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2年前的今天,1902年9月29日 (農(nóng)歷八月廿八),法國作家左拉逝世。
左拉(1840-1902)法國作家
左拉(1840~1902),法國作家。生于工程師家庭,7歲喪父,生活困頓。1857年和母親隨外祖父遷居巴黎,讀完中學便當碼頭工人。
1862年進阿謝特書局當打包工人,不久以其出眾的詩歌才華升為廣告部主任。這期間發(fā)表中短篇小說集《給妮儂的故事》(1864)和長篇小說《克洛德的懺悔》(1865)、《馬賽的秘密》(1867)。在前一部作品中,可看出浪漫主義的影響。第二部作品中,自然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已見端倪。60年代,左拉提出自然主義文學理論,認為可以用實驗的方法認識物質世界,也可以認識情感和精神生活;主張小說家充當事實的收集者和根據(jù)事實進行實驗的實驗者,從而成為“人和人的情欲的審問官”。這期間左拉寫了中篇小說《黛萊絲·拉甘》(1867)和《瑪?shù)氯R納·菲拉》(1868),均受到社會的冷遇。
1868年開始,他模仿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醞釀創(chuàng)作連續(xù)性大型作品《魯貢-瑪卡爾家族》的宏偉計劃,按他的預想,這將是“第二帝國時代一個家族的自然史和社會史”,它將首先“研究一個家族中的血統(tǒng)和環(huán)境問題”,其次是“用事實和感覺描寫出這個時代的社會面貌,并且在各種風俗和事件的細微末節(jié)中刻畫出這個時代”。為此,他攻讀生理學,研究病歷和史料,經(jīng)過25年勤奮寫作,終于完成了這部包括20部長篇小說的巨著。題材涉及法蘭西第二帝國和第三共和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然主義理論的影響,但在其中一些杰作里,卻是現(xiàn)實主義傾向占主導地位。《金錢》(1891)對資產(chǎn)階級投機家、冒險家的丑惡嘴臉和交易所大王你死我活的角逐作了生動的寫照。《小酒店》(1877)描繪了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非人生活狀況。《萌芽》(1885)以一個礦區(qū)的罷工事件為主體,描寫了產(chǎn)業(yè)工人的生活和斗爭,在法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比較成功地塑造了革命無產(chǎn)者的形象。左拉繼而又寫了長篇小說三部曲《三城市》,揭穿宗教的虛妄,闡發(fā)通過科學改良社會的思想。1898年,他投身為受冤屈的猶太血統(tǒng)軍官德雷福斯伸張正義的斗爭,招致反動當局的迫害。流亡美國時開始寫作的《四福音書》只完成三部:《繁殖》(1899)、《勞動》(1901)、《真理》(1901)。該書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左拉的小說創(chuàng)作和自然主義理論深深影響了19世紀后數(shù)十年的法國文學。
左拉在火車上
左拉的小說《小酒店》改編成劇本演出的海報
法國作家左拉
乙巳年八月初八日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