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5日 (農歷六月十四),金融大顎索羅斯攻擊港元。
索羅斯
1997年7月,索羅斯在泰國大量拋售泰銖,此舉被認為是世人矚目 的東南亞金融風暴的導火索。
1998年8月5日至28日,以索羅斯為首的多家巨型國際金融機構(以 美投資基金和投資銀行為主力)聯手同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匯市、股市、 期貨市場斗法,雙方投入巨資“激戰”約兩周時間,以港府勝利暫時告一 段落。但有關亞洲金融危機起因的報道,以及香港政府與國際炒家在金融 市場的“激戰”,越來越多地將人們的目光聚集至“名聲變得越來越響的 喬治-索羅斯身上。
喬治-索羅斯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律師家庭。 1943-1944年索羅斯一家利用偽造證件化名逃避納粹追捕。1947年移居英 國。1954-1979年在倫敦和紐約默默無聞地從事證券交易和金融分析,19 56年移居美國,1961年結婚并成為美國公民。
1979年,索羅斯將1973年與人合作成立的“索羅斯基金”更名為 “量子基金”。至199o年,“索羅斯基金組織”在26個國家設立了89個機構。
1992年9月,索羅斯趁英鎊危機,短短一個月內賺取了創紀錄的15 億美元,并以牛津大學主要資助人身份成為該校董事會成員。
1993年,索羅斯以11億美元的年收入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年收 入超10億美元的人。當年美國個人收入排行榜前1OO名中有9人為索羅斯基 金會工作。其后的索羅斯名聲大噪,1993年以“一個能改變市場的人物” 成為美國《商業周刊》封面人物。1994年6月,被《華爾街日報》稱為“ 全球金融界的壞孩子。”
現有的材料揭示,索羅斯可能是個賭徒,但他絕對是個有膽量的 超級賭徒。像所有賭徒一樣,索羅斯具有超乎尋常的自信。一旦相信自己 判斷正確,投資倉位絕不嫌大。與一般的賭徒不同的是,索羅斯還具有死 里求生的本領。他喜歡說:“如果你沒做好,第一個動作就是收手,不要想翻本。重新開始時,則從小做起。”索羅斯的直覺和靈活性也常被他周圍的人所稱道。
索羅斯并不花費很多時間閱讀研究股票分析報告,他主要通過閱 讀并不一定與金融相關的報章,并保持與全球權威人士的接觸,來形成自己的見解和判斷。和華爾街投資大王沃倫-巴菲特一樣,他認為證券的技 術分析沒有任何理論依據,真正有用的是基本分析。而索羅斯最與眾不同的個人特質,也許就是他能夠接觸全球的領袖和權威人物。這個無需申請然而極難進入的“俱樂部”由各國政治經濟界的杰出人物組成:國家元首、財政部長、央行總裁……然而身份地位與 之相差甚遠的索羅斯卻成功地打入了這個極端排外的圈子。索羅斯在市場 上奪取的越來越大的影響力,使“俱樂部”的其他成員不得不關注他的看 法、了解他可能做出的決定,當然,這種興趣是相互的。憑借這個便利, 索羅斯得以了解全球的事件和全球的運作程序。除去上述個人特質,索羅斯還極善于巧妙利用市場的合力。在每 一次決定性“戰役”中,索羅斯不僅有膽傾注自己的全部力量,而且還能 因勢利導糾集大量追隨者,形成規模駭人的力量集團。人們很難相信,美 林、高盛、摩根-斯坦利這樣的金融“巨無霸”會同索羅斯聯手與香港政府對著干!8月2日,港市全天成交額達到不僅空前而且可能絕后的790億 港元這個高度,單憑索羅斯一人是無法企及的。用一個比喻說明,索羅斯 就好像一群鯊魚中率先對獵物發動攻擊的那頭巨鯊,一旦得手,其他聞到 血腥的大小鯊魚們便會蜂擁而上將獵物撕咬一空。
前排右三是與索羅斯斗法的香港財政司長曾蔭權
乙巳年閏六月十二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