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1年前的今天,1943年8月23日 (農歷七月廿三),庫爾斯克戰役結束。
蘇軍航空兵實施突擊
1943年的戰爭與頭兩年有所不同。經過兩年的交手,蘇德雙方都摸清了對方的戰斗力,了解了對方的戰術思想。 仗打到這個份上,雙方主要是拼實力,拼補給,或者說拼國家資源,也就是國家軍事經濟潛力。
重要的是,戰爭到了這個階段,雙方已能大體計算出對方在什么情況下能打什么樣的戰役,不同規模的戰役能同時展 開幾個,相較而言,蘇軍對德軍的計算更準確些,因為蘇軍是在本土作戰,后勤能對前沿保障到什么程度,后方能支持前線多 大的戰役容量,德軍多少有些吃不準。但德軍遠離本土,深入蘇聯腹地,補給線就那么有數的幾條,對它在什么方向上能打什 么規模的戰役,持續時間有多久,蘇軍計算的比較清楚。
蘇軍總參謀部經過計算,1943年夏季,德軍只能支持一個庫爾斯克弧形防線決戰,而且德軍只能支持對庫爾斯克 南北夾擊時的進攻兵力;在弧形防線的當面無力進攻,將取守勢。
隨著決戰的臨近,雙方都調集坦克。裝甲部隊的準備,成了決戰準備的重頭戲。
納粹德國一向標榜陸軍,而這支陸軍則以坦克力量馳騁于天下。它的坦克曾橫掃波蘭、西歐、巴爾干,在北非也曾逞 兇一時。在蘇德戰爭的初期,浩浩蕩蕩的納粹坦克大軍曾直逼莫斯科城下,其中的“虎式”,“豹式”坦克似乎天下無敵手, 它們說不上最先進,但最實用。
現在,半個歐洲在給德國人生產飛機、軍火,坦克制造廠24小時連軸轉。半個歐洲的資源,半個歐洲的熟練技工, 半個歐洲的軍工大師,全被用之于飛機、坦克和“裴迪南”式自行火炮的研制、改進、定型與大批量生產。
偏偏蘇聯也是坦克強國。蘇聯的坦克素來不被人看好,外界也對它了解的不多,但到納粹入侵蘇聯后,方領教到天外 有天。蘇聯的KV重型坦克裝甲厚,火力強,機件簡單而堅固,足以令德軍坦克生畏,蘇制T34坦克并不重,但速度快,裝 甲傾斜度大,幾乎無法擊穿。
1943年,蘇聯的坦克生產能力已經超過德國,不僅能及時補充戰場上的損失,而且能大量裝備部隊,在這年的春 夏之交,蘇軍擁有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達到創紀錄的9500輛。
在庫爾斯克弧形地帶,蘇德雙方各自集中了大量坦克,德軍的坦克師在10個以上。為此,斯大林的指導思想還是防 御。
7月5日凌晨之時,朱可夫又得到一個情報,據被俘的德步兵6師一名士兵供認,德軍進攻時間大約是7月5日凌晨 3時,也就是說,德軍一個小時后就要全面打響了。
朱可夫看時間緊迫,只有先斬后奏了。他先向前沿下達了實施反準備的命令,再給斯大林打電話請示,斯大林贊同他 的“反準備”決定。
陣地的前沿靜悄悄的,這是決戰前特有的寧靜。為了這場決戰,雙方共投入400萬兵力,13000輛坦克和自行 火炮,6000多門炮和12000架飛機。而此刻,在即將打響之際,靜得老兵心里發毛,新兵張惶不安。
2時20分,朱可夫下達了反準備命令。剎那間,驚心動魄的爆炸聲使大地震顫起來,庫爾斯克弧形地域的交戰開始 了。
據事后捕獲的俘虜供稱,蘇軍的突擊完全出乎他們的意外。德軍一直考慮如何對蘇軍發起先發制人的進攻,正當他們 準備出擊時,沒想到防守的一方倒先打響了,結果他們的炮兵損失慘重,通信聯絡和觀察系統大部遭到破壞。
但朱可夫卻挺后悔,他事后一直埋怨自己注子太急了。如果再晚些開炮,德軍步兵出了掩體,坦克爬出待機地域,效 果會更好。
蘇軍的這一手并不能使德軍放棄“城堡”計劃。它的發起節奏固然被打亂了一下,但很快又穩定下來,仍按部就班地 來。4時30分,德軍作戰飛機飛臨蘇軍防御地域上空投彈掃射,德軍炮兵開火。
德軍的目標很明確--庫爾斯克,一如蘇軍統帥部事前的分析,他們的進攻點放在庫爾斯克弧形防線的底部,庫爾斯 克以南的德軍沿著鐵路線向北攻,庫爾斯克以北的德軍沿著鐵路線向南進攻,企圖在庫爾斯克合圍。
投入會戰的德軍達50個師,其中有16個裝甲師和摩托化師。但7月5日猛攻了一整天,庫爾斯克弧形地帶的南北 兩翼都沒有突破。兩邊比較一下,南翼的德軍打得更有板眼,使蘇軍蒙受損失更大,這不奇怪,南邊的這支從別爾哥羅德發起 的德軍,是蘇軍的老對頭指揮的,他就是曼斯坦因元帥。
7月6日,在曼斯坦因親自指揮下,在奧博揚方向上發生了激烈戰斗,交戰雙方同時有數百架飛機。坦克和自行火炮 參加戰斗。
7月7日,曼斯坦因投入了新的坦克集團,其矛頭直指奧博揚,奧博揚是庫爾斯克南邊的門戶,德軍如拿下了奧博揚 ,庫爾斯克就難說了。德軍坦克突破了沃羅涅日方面軍的第一防御地帶,又楔入第二防御地帶,奧博揚告急!瓦杜丁把手邊所 能抓到的預備隊全部投入奧博揚危險地域,才勉強堵住口子。
7月10日,曼斯坦因乖巧起來。他不把口張得那么大,而是把兵力集中在一個較窄的地段里,榔頭砸不動,就用錐 子扎進去。
錐子尖的前方,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它叫普羅霍羅夫卡。在戰役的關鍵時刻,普羅霍羅夫卡村處在關鍵地段 。曼斯坦因一旦打通了這個地段,就可以繞過奧博揚,直逼庫爾斯克,小村一下成了雙方爭奪的焦點。
7月11日。沃羅日涅方面軍洞察出曼斯坦因的意圖,把預備隊中的坦克部隊及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緊急調往普羅霍 羅夫卡方向,這支坦克大軍約有800輛T34型坦克和自行火炮。它們于7月12日早晨趕到普羅霍羅夫卡附近的田野,與 轟轟隆隆開來的德軍坦克撞了個正著。在這片原野上空,飛機對飛機;原野中火炮對火炮,步兵對步兵;但打得分外火爆的還 是坦克對坦克。
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會戰中到底投入了多少坦克,蘇聯戰后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為1200輛,另一種說法為16 00輛。且不說哪個數字更接近事實,重要的是經過這次坦克大會戰,曼斯坦因的老本基本上拼光了,從南翼突入庫爾斯克已 然無望。幾天后,希特勒命令他把部隊撤回到發起進攻時的防御地區,即便如此,他的命運也比北翼強。
在奧廖爾弧形地帶的當面,本來就有蘇軍的兩個方面軍--布良斯克和西方方面軍。它們于7月12日轉入進攻,庫 爾斯克弧形地帶中的中央方面軍于7月15日轉入反攻。三個方面軍從三個方向插向奧廖爾,本來奧廖爾指日可下,但由于反 攻比較倉促,進展比預料要慢。
在庫爾斯克弧形地帶的南翼,沃羅涅日方面軍和草原方面軍的反攻發動的很晚,到8月3日才發起,比北翼晚了20 天,但由于準備充足,進展很快。
庫爾斯克南北兩翼,一個先反攻,一個后反攻,先者慢,后者快,結果同一天完成任務。
8月5日早晨6時,沃羅涅日方面軍的前衛部隊突入別爾哥羅德市。
同是在8月5日,布良斯克方面軍解放了奧廖爾。對這件事,朱可夫有點小小的遺憾。在解放奧廖爾時,本來打得穩 一些便可以對德軍形成合圍,但斯大林等不急了。他說,我們的任務是把德寇盡快趕出我國領土,等敵人進一步削弱時,我們 會合圍他們的。就這樣,德軍等于從奧廖爾被攆走了。
8月5日晚,為了慶祝奧廖爾和別爾哥羅德的解放,莫斯科鳴放了禮炮。120門大炮齊鳴12響,這是蘇德戰爭中 ,第一次為祝賀蘇軍的戰功而鳴放的禮炮。從此,它形成了制度,蘇軍取得的每一個巨大勝利,莫斯科的120門大炮總要齊 鳴12響。
禮炮在鳴放,庫爾斯克弧形防線戰役并沒有結束,它還要繼續半個多月,蘇軍從奧廖爾和別爾哥德羅繼續發展戰果。 8月23日,科涅夫元帥的軍隊收復了哈爾科夫,蘇德戰場上最大的一次會戰就此結束。這次會戰消滅了希特勒在政治上、軍 事上寄于厚望的德軍主要集團,而當完成了這一任務后,蘇軍戰線中的弧形也消失了,形成了一道新的,更堅挺的戰線。
朱可夫在部署蘇軍在庫爾斯克方向上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