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9月22日 (農歷八月廿六),基辛格就任美國國務卿。
1971年7月9日至11日,美國總統特使、總統國家
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就中美關系正常化問題交換意見。周恩來總理會見基辛格博士1973年9月22日,基辛格就任美國國務卿。
亨利-基辛格,1923年生于德國弗爾特市,為猶太人后裔,美國前國務卿。1938年因不堪納粹對猶太人迫害,全家遷居英國,同年轉到美國。1943年加入美國國籍,二戰期間在美國陸軍中服役。戰后在哈佛大學攻讀政治學。1952年獲文學碩士,195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哈佛大學國防研究班執行主任、防務研究計劃主任、哈佛大學教授、哈佛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負責人等職。1969-1974年任總統尼克松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主任。1973年9月22日,正式就任美國國務卿(1973-1977)。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原籍非美國人的國務卿和第一個兼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國務卿。在任職期間,推行“均勢外交”,對蘇實行緩和政策,在中東問題上始創“穿梭外交”。1971年7月首次訪問中國,次年2月又陪同總統尼克松訪華。1977年退出政府。著有《核武器與對外政策》、《白宮歲月》等。
在尼克松和福特總統任職期間,亨利-基辛格一直擔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和國務卿要職,對美國的外交政策具有重大影響力,是結束越戰談判中美方的主要人物,也因此與人共享了197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他輝煌的外交生涯還包括促進美中關系正常化和美蘇關系緩和,并通過“穿梭外交”促成以阿間的和談,使以色列和埃及的關系得到明顯改善。
毛澤東與基辛格博士交談
基辛格獲諾貝爾獎
1973年基辛格在聯大會議上
乙巳年八月初一日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