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4年前的今天,1900年9月17日 (農歷八月廿四),英國議會通過《澳大利亞聯邦法》。
17世紀上半葉,歐洲航海家發現了澳大利亞大陸。這時的澳大利亞大陸上生活著30萬人的土著民族。1770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率領船隊駛抵澳大利亞東海岸,把它命名為新南威爾士,宣布英國占領這塊地方。1788年2月26日,英國航海家菲利普帶領首批移民(其中大部分是流放犯)抵達悉尼附近定居。到19世紀末,英國先后在澳大利亞建立了各自為政的6個殖民地,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來、昆士蘭、南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19世紀初,殖民當局在英國招慕大量雇傭工人到澳大利亞發展牧羊業。1851年在維多利亞地區發現金礦后,移民急劇增長起來。
英國政府為了加強對澳大利亞的統治,英國議會在1900年9月17日通過了《澳大利亞聯邦法》。根據聯邦法于次年1月1日,把6個各自為政的殖民地改為州,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威斯敏斯特法案》,給予自治領內政、外事獨立自主權,澳大利亞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澳大利亞聯邦面積768萬多平方公里。人口1400多萬人,白種人約占99%,其中英國殖民后裔占95%。首都堪培拉,人口20多萬人。澳大利亞以農牧業為主,農牧業用地占國土地面積的66%。小麥輸出僅次于美國,占世界第二位。養羊業占世界總數的1/6。據統計數,澳大利亞平均每人擁有2.1頭牛。澳大利亞有豐富的煤、鐵、鋁土、鎳、鉛、銀、錫、銅、鋅、金、天然氣、石油和有約占世界儲藏量1/4的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