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18日 (農歷七月初八),鄧小平提出要進行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1980年8月18日《人民日報》發表的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一文
1980年8月18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題為《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8月31日政治局討論通過了鄧小平的講話指出,國務院領導成員的變動,是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中央的正式建議將提交人大會議和政協會議討論、決定。中央這樣做考慮的原因是:(1)權力不宜過分集中。(2)兼職副職不宜過多。(3)著手解決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問題。(4)從長遠著想,解決好交接的問題。鄧小平還分析了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干部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即官僚主義、權力過分集中、家長制、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鄧小平說,現在正在考慮逐步的還有如下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重大改革:(1)中央將向五屆人大三次會議提出修改憲法的建議。(2)中央已經設立了紀律檢查委員會,正在考慮再設一個顧問委員會,連同中央委員會,都由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并明確規定各自的任務和權限。(3)真正建立從國務院到地方各級政府從上到下的強有力的工作系統。(4)有準備有步驟地改變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經理負責制,經過試點,逐步推廣,分別實行工廠管理委員會、公司董事會、經濟聯合體的聯合領導和監督下的廠長負責制、經理負責制。(5)各企業事業單位普遍成立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代表會議。(6)各級黨委要真正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