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97年前的今天,0917年9月5日 (農歷八月十六),劉稱帝 建立南漢。
唐末,南方閩一帶有許多地方勢力。大食商人后裔劉謙因鎮壓農民起義有功,出任封州(治所在今廣東村川)刺史,成為嶺南強有力的勢力。乾寧元年(894)劉謙卒,劉隱繼任封州刺史,成為一方藩鎮。乾化元年(911)劉隱卒。后梁授劉巖(889~942)為唐青海軍節度使,封南平王。劉巖先后改名為陟、龔、(yǎn,音儼)。
917年9月5日(后梁貞明三年八月十六日)稱帝,都廣州番禺(今廣東廣州),稱興王府,國號大越,次年,劉認為自己是漢朝皇室的后裔,為了表示自己建國是恢復昔日的漢家天下,于是又改國號為“漢”, 史稱五代南漢。盛時疆域有六十州,約為今廣東、廣西兩省及云南的一部分。歷五主,共67年。劉在位時依靠士人治政,盡任士人為諸州刺史,還通過科舉,每年錄用進士、明經10余人為官,避免了武職官據地稱雄之患。但劉及其繼任者均為荒淫殘暴之君,廣聚珠寶珍玩,大興土木。劉造昭陽殿時,以金為頂,以銀鋪地,還耗費了大量珍珠、水晶、琥珀作裝飾。為了課斂重賦并鎮壓人民的反抗,濫用酷刑,民眾不堪其苦。劉在位32年,有乾亨、白龍、大有三個年號。大有十五年 (942)劉卒,年54。其子劉玢(920~943)嗣位,號光天。
直到971年,劉孫劉鋹當皇帝時,才被宋所滅。南漢雖時出暴君,但實行“保境息民”政策,少兵戈之爭,又推行中原文化,對當時該地區的開發頗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