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29日 (農歷八月廿二),我國與日本建立外交關系。
日本,全稱日本國,意為“日出之國,太陽升起的地方”。位于東亞太平洋西部的島國。面積37.78萬平方公里。人口12443萬(1992年10月),主要為大和族,約有2萬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語。神道和佛教盛行。首都東京。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靠進口。西方經濟大國,工業高度發達,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34107美元(1993)。主要農產品有水稻、小麥、大豆。畜牧業有奶牛、肉牛、豬、馬、綿羊、家禽等。工業主要有鋼鐵、汽車制造、船舶、電力、數控機床、電器等部門。出口汽車、鋼鐵、船舶、化學工業品、機械工業產品、輕工業品、電器;進口以礦產資源、石油、原材料和糧食作物為主。大型港口有神戶、橫濱、名古屋、大阪等。
公元645年通過大化革新,確立古代天皇制,開始向封建社會發展。公元12~19世紀處于封建社會,1871年明治天皇規定以傳說中的神武天皇即位日(2月11日)作為日本紀元的開始,即建國日。國慶日為在位天皇明仁的誕辰(12月23日)。
19世紀中葉美英等西方國家先后入侵,民族矛盾激化。1868年實現明治維新,資本主義發展迅速,對外逐步侵略擴張。
1894年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1904年發動日俄戰爭。1910年并吞朝鮮。
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1937年制造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
1941年發動太平洋戰爭。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美軍進駐日本。
1947年日本由天皇制改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征的議會制國家。戰后日本經濟迅速恢復,60年代末成為世界第三經濟強國。對外政策以日美關系為基礎。重視亞洲外交,加強同西方發達國家及歐共體的合作,積極發展同中國、東盟、東歐的關系,努力改善日俄關系。[]
1972年9月29日同中國建交。
乙巳年八月初八日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