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3年前的今天,1921年9月12日 (農歷八月十一),香港作家舒巷城出生。
舒巷城,原名王深泉,原籍廣東省惠陽縣。香港六、七十年代著名作家,是寫作的多面能手。1921年9月12日出生于香港,使他走上文學道路,并卓有成就的,是他的生活。由于他的父親是商人,開了家店子,為某某汽水廠在筲箕灣及附近一帶的總代理,使他有機會見到“各種各樣文呀武呀的人”,包括汽水顧客、出海捕魚的與“艇家”的水上人。此外,還有熟悉的街坊、來自他方而在此定居或落腳的司機、拳師、說書人、街邊擺檔的落難才子,以及常替人家寫招牌字的先生……正是這些人給他帶來許多口頭文學和寫作泉源。他讀英文小學期間就已投稿到上海的《兒童世界》,并獲得刊登。抗戰時期許多內地作家南下,內地一些報刊也轉到香港出版,使香港文化事業出現繁榮景象,他開始以王烙的筆名在《立報》副刊《言林》、《申報》的《自由談》上發表一些短篇小說和詩歌。1941年香港淪陷,他只身出走,顛沛于桂林、宜山、貴陽、昆明等地。抗戰勝利后,又輾轉于上海、南京、東北、天津、北平,直到1948年底才返回香港與家人團聚。由其時起,先后在商行、建筑公司、教育機構等任職,1977年秋曾應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中心”之邀,參加國際文學活動。四十多年來,舒巷城一直從事業余寫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山上山下》、《霧香港》、《曲巷恩仇》,長篇小說《再來的時候》、《太陽下山了》、《巴黎兩岸》、《白蘭花》,詩集《我的抒情詩》、《回聲集》、《都市詩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