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2年前的今天,1862年9月22日 (農歷八月廿九),美國總統林肯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1862年9月22日,美國第十六屆總統林肯發表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馬克思稱贊這個宣言是“聯邦成立以來的美國史上最重要的文件”。
北美洲原是印第安人故鄉,自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后,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不斷地向北美洲移民,并在這里建立13個殖民地。殖民者殘暴地屠殺土著居民,使印第安人瀕臨絕種。于是,他們又從非洲擄掠來大批黑人充當奴隸,這些黑人奴隸就如同農奴主飼養的牲口,過著非人的生活,沒有人身自由。隨著擄掠來的黑人奴隸的增多,黑奴問題成了美國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林肯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青年時代就同情黑人農奴的悲慘遭遇。有一次,他看到一個奴隸販子當眾毒打侮辱黑奴,他小聲地向同伴說:“等到有那么一天,我有機會來打擊這一制度的時候,我一定會把它徹底打垮。”1834年他跨入政界后,多次發表關于解放黑人的演說,特別是1856年競選副總統時,明確表示:“我們將為爭取自由和廢除奴隸制而斗爭”。
林肯的解放黑奴的主張,遭到美國南部農奴主的強烈反對,卻符合美國北方資產階級的利益,他們需要自由地招聘廉價的勞力,在北方資產階級的支持下,1860年,林肯選為美國第十六屆總統。美國南方種植園奴隸主于1861年2月組成了南方聯盟。4月12日,向北方發動進攻。美國南北戰爭就此開始。由于北方資產階級林肯政府沒有充分準備,內戰初期,北方失利,華盛頓幾乎失守。在人民群眾的推動下,1862年,林肯采取了革命性的措施。其中最有力的措施是簽署了《解放黑人奴隸的宣言》,規定從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各州的黑奴“永遠獲得自由”,“可參加合眾國軍隊”。這些措施,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黑人的革命積極性,很快就有50萬至75萬工人參加了軍隊,南方有50萬黑人逃離種植園,在敵人后方廣泛開展游擊戰,牽制了奴隸主的10萬軍隊,使南方在經濟上瀕于崩潰。于是,戰爭形勢急轉直下。1865年4月3日,南方首都里士滿被北軍攻克。歷時4年之久的南北戰爭,以北部的完全勝利而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