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們
的靈魂,
也搗破他們的監獄!
紅燭啊!
你心火發光之期,
正是淚流開始之日。
紅燭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為燒的。
既己燒著。()
又何苦傷心流淚?
哦!我知道了!
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
你燒得不穩時,
才著急得流淚!
紅燭啊!
流罷!你怎能不流呢?
請將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間,
培出慰藉底花兒,
結成快樂的果子!
紅燭啊!
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
灰心流淚你的果,
創造光明你的因。(歷史今天)
紅燭啊!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乙巳年七月十六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