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3日 (農歷五月廿一),開國上將鄧華與世長辭。
鄧 華:(1910-1980),原名多華,字實秋。1910年4月28日生于湖南郴州縣(今郴縣)永寧鄉陂副村一個書香世家。1925年秋到長沙入岳云中學,曾參加愛國學生運動。1927年春入南華學校政治班,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1月參加湘南起義,任工農革命軍第七師政治部組織干事。到井岡山后,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十一師三十三團宣傳隊中隊長、連黨代表,三十一團團黨委干事,參加龍源口戰斗和黃洋界保衛戰。1929年任紅四軍第三縱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曾出席中共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古田會議)。1930年任紅十二軍教導隊政委、第一縱隊三支隊政委,同年10月任紅三十六師政委。1933年夏任紅一軍團一師三團政委。1934年1月任二團政委。參加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至五次反“圍剿”。后入紅軍大學高級指揮科學習。長征到達陜北后,歷任紅一軍團二師政治部主任,紅一師、紅二師政委,參加直羅鎮戰役、東征、西征和山城堡戰役。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政治處主任,參加平型關戰斗,后任一一五師獨立團政委、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政委兼第一支隊副支隊長。1938年3月任平西支隊司令員兼政委,同年5月任八路軍第四縱隊政委,1940年任晉察冀軍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曾參加百團大戰。1941年任第四軍分區司令員。1944年任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第二旅政委,同年11月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抗日戰爭勝利后,任東北保安副司令兼沈陽市衛戍司令。同年12月任遼西(后改遼吉)軍區司令員,率部參加秀水河子戰斗和四平保衛戰。1947年任東北民主聯軍遼吉縱隊(后改稱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司令員,1948年11月任第四十四軍軍長。參加遼沈和平津戰役。1949年4月任第四野戰軍十五兵團司令員,參加湘贛、廣東等戰役。同年11月兼任廣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1950年指揮解放海南島戰役。后兼任海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同年7月任十三兵團司令員。10月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委,協助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指揮第一至第五次戰役。1951年7月,作為志愿軍代表參加停戰談判。1952年任志愿軍代司令員兼政委,指揮上甘嶺防御戰。1953年組織指揮夏季反擊戰。同年被授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后,任志愿軍司令員兼政委。1954年回國,任東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同年10月任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1955年3月兼任沈陽軍區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1959年受彭德懷錯案株連被撤職。1960年任四川省副省長。“文化大革命”中,又遭迫害。1977年出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他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第九、第十、第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第一、第二屆國防委員會委員。1980年7月3日于上海病逝。
評論:一位驍勇善戰的上將,為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卓越功勛。