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9月20日 (農歷八月廿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
1957年9月20日,各族群眾聚集吉首歡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
湘西是我國較早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之一,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區,1957年9月20日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處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處。全州現域面積1.54萬平方公里,轄吉首市和古丈、瀘溪、鳳凰、花垣、保靖、永順、龍山7縣,總人口273.93萬人,州內聚居著土家、苗、漢、瑤、壯等43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5.5%,其中土家族114萬人,苗族91萬人。枝柳鐵路和209、319國道穿境而過。湘西自治州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范圍和新一輪扶貧開發的重點地區,是湖南省湘西地區開發和扶貧攻堅的主戰場。
湘西自治州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濃郁的民族風情、神奇的山水風光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全州有三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里耶戰國古城和里耶秦簡,建于后晉天福二年的永順800年土司王朝故都老司城,建于后晉天福五年的溪州銅柱;有一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即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的鳳凰古城;還有始建于唐垂拱三年的黃絲橋古城,建于明萬歷四十三年的南方長城,以及湘鄂川黔蘇維埃省委、省政府舊址等一批歷史文化古跡。湘西人杰地靈,民國總理熊希齡、文學家沈從文、畫家黃永玉、企業家李燭塵、歌唱家宋祖英等一批名人都從湘西走向全國。有一所初具規模,民族性、地方性特色比較鮮明的綜合性大學——吉首大學。湘西自治州主體少數民族為土家族和苗族,這兩個少數民族都具有各自獨特的語言、習俗、服飾、建筑、音樂、舞蹈等,民族風情十分濃郁。湘西自治州旅游資源獨特,有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級自然生態保護區,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5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和5個省級地質公園。生物資源十分豐富,堪稱野生動植物資源天然寶庫和具有較高研究價值的基因庫。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已探明儲量的礦產34種,錳礦石儲量居全國第二位,汞遠景儲量居全國第四位,鋁土礦儲量居全省之冠,鉛、鋅、磷等礦石具有較大開發規模。水能資源蘊藏量178萬千瓦,已開發43.5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