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9年前的今天,1935年7月9日 (農歷六月初九),杜重遠被判刑。
杜重遠像
被反動當局判處一年零二個月徒刑,成為轟動中外的“新生事件”。他被關押到上海漕河涇第二監獄后,各界愛國人士紛紛探監。
1935年7月9日,《新生》周刊總編輯兼發行人杜重遠因《閑話皇帝》一文,被江蘇高等法院第二分院(設在上海)以“誹謗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兩個月。7月9日,在審判時法官開庭只問了幾句,即退入內室集議宣判;而日本駐滬總領事特派員竟蠻橫地滲入內室監視法官集議。在日方壓力下,法院當庭宣判杜重遠犯“散布文字共同誹謗罪”。杜重遠憤怒地疾呼:“法律被日本人征服了!我不相信中國還有什么法律!。”消息傳出,輿論界紛紛指責日方小題大做,香港、新加坡、印尼、泰國等地華僑報紙也紛紛表示抗議。律師吳凱聲借助國內外的有利聲勢,與法庭反復爭辯,使杜重遠終于取得交保就醫的待遇。
被當局封禁的《新生》雜志
杜重遠,出生于貧苦農家庭。1905年,入當地私塾讀書,學習刻苦。1911年,考入省立兩級師范附屬中學。其間,參加學生反帝愛國運動。1917年,考取官費留學日本,入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學習陶瓷制造專業。1922年,組織東京留學生進行反帝示威游行。同年春節,被推選為回國代表輾轉沈陽、北平(今北京市)、天津等地開展反帝宣傳。1923年春,學成回國,在沈陽北門外創辦了我國第一個機器制陶工廠――肇新窯業公司。1926年,參與組織反對日本增設領事館的活動。1927年,把磚廠改建為瓷器廠,逐漸發展成中國民族資本經營規模最大的一家窯業工廠。
1929年,當選為奉天省(今遼寧省)總商會副會長,成為東北工商界知名人士。同年,兼任張學良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秘書,襄助處理對日外交問題。與此同時,還與友人組織東北國民外交協會,促進了東北各地抗日運動。1930年,參加上海全國國貨展覽會,倡導發展國貨,抵制日貨。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因遭日本關東軍通緝被迫移居北平。同年9月27日,參加閻寶航、高崇民、王化一發起組織的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被推選為常務理事兼政治部副部長。
1936年春,國民黨當局懾于輿論壓力,將他移至虹橋療養院軟禁。同年4月,張學良特到上海探監,兩人密談了促蔣抗日問題。同年8月,楊虎城又借治牙病機會住進虹橋療養院,與他朝夕相處,共商抗日救國大計。9月,獲釋后,立即前往西安與張、楊晤談,推動了“西安事變”的發生。事變爆發的第三天,在江西遭到軟禁,并被押送到南京,直到蔣介石獲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與宋慶齡、沈鈞儒等人一起被中國共產黨推薦為聯合政府負責人。1937年“七七”事變后,冒險奔走于武漢、西北各地,開展抗日宣傳活動。9月,在《抗戰》三日刊上撰文第一個介紹了周恩來的生平并刊載了周恩來、徐向前等人的言論。1938年,在武漢、香港等地多次會見周恩來,逐步樹立起對中國共產黨的堅定信念。
1939年,被邀請去新疆創辦新疆學院任院長。他為此竭盡全力,聘請茅盾,薩空了、張仲實等人任教,還延請趙丹、高滔、于村、王為一等人從事文藝宣傳活動,并在內地購買了被稱為“文化列車”的3卡車書籍。與此同時,他在新疆學院開講中國共產黨的統一戰線課,組織“新疆學生暑期工作隊”進行抗日宣傳,并經常在《反帝戰線》上發表宣傳進步思想的文章,因此遭到新疆督辦盛世才的嫉恨。1940年,被軟禁在家。次年5月18日,盛世才先捏造“漢奸”、“托派”的罪名將他逮捕,后又施以30多種酷刑,逼其承認是“蘇聯間諜”、“秘密共產黨員”。但他始終堅貞不屈。
1944年6月,盛世才派人在食物中放毒,使他腸肺爛穿,大量嘔血便血,然后,又令人給他注射兩支烈性毒針,將其運至東花園數丈高墻上,再從墻頭推下殺害,并毀尸滅跡。全國解放后,中共中央曾專門派出考察團到新疆尋找其遺骨,沒有找到。
1986年,其著述結集為《杜重遠文集》出版。
評論:日本人搞的新文字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